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要问2019年话剧圈最热门的作品有哪些?一定会有人说《如梦之梦》,不过在我看来非《德龄与慈禧》莫属。

这是著名编剧何冀平的本子,北京,上海巡演7场,开卖便售罄,一票难求。尤其是末场票,就连黄牛手上都没有票。

舞台上是实力派与当红流量的碰撞,但所有人都清楚,舞台上最耀眼的光环只属于“慈禧”的扮演者卢燕。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1998年,《德龄与慈禧》在香港首演,盛况空前,不仅拿下了香港戏剧协会的大半奖项,还入选香港中学生教材。21年后,卢燕再度登台演慈禧,依然震撼全场。

北京的末场,在现场的江珊说:“好想和卢燕老师同台,哪怕演一个小宫女也好。”同为慈禧专业户的刘晓庆在演出结束后,更像一个狂热的粉丝一样,来到后台找卢燕寒暄,合影,甚至发微博说:“台下的我亲眼见证她生命奇迹,狂赞。

卢燕却是是个奇迹,92岁高龄仍连续5年参演长达8小时的话剧《如梦之梦》,仍穿着厚重的戏服,还能跟着美国记者协会到处跑。

就是这样一个生在战乱,从记者到演员,拿下奥斯卡终身评委荣誉的全能影后,一个衬衫上印着中国结,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流光溢彩间把一生的故事,用行动来演绎成传奇。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少女时代的繁华与战乱

卢燕出生在一个既繁华又动荡的时代,那时的大上海比电视剧中呈现给我们的更乱,卢燕一家就住在法租界的弄堂里。

父亲卢家騋是广东望族,母亲李桂芬是须生名角,她还有一位名声显赫的义父梅兰芳,少女时代的卢燕,可以说是名门淑媛。直到1938年卢家騋去世,她与母亲便被梅兰芳接入了梅公馆,一住就是九年。

卢燕回忆,那时候经常有日本人要梅先生演出,梅先生蓄须明志。听到枪声,炮声是常有的事。在她骨子里就觉得日本人可恶,也因此让十几岁的卢燕萌生了学医救国的决定,立志考圣约翰大学医学系。

可并没有如她所愿,她被分到了文学系,加上圣约翰没有女生宿舍,辗转反侧她最终转校至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系,攻读财务学。那时候的大学生都是卯足了劲学习,他们都相信未来能够报效国家。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卢燕除了攻读学业,上课之余还做兼职翻译电影。当时上海各大电影院播放最多的就是“珍珠港事变”,没有中文字幕,需要有人“同声翻译”。卢燕不仅英文好,而且还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翻译中,慢慢地让她成为了同声翻译中最受欢迎的“卢小姐”。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卢燕算是真正打开了自己的演绎事业。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1947年,卢燕随着母亲到夏威夷投奔亲戚,对卢燕来说,在檀香山的日子就像人生中一次短暂又耀眼的停泊。

当时的卢燕在夏威夷大学攻读商科,同时兼修戏剧与演讲,离她学校不远的地方,有家华人报馆,叫《中国时报》。 卢燕成了报馆里的一名兼职记者,甚至一度是报馆里唯一的记者。

不论是财经,时政,还是文化她都能信手拈来。不过对她而言当记者最快乐的是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对话。

她说:那时候李香兰来夏威夷,我就代表报馆去采访她,后来,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落脚檀香山我都有过简短的采访。”就连1950年宋美龄代表国民党到美国寻求援助未果,在返回台湾途径夏威夷时,作为代表去采访宋美龄的也是卢燕。

回想在檀香山,瓦胡岛的海风独木舟,沙滩上的椰林斜阳,都是她青年时代的珍贵记忆,卢燕做过会计,学过表演,又遇到了人生中的伴侣,并尝到了初为人母的快乐,尤其是记者的职业,在她人生中更是弥足珍贵。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好莱坞逆流而上,打破“歧视论”

1956年,卢燕随丈夫黄锡琳移居洛杉矶,有了新打算:“财务做过了,记者做过了,是不是该尝试下演员了?”

