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考研绝大部分人都二战了,感觉现在考个研好难,调剂也要绩点,比赛成绩啥的,该怎么办呢?

milinmin


数据表明二战考生成功率高达70%,而应届生考研成功率不到20%,尤其是考985的,二战的学生确实非常多,甚至占到一半以上,考研变得越来越像高考,不付出相应的时间,很难考出好成绩。

说实话,能下决心二战的人都是狠人,因为二战的压力真的非常大,二战没有哭过的考生不足以聊考研,我去自习室的时候,就遇见过一个女生手里拿着一本经济学,在走廊里打电话,哭着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24了,我这次考不上怎么办呀”!击垮二战生不需要多大一件事,也许是哪一天有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来就突然崩溃了。

是的,考研很难的,崩溃是经常的,哭完了继续做题,挺过来了一切都后会好起来的,风雨考研路,加油!


考研小秘书


考研难,其实准确来说,考取 985 / 211 这样的名校,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 985 工程,同时占据地理优势,以及热门专业的院校。

这样的院校有多难考,就这么说吧,许多人二战也不一定考上。

咱们再说调剂,一般情况下,考研成绩不够一志愿,接下来无非三条路,二战、调剂、以及放弃去找工作。许多人付出一年的努力,为了提高自己就业的平台,不甘心直接放弃读研的机会去找工作。而且因为考研成绩出来的时候在春招的时候,春招往往已经不剩下太多合适的岗位,优质的公司等待挑选了。

因此,许多人既没有二战的决心,又不甘心就此去找相对较差的工作,这时候最折中的方式应该就是选择考研调剂了。每年考研的那么多,读研的名额基本是考研的零头,那么剩下那么多等待调剂的,不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吗?

于是出现各类为了卡人而卡人的情况出现,比如本科必须是 985 / 211 以上,本科绩点必须在 TOP 5%,甚至工科专业可能还需要你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国家级省级的竞赛。这些对于那些大多数等待调剂的考生来说,无异于刁难!

调剂其实就是一个菜市场,而你是等待被挑选的那一个。

再说回二战,许多名校,可能大半的人都是通过二战考上的,这一点是事实。当然,也不乏那种一战就可以上名校的考生。这里我简单的分析下原因:选择大于努力

举个例子,许多 985 院校,自身还占据地理优势,本质上来说算是比较难考的了。但是,如果你选择那种这所院校内比较冷门或者没有积累的专业,那么考上的成功率便会高出不少。

为什么?许多本科就是 985 / 211 大学的学生,或者说那种本科就很厉害的学生,不会看上这类学校的专业,他们不屑去考。因此,剩下来的基本都是一些普通的双非院校,在这群人里面竞争一些比较优秀的名校,那是相对容易一些啦。而反过来,如果你非得去竞争一些无论在学校名声、专业优势,还是地理位置都很优秀的院校,那么最好一开始就做好二战、甚至三战的打算,否则一战失败很可能对你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

最后,给你总结一下。你得先判断一下,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也即,你是宁愿一战考不上,二战也要去上,还是那种想要一战就稳上。在这里就需要确认一下自己心中的想法。如果能够接受二战,那么可以建议去试试刚才提到的,名校但是专业冷门或者专业没有优势,比如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这样考上的成功率会比较高。

如果一心求稳的话,那么尽量找比自己本科高一个台阶的学校,这样冲起来不会太难。比如普通双非院校考取 211 院校,211 院校考取 985 院校,中部 985 院校考取一线城市的 985 院校等。这些努力起来基本都能够一战就成功。

另外,注意一点,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不要轻易去改变它。考研期间最忌不停变更学校,虽然可能那会你专业课还没有开始复习,但是它对你复习状态的扰乱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宇哥考研


说一下我自己,本科毕业工作后辞职考的,意味着,考上了当三年穷学生,考不上就是一无所有,所以,从决定考研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有考上这一个可能,当然你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只为了一个目标。

