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竹帛: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好!

2020年1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孙喆市长在向市人代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创建国际赛事之都,令人滋生些许兴奋。

越思越想越觉得抓到点子上,该为之大喝一声:“好!”

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逢时遇运,势当有为。通观中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许多城市纷纷选择以体育为突破口,创新性打造“体育城市”、“世界体育城市”和“国际体育名城”,宣誓城市崛起和融入国际社会。体育赛事是现代体育的精华和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无论何种国际体育城市首先要与举办各种层次、规模与类型的体育赛事关联在一起,必须体现“赛事核心”。国际上因体育赛事闻名世界,进而成为体育赛事之都的城市大有前例,比如美国的尤金(田径),英国的温布尔登(网球),日本的东京(马拉松),塞内加尔的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网球)。拥有知名体育赛事的城市,犹如拥有著名景点,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举办一次国际赛事,搞活一座城”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国内,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武汉2019年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等,不仅留下了宝贵的场馆资源,还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如火如荼,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和体育消费等体育产业风生水起,拉动城市GDP飞速增长。创建体育赛事之都已成全球城市发展趋势和潮流,在城市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中国,这是推动国内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路径,它对城市的国际形象的塑造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作用极大。

行思坐想,通过对标纽约、东京等国际名城以及国内一线城市的成长路径,系统梳理大型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伴生发展辩证关系的实践经验,愈发感到孙喆市长首次提出将哈尔滨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完全符合哈尔滨市特质和发展特征,这与中央领导关于振兴东北的思路主题紧扣,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期许,与几届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全市人民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联。此目标提出,导向性突出,便于厘清找准用力使劲的切口,如辅之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机制化共建,此路必畅,此事必成。到那时,此必是哈尔滨市再度辉煌的内容与外在表象特征,亦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更炫目风景。

赵竹帛: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好!

2009年2月18日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体育馆隆重开幕

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诸事俱备,理应可为。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是对哈尔滨城市经济实力、文化品位、城市底蕴、人民幸福指数和治理能力、治理效能的综合考验。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会、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悠久的冰雪运动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国内唯一享有“冰雪运动之城”(简称“冰城”)美誉的著名冰雪城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冰雪节庆活动之一。哈尔滨建制起初就兴起了体育之风。1910年建成第一座体育场,1912年成立游艇俱乐部,20世纪初就有了赛马运动,后来加入博彩内容,发行彩票,盛极一时,受到全国关注。上世纪50年代冰雪运动在哈尔滨兴起。1953年举办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之后举办过全国冬季运动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大型综合冰雪体育赛事和一系列国际单项冰雪体育赛事。2019年至今,举办了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中国冰盘国际公开赛、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中芬滑雪马拉松、世界轮滑马拉松、华艺杯体育舞蹈公开赛、国际速度滑冰马拉松、国际知名IP系列冰球赛、国际17+1篮球赛、雪地汽车挑战赛、WKG综合格斗赛等一系列赛事誉满国内外。

如今,哈尔滨全城已呈现出动起来、热起来、火起来、嗨起来之势。1978年率先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至今已有41年历史,每年全民上冰雪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并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体育运动。哈尔滨市有关体育工作的理念与思路发生了改变(上下同欲,不负时光,融“局”汇“流”,退“君”当“使”),冰雪体育赛事的运营有了重大变革,通过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运营,实现了既靠“市长”、又靠“市场”双轮驱动,厚植“体育+、+体育”发展平台,放大体育在文化、旅游、经济融合发展中的引领、牵动作用和叠加外溢效应。据最近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数据显示,哈尔滨市位列我国城市冰雪赛事数量之首。

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2019年在9个区投资建设了8个室内(气膜)冰上活动中心,闲置17年的体育场改造成全民健身中心,启动了哈尔滨市冰球馆改扩建工程,对现有体育场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社会组织、大企业集团也相继建设了一批中小型冰雪场馆设施。市区现有冰上场馆和亚布力雪上场地设施经过简单优化升级就可以满足冰雪赛事综合运动会要求。从各方面条件看,哈尔滨市基本具备了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基础。202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2019年已建成的8个室内(气膜)冰上活动中心基础上,每个县(市)都要建1座室内(气膜)冰上活动中心;且有两个区又建了2个室内(气膜)冰上活动中心。全市共建19个室内(气膜)冰上活动中心,这种规模在全国无出其右。在哈尔滨市松北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拟共建的哈尔滨体育(冰雪)运动基地项目旨在构建训练和赛事平台,彻底解决省会城市体育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重点打造冰雪文化品牌,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医养融合,建设体育产业园区,示范引导哈尔滨市及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推进体育+教育+医疗+旅游+文化融合。

赵竹帛: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好!

2008年4月,2008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在哈尔滨冰球馆举行

客观来说,和国内外体育赛事之都相比,哈尔滨还有一定差距,如高等级体育赛事不多,整体影响力有待提高;彰显哈尔滨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冰雪体育赛事尚在培育之中,形成赛事文化还需时日;缺乏举办国际顶级赛事的大型体育场馆,赛事场馆体系仍需健全;职业体育俱乐部创建刚刚起步,联赛市场尚待激活;缺乏专业化赛事运营管理平台,市场化运作水平亟需提高等。这些薄弱环节恰恰是我们下步需克服及加大力气补齐的短板。

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上下同欲,谋势善为。近年来,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成都相继提出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中长期规划,基本做法均是全域(省市)共建。哈尔滨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这不应仅仅是体育部门的事,它需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省市一盘棋,共推共建。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创建国际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城市,要立足实际,突出抓好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体系首创设计。要实现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发展蓝图,未来要着重在引进培育冰雪赛事下功夫,形成拥有国际冰雪品牌赛事、职业联赛分站赛(常规赛、积分赛)、自主品牌赛事、地域特色赛事等相对完备的冰雪赛事结构体系;要在冰雪场馆建设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哈尔滨体育(冰雪)运动基地为代表的一批世界先进、布局合理、契合城市特质、满足城市功能需求的冰雪场馆;要在冰雪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建立体育人才库,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冰雪体育人才队伍;要在城市冰雪文化宣传上下功夫,讲好哈尔滨故事,传播和弘扬冰雪文化和城市个性;要在“体育+、+体育”上下功夫,发挥赛事流量效应、引爆效应、集聚效应、乘数效应,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立体式的融合发展。

此次哈尔滨市确定的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发展蓝图,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践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举措,是“加持”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厚植城市文化底蕴,修复、拓展、提升、张扬城市个性的有效招法。我们要紧紧围绕着创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这一目标,扭住不放,一以贯之。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我辈当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上下同欲,不负时光不负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