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名稱演變

入泗水境後改向西行,至曲阜市和兗州縣邊境復折西南,於濟寧市東南魯橋鎮入京杭運河於任城區辛閘村入南陽湖,河長159公里,流域面積2357平方公里。古代的泗河為淮河的大支流,流經山東、安徽、江蘇三省,河長400餘公里,流域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流向東往西, 全國最大的倒流河。

發源于山東省泗水縣東陪尾山下的泗河是一條十分古老的河流,古稱泗水,《尚書·禹貢》和《山海經》中均有記載。從華夏文化、東夷文化到儒家文化,從三皇五帝到夏禹商湯等古代帝王,直至孔孟顏曾等聖哲賢人,莫不與泗水密切相關。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隨著泗水的變遷其名稱也曾發生過多次變化,搞得撲朔迷離,給我們瞭解古代歷史帶來了種種困惑。因此,探討一下泗水名稱的來由及變遷,對於有關的歷史研究不是沒有意義的。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出於不同的理由,曾賦予泗水多個名稱,根據筆者的收集研究,至少有以下十稱。

桑水,因泗水上游兩岸古代曾為產桑區而得名。《帝王世紀》曰:“少昊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帝。” 《呂氏春秋》:“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路史·高陽記》注:“帝立於窮桑,有窮桑之號。”空桑、窮桑分別位於泗水上游兩岸。王子襄《泗志鉤沉》雲:“窮桑在魯北泗水之陽,循水北山南而東,數十里皆窮桑地。循水南而東,數十里皆空桑地。”窮桑、空桑皆以產桑得名。古代桑田多在魯南曲阜、兗州一帶,傳為伏羲一族所發明,其後隨其族裔輾轉而流播他地。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說:“曲阜一帶既有窮桑,即為桑區,其附近水流,以窮桑之故,亦取桑名,號為桑水。”桑、泗同紐音近,日久訛變,桑水音轉為今之 泗水。

若水,因桑、若二字古文相似,桑誤為若而得名。《史記·五帝本紀》雲:“昌意降居若水。”《呂氏春秋》:“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若水實即桑水。桑字與若字,古文字形十分相近,秦漢以前便出現混淆不分的情況,許多古籍中將桑木誤為若木。如《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同樣原因,桑水也被誤為若水。王獻唐先生經過分析指出:“桑既為若,若亦為桑,兩不劃分,……反覆推證,漢唐以來之字書音書,無不上下條貫,蒙覆俱顯,而若桑二字之互訛,因以益明。若水之為桑水,從可知矣。”

泗水,由桑水訛變而來。桑古讀心紐唐韻,泗古讀心紐脂韻。桑、泗雙聲。經過長期的語言演變,韻母也趨於簡化,ang縮略為i,桑水訛變為泗水。又由泗字的聲符“四”,衍生出源頭有四故曰泗水的說法。《括地誌》雲,“泗水源在兗州泗水縣東陪尾山,其源有四道,因以為名。”《元和郡縣誌》、《環宇記》並稱四泉俱導。《漢語大字典》也說:“泗水,古水名。源於今山東省泗水縣東,四源併發,故名。” 至於四泉的具體所指,說法不一。 1991年《泗水縣誌》記載為:“泗河:縣境內唯一大河,發源於泉林鎮陪尾山,山下有趵突、響水、洗缽、紅石四泉湧出,彙集成流,即為泗河源頭。”清代乾隆皇帝在其詠泉林詩中,數次提到泗水名稱的來由,如詩句“泉源有四分而合,泗水因之得以稱”,“四泉因致水稱泗,天一曽無分別情”,“四泉流作泗河源,乳竇靈根今古翻”。

江水,因泗字與江字形近而訛為江水。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雲:“江泗形近,殆訛泗為江,本泗水也。”《帝王世紀》:“少昊帝是為玄囂,降居江水,有聖德,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因窮桑位於泗水之陽,與泗水同處一地,故少昊帝所降居的江水當即泗水無疑。又考古代四瀆為江、濟、河、淮。《史記·殷本紀》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原注海者也。”《山海經·海內東經》:“泗水出魯東北而南,西南過湖陵西,而東南注東海。”可知東方的江在淮之北、濟之南、黃河之東,所指顯然不是長江,而只能是發源於陪尾山,直接注入東海的泗水了。

