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領”復工記

1. 全國熱門遷入地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武漢爆發後快速席捲全國,全國共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的突發不僅對我國的社會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也打亂了各行各業節後的運營計劃。


隨著防控措施的大力落實,疫情呈現出積極的變化,各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並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截至3月2日,全國已有19個省區市下調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其中廣東、山西、安徽等地先後將應急響應由一級調整為二級,甘肅、遼寧、雲南等地則調整為三級響應。在加強疫情科學防控的同時,為保障民生,從中央到各省市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2019年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常住流動人口數量位居前位,其中廣州常住流動人口為967.33萬人,排名全國第二。[i] 由於大量的人口流動而引發肺炎疫情的風險較大,廣州市採取了人口流動管制和延遲復工等政策。


1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要求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涉及保障城鄉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除外。2月6日,廣州市出臺了十五條“暖企政策”,助力企業共克時艱。2月10日以來,廣州各企業逐步開展復產復工,全市公交系統也逐步恢復日常運營。2月26日,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任務,廣州再提48條措施,幫助企業紓困減負,助推企業復產復工。


自2月10日陸續開展復工起,廣州一直位於百度“全國熱門遷入地”排名的前列並多次高居榜首。大數據從側面折射出復產復工後,廣州人口快速、穩定地迴流。2月23日,據新聞媒體報道,廣州市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為89.8%,全市百強企業復工率達98%。[ii] 為進一步瞭解疫情之下復產復工後“白領”員工的真實工作情況,我採訪到了五位來自廣州不同領域的“白領”員工:行政人員B先生、大學老師Z先生、城鄉規劃師L小姐、國企技術員R先生以及IT工程師Y先生。


2. 五位“白領”的日常


行政人員


B先生就職於一家通信公司,主要負責公司行政綜合事務,主管後勤的餐廳、車輛、黨工團、員工服務等事務。由於B先生所在的公司屬於通信相關行業,不受限於“在粵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的規定,因而所在公司於2月3日起全部經理人員均已復工,第二週復工員工達到30%,第三週為50%,第四周復工率就已達到95%以上。由於整個公司的防疫工作都在B先生所在的部門,為此B先生還增加了疫情防控的職責,主管防疫物資的調度,包括具體的防疫舉措、向上的工作彙報、緊急的物資調配、外部單位的監管等。


復工後,B先生週一到週五需正常返回公司上班,週六日還需要在家辦公。公司建立了多項防控舉措模塊,包括人員管理、物資管理、環境管理及管理責任,用於保障員工復工後的安全。至於工資福利方面,B先生表示,

在原薪酬不變的基礎上,公司為2月3~8日的有上班記錄的員工,每人每天增加100元的補助。


雖然B先生工資並未受到影響,但是他認為疫情對通信行業收入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績效考核。原因在於用戶增長短期下降,今年一月份過年廣州人口流出較多、二月份推遲復工致使大量人口未能返城,三月至五月還會有一定的延續性,但是全年考核並未見鬆動。


大學老師


Z先生是廣州某大學教師,學校原定於2月14日開學,受疫情影響,教職工春季返校工作時間推遲到3月2日。學校提倡教職工靈活辦公,除必要的行政、科研及實驗任務,鼓勵教師線上開展工作,並要求教師每日在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健康打卡考勤。儘管當前被允許返校辦公,但是學校要求返校前需提交申請,進入實驗室要向學校設備處報備並有嚴格人數控制,需要自行配備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等。


Z先生表示,當前學生的返校時間尚未確定,但是為了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學校組織和安排了第1至9周的線上教學任務,同時以考勤記錄、教學效果反饋、督導旁聽等舉措保障線上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對於在家辦公模式,Z先生認為有利有弊,好處在於有更多時間靜心總結梳理科研成果,如撰寫基金項目、論文等。不便之處一方面是網絡授課經驗缺乏,擔憂難以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且無法保障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等;另一方面是在家辦公不利於查找文獻、資料以及使用學校服務器開展仿真設計。雖然學校提供了VPN服務,但用校外網絡使用不暢。


另外,由於學生無法返校,還導致許多實驗計劃擱置等。長期來看,在家辦公模式對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開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其中科研工作主要與教師的績效掛鉤,績效工資也會相應受到波動。

廣州“白領”復工記


疫情期“在家辦公”漫畫(圖:知乎@Ivan)


城鄉規劃師


L小姐從事城鄉規劃工作,主要負責村莊的規劃設計。她所在的建築設計研究院原計劃員工2月10日返崗上班,因疫情的爆發改為從2月10起實行線上辦公模式。為了督促員工在家辦公,研究院要求員工每天9點、12點、14點、18點分別在釘釘app上打卡,提交工作日誌並配以工作照片。工作日誌內容包括每日工作計劃、工作完成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等。


據L小姐介紹,建築設計行業本就是一個加班較頻繁且工作強度較高的行業,正常情況下“996工作制”已成常態。目前雖然在家辦公,但工作量絲毫不減。對於在家辦公模式,L小姐表示,在家辦公有諸多困難,例如家裡的干擾因素較多、時間概念混淆、常常需要加班到凌晨等,此外還存在辦公資料不齊全、與甲方交流不便等問題。


目前,L小姐被通知暫定於3月9日返崗辦公,返崗後,該公司免費提供口罩。如果員工自己已買到口罩,公司還負責報銷。目前來看,L小姐的工資並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年終獎與績效掛鉤,是否受到影響尚未可知。


廣州“白領”復工記

疫情期“在家辦公”漫畫(圖:網絡)


