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直击丨苏林:从“美小护”到“光头小战士”

武汉直击丨苏林:从“美小护”到“光头小战士”

苏林,白城中心医院外科系护士长,护师。现为白城中心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在武汉方舱医院执行护理任务。

惟愿战疫亡、国昌盛、民安康

“在这场与病毒死神的战争中,我们‘提灯天使’逆行而上展开南丁格尔之翼,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护佑每一位病患,护佑我们的祖国,惟愿战疫亡、国昌盛、民安康!”这是苏林作为白城中心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在临行前写下的出征感言,声声有力,字字铿锵。

苏林在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期,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原因,没能投身到一线进行战斗,可她看着前辈们日以继夜奋斗在抗击“非典”的前线,从死神的手里一次次夺回了宝贵的生命,从那时起她就更加的热爱这身白色战衣,她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冲锋在前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苏林是一名“护二代”,母亲已经从护理岗位退休多年。儿行千里母担忧,出征前苏林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匆忙赶来为女儿送行,紧紧握着她的手叮嘱道:“咱是干护理工作的,你还是党员,国家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咱就得上,到那听指挥、好好干,别的都不用想。”看着妈妈不舍的眼神,苏林安抚母亲说:“妈你别担心,我们一定能平安回来。”说完就头也不回地上了车,她不是不想在临行前好好抱一抱妈妈,而是怕自己忍不住掉下眼泪,她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勇敢,要让妈妈为自己骄傲。

武汉直击丨苏林:从“美小护”到“光头小战士”

我们这点牺牲不算什么

在到达武汉后的第二天,苏林就和队员们毅然减掉了心爱的长发,姑娘们出发前还是长发飘飘的美小护,转眼就变成了目光坚毅的“光头小战士”,当身在白城的同事们看到前线队员们剪发后的合影照片时,又感动又心疼。苏林安慰同事们说:“这是战时需要,剪发既能减少感染风险,又能方便工作节省时间,我们这点牺牲不算什么”。

在方舱医院工作期间,苏林和队员们每人需要负责30多名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工作,她们为了减少防护物品的使用,每天都尽量少喝水、少吃东西,每次进舱都要穿戴尿不湿,每次出舱时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脸上布满了口罩和护目镜留下的勒痕,有的战友鼻子、耳朵也都被磨破了皮,可就在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高压环境下,苏林和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大家都互相鼓劲、互相扶持,期待早日打赢这场防控疫情攻坚战。

武汉直击丨苏林:从“美小护”到“光头小战士”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每次进入方舱前,苏林都要先进行全面消毒、测量体温、穿上战袍,与前一班次的小伙伴进行工作交接。进入方舱后,主要负责为患者发放口服药、监量生命体征、进行护理风险评估、观察病情变化等,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方舱里有的患者因过度担心病情或想念家人,导致情绪很差,出现焦虑恐惧的状况。每每遇到这样的患者苏林都会俯下身,耐心聆听他们述说,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让他们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经过20多天的辛苦工作,3月3日苏林所在的汉阳方舱医院首战告捷,32名患者康复出院,看到患者们露出笑容向他们挥手告别,是苏林和队友们这些天以来最幸福的时刻。苏林在心底不禁感叹: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武汉直击丨苏林:从“美小护”到“光头小战士”

苏林说:“来到武汉感触最深的就是武汉人的热情。”队员们驻地的门口经常看到从武汉和全国各地发来的爱心物资,还有一张张情深意重的慰问卡;每天来接送队员前往方舱医院的大客车司机师傅都会热情地与队员们一一打招呼,问适不适应武汉的天气、吃得可不可口;方舱里患者们眼里写满了对支援武汉医护人员的感谢,频频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虽然病毒无情,可人间处处真情在。

武汉直击丨苏林:从“美小护”到“光头小战士”

驻地门前的玉兰花开了,闲暇时,苏林和队员们纷纷在树旁合影留念。苏林说,再寒冷的冬天也总会过去,春暖花开的日子已然不远了。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戈驰川 张磊 编辑:赵树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