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1989年出生於中國大陸安徽省蒙城縣。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農民。2008年高考零分考生,在當年高考試卷上提出其自創的“三人行教育理念”。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其在2018年又參加了高考,被安徽一所大專院校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錄取。其著有長篇傳記《高考零分聲》,中篇小說《三人行》,長篇小說《他們小時候玩的遊戲》等。

經歷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從小就是個十分內向而埋頭苦幹的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和高一,其都是同學老師家長心中的“三好學生”。直到高一下學期,其接觸到一些批評中國大陸現行教育的文章,徐孟南深深感覺被所受的教育矇蔽。之後的兩年高中生活,其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教育改革事業,並在此期間自創“三人行教育理念”。其間,其為宣傳此教育理念做了很多事情。最終在2008年高考上,其故意違規,想利用零分的關注效應來宣傳自己的“三人行教育理念”。而後,其又做起了勸學活動,希望後來者不要再效仿“零分考生”。其最後在2018年,再次參加高考,這次是為了讀大學。

創立“三人行教育理念”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在高一下學期末(2006年)接觸到一些批評大陸現行教育的文章,如韓寒的《通稿2003》等。之後其也大力批評現行教育,同時也思慮著: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徐孟南開始閱讀大量有關教育的文章,同時根據自身以及身邊的同學的狀況,自創了“三人行教育理念”。其理念核心是: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學習文化基礎知識的同時,由老師來引導他們挖掘各自的愛好、特長及未來的職業方向;高中伊始,學校按照學生的愛好、特長及職業方向分科分班,讓他們進行較深入的學習。當然,基礎的文化知識不能丟下。這樣,學生既能學習自己未來職業方向所需的較專門知識,也能瞭解生活中淺顯的文化基礎知識。[4]中國大陸的上海、浙江,從2014年開始試點的高考改革方案與徐孟南的“三人行教育理念”裡面的改革方案很接近:無論從高中選科的分班到走讀的學習模式,從綜合素質的考查,還是到高考的專業組平行志願錄取模式。

宣傳“三人行教育理念”

徐孟南在其“三人行教育理念”創立之後,進行了一系列宣傳,比如建立博客,去給一些關注教育的名人如韓寒、鄭淵潔等發博客紙條、博客留言以尋求幫助,盼望名人們幫忙提一下“三人行教育理念”。但都沒有得到他們的回應。期間,徐孟南也在縣城裡張貼了告示,希望人們瞭解現行教育的弊端,並關注“三人行教育理念”。結果,也是無人問津。徐孟南還把自己寫的小說《三人行》投到人民出版社。也給教育部門寫過信。但都毫無回訊。

2008年高考故意違規為考零分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自創立“三人行教育理念”之後,徐孟南想法設法去宣傳它,但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在讀高二的他選擇了高考故意考零分,來宣傳它。因為,有前者2006年的蔣多多,她故意在高考上違規,來表達自己的高考改革建議。蔣多多一度受到極大的關注。徐孟南也想以此來獲取大眾對“三人行教育理念”的關注。[2]最終在2008年的高考試卷上,徐孟南在每一個主管題目上寫下了“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號是×××,我是蒙城二中的……”的文字。徐孟南在每一道答題後面都這樣故意“犯規”,同時還附上自己“潛心研究”的教育理想,並美其名曰“三人行”教育體制。[6]而結果只是曇花一現,大眾關注的是徐孟南的“零分行為”,並不是他的“三人行教育理念”。

2011年去全國各地勸告:請不要考零分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2008年高考之後,徐孟南開始了他的打工生涯,工作都是在工廠做一線的操作工。在徐孟南“零分事件”之後,也出現過不少效仿者。徐孟南覺得這樣十分可惜,一是因為自己錯過了大學,二是因為已經有很多零分考生了,沒有必要再去做犧牲。所以,徐孟南站起來去勸告可能的後來者們,“0分註定是錯誤是傷害,請勿效仿我們!”徐孟南帶著其他幾位零分考生的寄語,去了浙江金陵中學、合肥六中等學校,舉橫幅、發傳單,告誡大家不要考零分。此舉引來眾多媒體報道,算是了了徐孟南廣泛告知大家不要效仿的心願。