食水,因與泗水發音相近而得名。《山海經·東山經》:“《東次二經》之首空桑之山,北臨食水。”王子襄《泗志鉤沉》言空桑在泗水之南:“循(泗)水南而東,數十里皆空桑地。”則空桑北臨之食水當即為泗水無疑。泗、食疊韻,且聲母發音部位相同,二字發音相近。泗水流域方言至今多無翹舌音,普通話中的聲母zh、ch、sh讀為z、c、s,食與泗音不分,古文以泗水為食水或與此有關。

洍水,因與泗形似音近而得名。洍,音si,與泗同音。《說文》:“洍,水也。《詩》曰江有洍。”洍從水������聲,泗從水四聲,古文������、四形近,泗水遂訛為洍水。王子襄《泗志鉤沉》雲:“洍……與泗古皆通用”,故洍水即泗水也。

姬水,姬與洍形近,由洍水演變而來。因黃帝居於洍水,故以水名為姓,遂將洍字的水旁改為女旁,洍水變為姬水。《國語·晉語》載:“黃帝以姬水成。”《史記》索隱案:“皇甫謐雲:‘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姬水所在,史無明載。然黃帝既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其生、長之地必不相遠。壽丘在曲阜城東4公里處。緊鄰壽丘北面的泗水應該就是黃帝生長之地的姬水。王廷贊《泗志鉤沉》雲:“黃帝生於壽丘,育於姬水,姬即泗。”

池水。發音相近假借為泗水。商代甲骨文中稱泗水為池水。《漢書•地理志》載:“臨樂山,洙水所出,西北至蓋,入池水。”顯然也把泗水稱為池水。光緒《泗水縣誌·卷十三》:“曲水亭:《春秋》桓十二年夏六月壬寅,公會杞侯、莒子,盟於曲池。杜注:曲池魯地,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王子襄《泗志鉤沉》雲:”池與泗音近字通,即今城北六里之曲泗也。“今泗水縣城北故縣村東泗水河曲南岸有曲泗村,即春秋時曲池所在,曲池衍變為曲泗,可證池、泗音近通用。這是因為,古代池字有時不發chi音,而發shi音。《禮·樂記》:“咸池備矣。”《注》:“鹹,皆也。池之為言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這裡的“池之為言施也”是聲訓,池字發施字的音,意為施行、佈施。施音shi,池水讀為shishui,泗水流域方言讀shi為si,shishui變為sishui,於是,池水也就讀為泗水的音了。

汦水,因汦、泗音近而得名。《大戴禮》言“青陽降居汦水”。青陽即為少昊帝。《帝王世紀》又言青陽“降居江水”,邑於窮桑。則汦水即為江水,與窮桑同處一地,其為泗水無疑。《廣韻》:“汦:水名。”汦音zhi,從水氏聲。聲符氏,音shi,則汦亦可讀shi音。而泗水流域方言中無翹舌音,shi讀為si,則汦水的發音實際為泗水,屬同音字假借。正如王獻唐先生所言:“汦泗聲通,是汦水亦即泗水,地與窮桑、曲阜正相吻合。”王子襄《泗志鉤沉》亦云:“《大戴禮》曰青陽降於汦水,汦、洍、池、食,與泗古皆通用,汦水即泗水也。”

清水,古代泗水中下游河段又有清水之稱,熊會貞認為是因清水入泗而得名,宋後遂通稱為清河,又名南清河。《水經注疏·睢水》“(睢水)東南流入於泗,謂之睢口。會貞按:《宋書·沈攸之傳》稱睢口,《魏書·孔伯恭傳》又稱睢清河口,蓋清水入泗,泗水亦得清水之名,故睢水會泗水謂之睢清河口也。”王豐會《泗水河道變遷淺析》認為:“所謂的清水,即指濟水,又因為菏水亦有濟水之名,所以菏水便有清水之名。再加上桓公溝開鑿成功以後,又直接溝通了濟水(清水)與泗水(桓公溝與泗水的合流處在今金鄉縣北),所以泗水在任城縣以下的河段便有了清水的別名。隋文帝時王玄謨曾經上表曰:‘彭城南界大淮,左右清、汴,城隍竣整,襟衛周固。’唐代詩人韓愈也有‘汴泗交流郡城角’的詩句,據此可知,清即泗也。”史上淮北曾設清河縣,即因地近清河(泗水),故以水名地。清胡渭《禹貢錐指略例》亦載:“金昌宗明昌五年,實宋光宗之紹熙五年,河決陽武故堤,灌封丘而東注梁山泊,分為二派,一由北清河即大清河入海,一由南清河即泗水入淮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