國企技術員


R先生在一家電網公司工作,主要負責電器設備的檢測和試驗。受疫情影響公司無法按原計劃於1月31日復工。為做到防疫和輸配電業務雙線安全可控,該公司從2月3日起,安排到崗比例按50%執行,同時嚴格測量出入人員的體溫,為到崗人員每人每日提供一個口罩,定期組織辦公室消毒,並要求員工自帶飯盒錯峰用餐。R先生表示從2月10日起在家辦公的員工需要根據上下班時間線上到崗報到,並且每天都要進行安全規程的練習考試。


公司還規定正式復工前員工需根據值班表值班,並限定離開範圍(即在值班期間不得離開市區,做到有通知即到崗上班)。在家辦公期間,R先生主要通過公司內部聯繫軟件開展線上工作和參與會議。其間因設備發生過故障,R先生不得不出外勤到現場工作。R先生認為目前工作模式的不便之處是在家辦公的時候只能在線上處理文件,不能到現場或者實驗室開展實際的檢測工作,工作效率不高。線下辦公50%的復工率則影響到每日的工作量。目前為止,R先生的工資及各項福利沒有受到影響。


IT工程師


Y先生在廣州某智慧城上班,主要從事政務系統集成信息化相關的工作。針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原定於2月1日返崗上班的計劃修改為於2月10日開始線上辦公,線下復工則推延到了2月24日。Y先生表示,在線辦公時對軟件開發類的工作影響不大,主要困難是由於開發系統的正式環境需要在客戶內網上實測運行,無法到現場將帶來故障運維及系統升級的不便。


另外,對公司影響較大的是銷售團隊無法當面拜訪客戶,市場開拓存在困難。2月24日返回辦公室上班後,Y先生與其他員工被安排保持2米距離間隔的辦公室環境下辦公,並且需要自帶飯盒打餐不能堂食。由於公司離家較近且疫情期間自駕車較多導致車位緊張,Y先生每天步行上下班。上班期間,公司為員工配發口罩及消毒液。


對於工資福利的影響,Y先生表示公司層面暫時未公佈相關情況,但他認為如果公司的營收降低,將會直接影響到公司員工項目提成及年底年終獎的福利收益。


3. 復工防疫、居家辦公與工作績效


從對五位廣州“白領”的採訪來看,各行業復工具有以下幾點共性:


第一,在線辦公與線下辦公相結合。五位受訪者均表示未正式返崗復工前,被要求在家進行線上辦公。據阿里旗下的在線辦公平臺釘釘的數據顯示,2月3日,中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iii] 當下,信息化引領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推動數字化建設已是全球性趨勢。縱觀國內,雖然數字化技術已有顯著提升,但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仍進展緩慢。


疫情之下,機遇與挑戰並存。數字化協同辦公模式為企業提供了“自救方案”,推動了企業數字化進程,也為員工帶來了便利。對於企業而言,開展在家辦公模式可減少企業的損失,便於企業的管理。對於員工而言,在家辦公模式可以保障員工的安全,避免出現因辦公引起的聚集性感染。員工也可自由支配工作時間,節省了上下班的通勤時間。


但是,在家辦公模式雖有優勢,也有其暫時無法克服的問題。從企業的角度而言,公司無法對員工進行有效監督,只能依靠員工的職業素質。從員工的角度而言,在家辦公降低了與同事間的溝通效率和協同能力。此外,由於缺乏監督、缺少工作氛圍且易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在家辦公易導致個人工作效率的下降。疫情過後,數字化協同辦公模式是否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還需社會各方的共同反思與努力。


第二,防疫與復工並重。2月7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佈13號通知,明確了五點企業復工復產的條件,涉及防控機制、員工排查、設施物資、內部管理、宣傳教育五個方面。隨著各企業逐步復工、員工陸續到崗,疫情的防控也到了關鍵階段。疫情之下,公司復產復工並非易事。對於公司而言,復工後要面對疫情帶來的潛在性風險。2月15日,據新聞報道,正式復工一週後,廣州一寫字樓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導致全公司被隔離,疫情防控與復工似乎陷入兩難的境地。


但事實上,疫情的防控與復工不是對立而是並重。若社會長時間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不僅對我國社會經濟影響巨大,更是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就業和收入。企業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情況下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復產復工,可避免由於過多的人員流動對疫情造成的影響。另外,推進企業復產復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民眾的心理恐慌。


五位受訪者均表示公司採取了多種疫情防控措施,具體包括輪崗上位、單位消毒、測量體溫、配發口罩等,顯示出了企業復工復產防疫工作中的積極做法。抗疫之下,如何平衡防控與復工,是企業責任感與擔當的一種體現。


第三,恢復上班秩序與員工績效考核。復工,就是為了恢復正常上班秩序。就觀察而言,廣州“白領”復工後受影響最大的是交通和餐飲。為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廣州2月9日後繼續暫停實施“開四停四”措施,恢復時間暫未公佈。為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更多人選擇自駕上班。伴隨著自駕車的增多,多地明顯感到車流量的壓力。又由於車位短缺,大量私家車停放在路邊,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對於就餐來說,目前有些公司食堂關閉或採取分餐制、錯峰制用餐,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兩者都只是影響到了廣州“白領”的生活,並不影響工作秩序。


在員工的切身利益方面,五位受訪者都表示工資均已按時發放,至於其他福利或年終獎是否有影響尚不明確。誠然,疫情改變了勞動者們的復工時間及辦公地點,卻沒有改變公司的關鍵績效指標。抗疫防疫導致全社會的需求進入了一個凍結期,又因為政策慣性,從解封到恢復正常就有一個緩衝期,這兩個時期累加將極大打擊各行各業。


疫情的突發給大量企業帶來了壓力,受到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員工也難免會產生是否能按時完成績效目標的焦慮。實際上,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同處於一個命運共同體,隨著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作為勞動者應加強個體意志與責任感,積極調整好工作狀態,努力適應特殊時期的環境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