2012年創辦“高考0分聲”網站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在勸告可能的後來者不要效仿之後,徐孟南根據自己在2009年編寫的長篇紀實傳記《高考零分聲》創辦了網站“高考0分聲”。徐孟南在網站上寫道:“本站同廣大網友共同關注教育改革,共同快速促進教育發展,我們深切呼喚教育改革不能再‘換湯不換藥’了!”該網站分設了“0分雜談”、“0分聲音”、“0分人物”、“0分作文”等多個板塊,裡面彙總了許多關於高考0分的媒體報道和文章。其中,在“0分人物”中,羅列了歷年各位零分高考生,從2006年的高考生蔣多多,到2007年的陳聖章,還有2008年參加高考的他和另外兩位零分考生。

2018年再次高考為體驗大學生活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的經歷介紹:從2008年的高考考零分到2018年的高考上大學

徐孟南在經歷離異之後,覺得沒有更有意義事情要做,隨之決定再次參加高考。這次,徐孟南並不在意更高的學歷、追求更好的工作,再次參加高考就是想體驗一下大學生活,彌補一種缺失,並在更好的學習氛圍裡提升自己。。徐孟南邊工作,邊簡單複習,在2018年3月份,提前於6月份的全國高考,徐孟南參加了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最終被安徽一所全日制大專院校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錄取。徐孟南:“2008年為了宣傳‘三人行教育理念’,我是認真的;2018年為了上大學,我也是認真的。二月練題,三月統考,四月校考,九月上大學。還是挺期待酷熱的九月份。”

家庭生活

徐孟南於2012年結婚,婚後生了兩個孩子,但卻在2014年與妻子感情破裂,離婚。

作品

2007年著有中篇小說《三人行》

2009年著有長篇紀實傳記《高考零分聲》

2011年長篇小說《他們小時候玩的遊戲》

2018年短篇自傳《人微言輕的我》

評價

自我評價

徐孟南自認為比韓寒還厲害,因為韓寒只是一味得批判中國大陸的現行教育,而徐孟南至少提出了個“三人行教育理念”。

徐孟南覺得自己是個不願意“拋頭露面”的人,但其理想逼迫自己必須站出來。

徐孟南認為故意考零分不值得,但不後悔當年為宣傳“三人行教育理念”的行為。自己的過往都是自己人生精彩的一部分。

媒體評價

南方週末評語

2017年11月,他還在自己的微博裡做了個表格,將他十年前提出的高考改革方案,與上海浙江剛實施的新高考方案做對比,並認為兩者“大體上是類似的”。——的確,兩者有不少相似之處。可以看出,十年前的徐孟南,已是一位很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在他的“三人行教育理念”裡,他既抨擊那種一分幹掉一千人的軍備競賽式的教育體制,也承認這種“以文化課分數為目的的教學”仍然是“最公平”的。徐孟南所不滿的,是這種公平性下,以高考相關的科目分數為唯一標準,知識學習與個人興趣及生活能力的脫節,以及對學生考高分之外其他素質的壓抑。他10年前提出的教育理念,已經很有可觀之處。比如,他認為幼兒階段主要是道德教育,引導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只給予適當的知識教育;小學階段以快樂教育和自主教育為主,讓孩子願意上學;初中教育主要是與生活相關的技能型知識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髮現自己的職業興趣所在;高中和大學則是在自己選擇的興趣和職業方向上,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南方週末 戴志勇)

北京青年報評語

不管徐孟南明年在高考中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績,能否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校,我覺得他都是一個敢作敢為、富有追求的青年,大家應該給他一點掌聲。(劉奐明)

人民日報評語

因不滿過去的制度而棄考,因受到當下改革的激勵而復考,徐孟南的十年輪迴,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今日高考改革的期許。更多些改革鋪路之舉,讓並不完美的高考不斷改進,才能更妥帖地安放每一個讀書夢。(李斌)

中國青年報評語

他才二十多歲,如果只是單純地想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或是彌補當初沒上大學的遺憾,這個選擇無可指摘。但如果只是想把大學學歷這塊“敲門磚”拿到手,改變生活的種種困窘,將來回頭看恐怕又是“一時衝動”。闖蕩社會10年的徐孟南應該明白,能改變人生的,從來都不是一場考試。(高珮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