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闹”行为是“退行”,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外,还得进行心理干预


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一个重要转折:国内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外疫情确诊病例数已超过国内,呈现爆发之势!中国作为相对安全的避风港地位愈加突出,吸引境外人士、尤其是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大批涌向中国。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浙江6名华侨从意大利返回国内后被确诊,但是入境时未如实申报健康状况。北京有个黎女士,在登机前服用退烧药降温,又未如实填报健康信息。

这些人的做法虽属个案,但是无疑会增加国内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毕竟在之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已经发生过大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却遭遇“一人瞒报,全城紧张”的情况。与国内的瞒报危害性相比,入境人员大多乘坐长途航班,病人和健康人在密闭空间里长期共处,传染的风险更大。当前,防控疫情的总体战进入防控境外输入的下半场,我们决不可放松警惕。

虽说防疫不是防人,但是防疫必须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

有效防控境外疫情,需要入境人员向口岸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个人卫生信息。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申报,这就存在着瞒报风险,要防范入境瞒报,需要硬约束,硬约束既要有经济手段,也要有法律手段。同时,也要加强政策宣传、法制教育和心理干预,尽可能将关口前移。

最近发生的几起“疫闹”事件都很令人气愤,有人从国外回来后不严格按照政府要求居家隔离,非要外出跑步,被工作人员劝阻后还诬陷对方“骚扰”;有人在隔离期间非要喝矿泉水,“否则就活不下去”。针对此类情况必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不能听之任之。

中国防控好境外疫情的输入和扩散,不仅有利于国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为全球华人当好后盾,而且也有利于全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不管是何种身份,来到中国就得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不能给防控大局添堵!对于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定得依法惩处、以儆效尤!

只有硬约束还不够,同时还要做好政策宣传、法制教育、心理疏导和干预,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此类事件持续发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疫闹”的行为,其实她们是启动了“退行”的心理防御机制。退行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突然的打击、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其行为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和需求。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现象,各年龄阶段均可看到。例如,有一个5岁的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尿床。为此,其母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新近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到这个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便出现退行。成人也常有退行现象。例如,某些病人经过死里逃生的车祸或危险的大手术之后,虽然躯体方面已经复原,但是,内心却一直担心,认为身体还没好,想方设法留在医院,不敢出院去面对现实。这是因为病人经此变故,精神上受到打击,害怕再负起成人的责任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和不安,而退行成孩子般的依赖了。

事实上,人的一生中,难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时代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取满足的时候。“退行”只要无伤大雅,可以用来进行心理调节。例如,情人之间的互相喂食等撒娇行为;疫情期间,隔离在家,父亲与孩子捉迷藏,像个小孩子一样趴在地上玩。这种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积极的。

可是,假如一个人一遇到困难就出现退行,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现实问题而痛苦,如前面列举的那些“疫闹”行为,那就成了心理问题了。因为退行作用毕竟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积极适应,况且不成熟的行为几乎无法避免地把困难弄得愈发不可收拾。

现在她们已经与监狱或者拘留所形成了无缝对接,隔离或治疗结束就得承受法律后果。给国家添乱,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麻烦!真是可恨又可怜啊! 当然,大多数回国人员还是明事理、懂事非,满怀对祖国的感恩之心的,能够积极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身体检查和隔离,很多华人华侨在疫情爆发之初就积极组织捐款捐物支援武汉,毕竟血浓于水,抗击疫情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