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雖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不過也有了一些思考

這不是第一次發出這個疑問了,也不是第一次嘗試以及放棄了。

大概從租房開始,搬家時會發現竟然有那麼多的東西。也常常做“一個行李箱說走就走”的旅行夢,卻敗給了現實中顯然一個行李箱裝不下的物品。於是開始斷舍離,扔扔扔。剛開始完全衝動行事,結果很多東西扔了,又給買了回來。一直到達到一個瓶頸狀態,物品數量開始固定在一個區域浮動。雖說相比於一些朋友而言,物品不算很多,但於自己而言,還是不太滿意,離理想中的極簡生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看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好像要擁有那樣的生活。看的網上分享的極簡生活,很好奇是怎麼做到的,恨不得馬上知道別人的物品清單, 照著清單一一踐行。讀近藤麻理慧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也想要照著實踐,可是光是“心動“這一原則就難倒,心太麻木了,很少出現心動的物品,難倒要將不心動的全部丟掉嗎?不可想象。

但也畢竟斷斷續續的”斷舍離“了這麼多年,物品數量一直保持在一個區域裡面浮動,這也算是收穫吧!實踐過程中,積累了一些思考以及疑惑,還有大概可以稱之為經驗的內容,姑且做一個總結。

01 問題:衣服很少時,會出現”衣服洗了沒幹,沒有衣服可換“的情況,這種情況如何避免?

哪怕是衣服換下來立馬去洗,也會倒黴地遇見雨季,幾天了衣服都晾不幹,身上衣服等著換洗,這種情況很討厭,以往出現時,我會用吹風機吹乾,但這也畢竟是一個臨時的操作,總不可能一直這樣做吧!

也很好奇擁有極少衣服的人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難道遇到雨季就一直不換衣服嗎?這樣會很難受。

我也的確在問答上問出了這個問題,很多回答說道斷舍離也要適合自己為主,若真是出現沒有衣服的情況,那一定是做得極端了,凡事極端了都會出問題。還有回答說斷舍離並不是說只有一兩套衣物,若是不夠穿,可以多留幾套。可能沒有理解斷舍離的真正含義,而自己的幻想是留下儘可能少的物品。確實很像達到只有很少的物品,最好是可以一兩個行李箱便全部容納。也只能是想想了,目前還不能達到。

02 思考:有時也去看看節儉省錢的文章。

有一次看到過一篇文章寫道,只擁有一套床品,如果床品洗了,就用買的酒店隔髒睡袋代替床品。這篇文章是說省錢,轉念一想,這也是減少物品的一個方法呀!當然我不會專門扔掉一套床品、再去買一個隔髒袋睡袋。但打算等我的床品壞了後,倒是可以嘗試一下。這個例子給了我啟發,以後可以多看看節儉省錢的文章,說不定會得到極簡生活的啟示。再轉念一想,節儉的第一目標就省錢,而斷舍離其實是追求生活舒適的,如果一味的節儉,很可能會失去生活的舒適。

03 經驗:先呈現出喜歡的狀態,再具體整理

準確來說,這個是整理的問題。比如喜歡空無一物的桌子,那就先把桌子上的所有雜物全部清空,呈現出空空的桌面,先體驗到這個狀態帶給自己的清爽滿足感,再去處理原來的雜物,或是重新設置位置,或是做去留判斷等等,這樣會更加高效一些。

斷舍離,雖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不過也有了一些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