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為韋陀

我是世間一粒不知名的種子,隨風飄動,隨風漂泊,不知前世不知來生,只願尋找塵世上一塊淨土,生根發芽,積蓄一年的力量,等待他到來是剎那間綻放,喚醒他曾經的記憶!

曇花,又叫韋陀花。想要看到曇花驚豔盛開,你不得不選擇在黎明之前朝露初凝之時等待著它,因為只有一瞬,花開便花落,它的美只在那一瞬散發。

曇花原本是天庭中的一位花神,每天都恪盡職守,將自己美麗的花朵展示給世人看。她下凡去遊歷,化為了一株曇花長在了一處景色怡人的山谷裡,藉機看看這繁華的世界。有一天,來了一群人到山谷中賞花,這時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時間,大地顯露出勃勃的生機,有的人喜歡鮮豔的牡丹,有的人喜歡純潔的百合,唯獨沒有人看曇花,曇花正在黯然神傷的時候,來了一位風流倜儻的英俊少年,他在山澗中捧了水給曇花澆灌,曇花心生感激之情。

花對這位少年漸生情愫,於是便化成人形將自己的身份告知給這位年輕人,年輕人對這位仙子同樣也心生好感,於是兩人便海誓山盟,願意長相廝守。

可是這件事情被玉皇大帝發現了曇花仙子與凡人相戀,勃然大怒。因為曇花違反了天條,將曇花仙子急忙召回,而且將曇花仙子拘押了起來。這個少年再也看不見了曇花仙子,非常的傷心,並且得了相思病,越來越重,奄奄一息。佛祖有慈悲之心,能知過去未來之事,便把少年接到了靈鷲山,治好了它的病。少年內心特別的痛苦,佛祖給了他一本佛經,只要讀經書,你就不會在受相思煎熬之苦。佛祖法力無邊,少年讀了書,果然忘記了過去的事情,更忘了曾經深愛的曇花,日久年深,少年願意在靈鷲山出家,聽佛祖講經說法。後來功德圓滿,被佛祖封為韋陀菩薩。


曇花一現為韋陀


韋馱菩薩化身行腳僧自九華山下來,途經龍飛鳳舞、獅蹲象踞的天目山,峰巒詭異,石蹬玲瓏,巖崖竦疊,古木參天,奇麗秀絕。頓時萌生在天目山結廬之念。沒隔多久,這位特殊的“行腳僧”便在天目山募建了一座伽藍,這就是今天韋陀菩薩的道場。韋馱菩薩塑像英俊威武。他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降魔去妖,威風凜凜。在其他地方的韋馱菩薩都是站著的,只有天目山寺內的韋馱是坐著的,因為是到自己的家了,可以歇一歇。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韋陀杵杵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曇花仙子她也被放了出來,被玉帝趕出了天庭。時間會使人淡忘很多東西,韋陀在靈鷲山修行,忘記了曇花仙子,而曇花仙子卻始終不能忘了韋陀。佛祖喜歡喝茶,每年派韋陀菩薩到人間給他採茶,曇花仙子知道後,在茶樹的旁邊等她,韋陀下山採茶的時候,曇花積蓄一年的力量,等待他到來的時候剎那間綻放,想喚醒曾經的記憶!可是韋陀從她旁邊經過了無數次也沒有認出她來。

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佛祖知道韋陀和曇花在人間還有一段姻緣未了,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韋陀,並對他說,等滄海變桑田的時候你就可以和花神再續前緣!

曇花又稱韋陀花,韋陀和曇花的故事流傳了千百年,現在曇花在暮春傍晚的時候就會開放,等待心上人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