其实卢燕从小就喜欢胡蝶,喜欢演戏,但母亲和家里并不支持,他们认为卢燕应该做一个银行家,但这回她决定听自己的,毅然决然报考了巴萨蒂纳戏剧学院,成为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亚裔学生。

年近三十,有三个孩子,还是中国人,这些标签都成了卢燕闯荡好莱坞的绊脚石。她一度自我怀疑。知道丈夫对她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这方面才干,就尝试一下,否则这一生都会有遗憾。”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卢燕仍对丈夫的话心存感激,在她眼中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是她在未来演绎事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1959年卢燕被选中担任百老汇音乐剧《八月茶室》的女主角,剧中卢燕扮演一名艺妓,上台演出听到日本观众称她“东京腔”讲得好还有些洋洋得意。

直到多年后卢燕发现艺妓说得都是“京都腔”,而那时候自己得到的并不是夸奖,这对她的影响很深远,更加让她下定决心演戏。

卢燕骨子里流淌着争强好胜的血液,成了她在好莱坞逆流而上的盔甲。

导演说她不够丰满演不了酒吧女郎,她立马回家重新装扮。演戏时口音被嫌弃,她彻夜练习到口干舌燥。那个时候,剧组里流传这么一句话:“卢燕准时到,卢燕台词好,卢燕一条过,卢燕省制作经费。”很快,只要有东方女人的角色,卢燕就成为当之无愧的首选。

1960年卢燕成为电影《山路》的女主角,可以与好莱坞巨星詹姆斯·史都华演对手戏。在电影公演前,卢燕发现自己的名字比史都华小了近一半,认为这是对中国人的歧视。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她说:“我不要别的,片酬什么都无所谓,但是名字必须跟男主角一样大。因为这是歧视,我不能接受。”剧组回复卢燕说这是史都华合同里要求的,任何人都不能和他齐名。

事实证明剧组说得并没错,但是卢燕的“歧视论”并没空穴来风。在1965年李小龙签约福克斯之前,好莱坞华人演员一直处在最底层,跑龙套都是无上光荣。

当时业界流传的剧本里,中国人不是奸诈小人就是逃兵弱民,或者寡妇妓女,角色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卢燕作为中国人凡是遇到带有偏见的剧本或者遇到了歧视,哪怕结果是徒劳,都要去争。她说:“一定要争这口气,绝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自从《山路》让卢燕一举成名之后,她便以一张东方人面孔,用纪录片形式为华人发声。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1983年,她为短片《缝纫的女人》配音,把中国移民的坚忍不拔展现给美国社会。·1984年,她又带领一支摄影队多次深入西藏,拍摄纪录片《失落的王国》,记录下解放后藏民的生活变迁。这一举动还得到了邓颖超和廖承志的支持。2006年,卢燕再度来到西藏,从青藏铁路的起点出发,完成了一次跨越22年的影像拍摄。

当被问道:“一个中国人,在好莱坞,不仅要和白人争,还要对抗偏见,不觉得辛苦么?”

她说:“不觉得辛苦,我觉得这是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从来不觉得辛苦。”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复杂性和多面性的人生,需要一生去诠释

上世纪70年代,卢燕在《倾国倾城》和《瀛台泣血》中两度扮演慈禧,并开始了解这位权倾朝野的“女野心家”,在卢燕看来,慈禧的命运,一部分被裹挟,一部分被误解,她有手腕,更多的是无奈。

卢燕常从女性角度钻研慈禧,相比于很多版本的慈禧,她显然更喜欢《德龄与慈禧》的剧本,在世人熟知的“戊戌变法”背后,何冀平通过慈禧和德龄两个角色,展现了新旧思想的交锋,也探讨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解放。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在深宫中,德龄见到了“母子”之争,改革之难,人事的腐朽,也看到了每个人物的悲剧和无奈。既复杂又多面的人生,却正是卢燕一直渴望诠释的东西。

正如她的人生,彪悍中不乏优雅。当演员,她是影后。一生作品无数,几乎每年拿一座金马奖,并获得了奥斯卡终身评委,直到90岁仍活跃在舞台上。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当记者,她又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拿早年中央电视台记者前往美国报道奥斯卡来说,无不是通过卢燕搭桥,《音乐之声》,《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引进,都有着卢燕的推荐和助力。

当剧作翻译,上世纪80年代,卢燕翻译了两部美国名剧《洋麻将》和《普莱飒大饭店》,后一部戏1985年由朱琳主演,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舞台经典。

最近,这位全能影后又开始了新工作,她已经完成了《德龄与慈禧》的大部分翻译工作,准备将这部剧搬上百老汇的舞台。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92岁的卢燕,之所以能依旧继续谱写精彩的人生,是因为她总是用一种充满期待的 ,仿佛是出征前的口吻讲述着“新目标”,仿佛一切才重新开始。

演员卢燕自称没天赋,梅葆玖却说她得到了真传,观众听了掌声雷动

虽说“活得精彩”是每个人做梦都想达到的境界,但大部分人却没勇气重新开始。当我们认为人生就该按部就班走时,像卢燕们早已在不同路上尝试着不同的人生的酸甜苦辣。没有一项规定人的一生必须只可以拥有一种经历,只要敢,一切真的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