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一、稻鸭共育技术

利用鸭在稻间栖息和寻食活动,发挥其捕虫、吃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壮生育等多功能效果,可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以及福寿螺的发生为害,减少农药用量,节省成本。鸭种选择体型较小的品种,以免鸭吃秧苗和压苗情况,每亩稻田放鸭 10-15 只,破口抽穗前收鸭,稻田里水的深度以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

二、灯光诱控技术

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光谱作为诱虫光源,杀灭昆虫,达到降低虫口基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是重要的物理诱控技术。可以诱杀150多种害虫,广泛用于水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将杀虫灯的布置按照棋盘式、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连片应用效果较好,单灯控制面积在30-50 亩左右。

三、色板诱控技术

利用昆虫的趋色性,制作各类有色粘虫板诱杀害虫。黄板可诱集蚜虫类、粉虱类、叶蝉类、斑潜蝇等;蓝板可诱杀蓟马、黑刺粉虱等,在蔬菜、果树上应用较为广泛。对低矮作物,应将粘虫板悬挂于距离作物上部 15-20cm 即可,对搭架蔬菜应顺行,使诱虫板垂直挂在两行中间植株中上部或上部。对果树可以直接悬挂于叶片稀疏的枝条上,一般每亩挂 15-20 张即可。

四、昆虫信息素(性诱)技术

通过人工合成雌蛾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吸引田间雄蛾,使雌虫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可诱杀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上的多种害虫雄虫。性诱具有专一性,只诱捕单一害虫,一般每亩放置 3-5 个。诱捕器可以重复使用,只需要一段时间更换诱芯就可以了,诱芯需要存放在较低的温度(零下 5-15度)的冰箱中。

五、捕食螨防治技术

捕食螨能够自主攻击和捕食蓟马、蚜虫、介壳虫、线虫等害虫,通过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在果树、蔬菜等作物上来控制害螨的种群增长,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可改善果园、菜园等生态环境。我区春季害螨在柑桔上发生较重,因此释放时间以春季害螨发生初期释放为好,在释放捕食螨前 30 天须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柑桔病虫害进行全面清园,建议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柑桔树每株挂 1 袋,在傍晚或阴天释放。

六、“生物导弹”防治技术

利用寄生蜂将经过高新技术处理过的病毒传递到螟虫卵块表面,使初孵幼虫感病死亡,从而达到控制目标害虫危害的目的。因寄生蜂寄生的靶性极强,又携带病毒,故称为“生物导弹”。该技术杀虫目标明确,能使玉米螟在为害作物之前被控制。成片使用效果更佳,投放“生物导弹”后不能再施用杀虫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