而现在很多大四学生考研头一次都抱着"我先试试水"的心态,复习的并不用功。但真实情况是,大四在学校那么单纯优质的复习氛围都没有把握,再等二战,心态是很容易崩的,二战的时候意味着你没有了应届生的身份,没有了学校的学习环境,有的只是破釜沉舟。

很显然现在每年二战,往届生占比攀升,我觉得一部分原因同上,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非全加入统考,于是有了很多在职报考人员,所以单纯的考研人数上涨并不能成为考研人畏惧的点。

再一点,说到考研难度,我不知道各类专业课难度是否上升,就大家都要考的公共课而言,每年的难度水平线是大致均衡的,考研人数是多了,可招生规模不也在扩大吗,更何况,实话说,每年有太多太多炮灰是陪考的,考研是一个人的奋战,自己复习到什么水平自己心里还能没谱。每年没报名的,报名不交钱的,没有现场确认的考试考两门就不见踪影的,应付家里的,划拉划拉就发现,真正认真准备,也是想清楚衡量好报的志愿的人数就比一个考研人数大数小太多了。

所以,真的想考研,不要被什么难度啊,人数啊吓住,这压根不是影响你考研结果的因素。这就是一个人的奋战,宗旨既定,自趋正轨。大四决定了考研的,请想想,这就是你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要给自己留第二次的侥幸心态,二战的,心态别崩,总结一战的经验,心无旁骛再博一次。再者就是志愿了,不要空有鸿鹄之志没搞清楚自己半斤八两,也不要自怨自艾放弃心里的那个梦,根据自己复习状况和未来就业计划选择。


小熊吹泡泡ZYT


犹豫是否“二战”的考生,大部分内心都在想两件事。
1,如果放弃“二战”,找到一个勉强称心的工作都很渺茫。


2,我想再考一次,但又怕坚持不好,又白白浪费一年。


在这里我只想送题主一句话:“当你觉得该改变的时候,一定要去努力改变,不要等到已无法改变时再后悔”。


教育产业化以后,本科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本科生的就业难度也随之变大,这就促成了更多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自然,考研的录取率也在逐年变的不那么友好。

在大四考研的同学之中,有很多失败者直接毕业就找工作了,考研只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可是也有一些人毕业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所以犹豫着是否再试一次。

这其实就是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它决定你命运的重要程度甚至跟高考不相上下。

它也决定了你以后工作的平台优劣,至少是起步的优劣。

所以,当你决定“二战”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坚持、如何更高效了。


说实话,我本人也觉得主要是靠毅力。但除了毅力还有一些小技巧能帮助你坚持的更好。

适当的运动,比如各种球类、游泳。运动也是对大脑的一种休息。

如果没什么体育爱好,那就去跑步。酣畅淋漓的跑步不仅能锻炼你的身体,还能让你的睡眠更踏实。

我当年的规律大概是每隔一天跑一次5000米,夜跑。后来间隔着会跑一个10公里。然后睡一觉,第二天精神倍儿爽。学习效率也高很多。


找一个伙伴一起奋斗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可以是异性,也可以是同性,只要两人都下定决心奔着考研的目标努力就好。

复习过程中经常会有偷懒、泄气、迷茫的时候,两个人在一起可以互相督促,互相鼓励。看到朋友在勇敢的承受着压力,自己也就觉得不孤单了。

复习过程中也可能会碰到难题、不理解的知识点等,研友可以互相交流探讨,分享复习经验,共同安排时间、学习进度等等。


最后,祝福所有坚持着、努力着、奋斗着、一往无前的研友们,都能被理想的导师接收。


考试僧


考研虽然有越来越多二战的例子,但是题主还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因为考研与高考不一样,它是属于选拔性考试,自然不可能是所有人都能上,而且考研的学校选择与专业选择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不能就单单看数据去片面谈论。近几年大概的录取比是1:4。

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考研我选择的是至少要比自己本科学校好一些。因为说实话,目前很多毕业生考研,或者已经工作的人回头再考研,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获得更好的薪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自然是好一些的学校更吃香,所以竞争压力也随之而来。

很多考研人都有三个迷茫阶段,每个阶段的出现都有着心态上的不同转变,可以对照一下:

3月时候,纠结选择学校

每年考研的学生差不多3月份,就开始准备啦。这时候,经常是纠结自己报考什么院校。多数人是奔着985,211,双一流学校取得,但是又担心自己的实力与目标院校不匹配,所以到处去问,到处去咨询,想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问了,查了,看了,很多人会定一个高一些的目标,因为觉得反正还有一年呢,来得及,只要自己好好学习肯定可以的。

9月时候,预报名开始恐慌

前期的纠结过去了,到了9月份,开始出招生简章,准备预报名的时候,大家真正看到考研的数据时,心里本就不多的自信开始崩塌,很多人会萌生退却的心态,临时可能会换学校,换专业,就是觉得自己复习得远没有预想的好。

而且大家的情绪会传染,本来自己觉得还可以,身边人一劝,怕不行,也换了。

12月时候,临考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马上就要考试了,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记住,背过的知识点都忘了,甚至在进考场前,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觉得自己肯定不能考上了,想要放弃。

这三个阶段可能很多考研过的人都真真切切经历过。考研难吗?难!因为心态会无数次崩,情绪也会经常向过山车一样,没有人能够替你承担。考研累吗?累!每天5点起,深夜不敢睡,占不到图书馆的位置,面对毕业论文和实习,和老师斗智斗勇,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恋爱了,结婚了,升职了,自己还在图书馆学习,向一个不明确的未来努力。

考研值得吗?绝大多数考研过的人都会回答:值得!

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全力以赴,为梦想努力过的人才无怨无悔。当你下了考研的决心,就会发现那个想法在你的内心如热血沸腾。不去学习,考研不行,非得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的决心与勇气,才会让你真的如愿以偿。

“别人的话只是参考,如果你喜欢就去坚持,不喜欢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包括我的话,也一样。


怀左同学


没有,我是三战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CCsty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丑角侃教育 为您解答。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扩大,读研深造成为大家的热门选择,2019年的考研人数更是达到史无前例的290万人,考研热度可见一斑,对于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首先看来看一组数据(如下图)。

如图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2017和2018年应届及往届生考研人数统计。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

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因此往届生考研的比例确实是逐步增加。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知,虽然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但是考2-3次的考生也不在少数,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本科就业的学历劣势,向进一步深造来获得更高起薪及更好的工作。

对于您所担心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诚然,这些二战三战的同学有着坚定的考验信心和充足的备考经验,但他们也有自身的劣势,比如他们平常的工作或者生活各个方面都会对他的复习产生干扰,毕竟已经是“社会人”了,复习的精力也不那么旺盛。

对于你应届生考研,首先要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符合自己能力的目标院校,不要好高骛远。其次,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科学备考。最后,你应该放松心态,有压力是好事,压力过大会让你产生焦虑,适得其反。(关于具体的方法,我在主页中有写,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话您可以查看)。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感觉写的有用,欢迎点赞,您的鼓励,我的写作动力,谢谢!


丑角侃教育


当年二战TOP4金融研,因为是换专业换学校,加上文转理,第一年考前心态反而淡定,认为考不上很正常。但真正二战的时候心态崩了。无数次怀疑自己,恨自己为什么不保研,为什么不找工作留后路,想那些找到好工作,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会怎么看我,我的未来该怎么办?原先满满无畏的自信心早不知道去到哪里。

人生第一次体会到绝望中寻找希望。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整个人反而放下了,不纠结了,不在乎了。最后沉浸在复习中,忘却了一切。

考上研究生后,想想还是后怕。但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咬咬牙扛过去。

人生有很多坎,也不是所有都那么幸运,紧张焦虑是难免的,最终只有心定下来,才能走出困境,迎来新生。


枫晚停1


对于工科理学来说,二战可能性略小,对于经济管理类来说,二战几乎已经成为常态了。


小莫爱搞机


目前来看,名校热门专业二战考生很多,甚至还有三战四战的。如果想考名校,可以考虑用两年的时间复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