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盒子炮在國外不受歡迎?

墨西哥嗩吶


因為你的感覺是錯誤的,盒子炮曾被幾十個國家和組織所採用。

盒子炮就是德國半自動手槍“毛瑟C96”。毛瑟C96由德國武器製造商毛瑟(Mauser)於1896年推出,一直生產到1937年。20世紀上半葉,未經授權許可的複製品在西班牙和中國製造。

毛瑟C96的顯著特點是扳機前的整體盒式彈匣、長槍管,木製槍套可作為槍托。標誌性的手槍握把像掃帚和圓木柄,因此贏得了綽號“掃帚柄”。因為毛瑟C96外觀如矩形,所以在我們國家被暱稱為“盒子炮”,還有的稱之為“駁殼槍”、“快慢機”。

由於它的長槍管和高速彈藥筒,毛瑟C96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比同時代的大多數手槍優越。1935年在.357馬格南彈藥沒出現前,7.63×25mm毛瑟彈藥是當時速度最快的手槍子彈。

毛瑟共生產了100萬多支C96手槍,而在西班牙和中國生產的數量相當大,還有其他國家仿製的數量也不少。

1896年C96推出一年後,就賣給各國政府以及出售給平民和一些軍官。當時在英國軍官中毛瑟C96手槍非常受歡迎,許多人都私下購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C96在英軍中的受歡迎程度逐漸下降。

作為軍用武器,C96手槍曾經在很多殖民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復活節起義,愛沙尼亞獨立戰爭,西班牙內戰,中國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俄羅斯內戰期間,C96手槍成為布爾什維克紅軍政委的主要佩槍。

丘吉爾也喜歡毛瑟C96,他曾在1898年的“奧姆杜爾曼戰役”和“第二次布爾戰爭”中使用過C96;被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的英國考古學家、軍官、外交官和作家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在中東期間就攜帶了毛瑟C96;朱德元帥在南昌起義以及後來的革命生涯中就使用毛瑟C96,北京軍事博物館收藏了一把刻有他名字的毛瑟C96。

1921年,三名騎摩托的加泰羅尼亞革命者每人手持一把毛瑟C96將當時的西班牙總理愛德華多·達託(Eduardo Dato e Iradier)殺害;1934年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同樣被毛瑟C96手槍暗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也大量裝備了毛瑟C96。我國就更不用說,中國是唯一一個把C96作為軍用和警用佩槍的。

  • 1897年毛瑟與奧斯曼土耳其政府簽訂了第一份軍事合同,土耳其訂購了1000支;

  • 1899年,意大利皇家海軍訂購5000支C96手槍;
  • 1910年波斯政府訂購了1000支;
  • 1916年奧地利訂購7.6萬×25毫米標準尺寸毛瑟50,000支;
  • 1916年德意志帝國軍隊與毛瑟簽訂合同,採購15萬支C96手槍;
  • 1920年法國國家憲兵訂了1000支;

除了標準商業型號外,後來推出了很多C96的改版。

  • M1896卡瓦萊麗·卡拉賓納卡賓槍版

  • M1896緊湊型毛瑟

  • M1896軍官型號

  • M1898手槍卡賓槍

  • M1912 毛瑟出口型

  • M1916普魯士“紅色9”

  • M1917毛瑟戰壕卡賓槍

  • M1920修改毛瑟

  • M1921“Bolo”毛瑟

  • M1930毛瑟

  • M1932 / M712 Schnellfeuer

  • 9 OBI

  • Astra 900型

  • 漢陽C96

  • 山西17型(.45 ACP)

  • 80型

  • ETAI /皇家MM31(1型)

  • 皇家MM31(2型)

  • 皇家MM34

  • Azul和Super Azul

  • 聯邦軍械M713、M714


血色黃昏的黃昏


實際上,毛瑟C96剛推出那會還是挺受歡迎的。畢竟1896年那會幾乎就沒啥像樣的自動裝填手槍,勃朗寧那些諸如FN 1900,1903之類的套筒手槍還得到20世紀初才出現。

因此C96一開始還賣得不錯,尤其是軍官之間相互贈禮首選C96。7.63毛瑟彈的射程和穿透力也比當時一竿子轉輪手槍好太多了,因此沙俄也超愛這種粗暴手槍。


但作為武器,戰場才是試金石

C96在一戰中確實有裝備,但這把手槍有兩個致命問題

一是它很貴,它的槍管和槍身滑套是整一塊剛銑出來的,包括內部那些機括也都是慢慢銑,做工比步槍還複雜。比如當年漢陽產的步槍才43塊大洋一支,但仿C96要120塊

這種價格註定了這種大型戰鬥手槍很難能普及到二線步兵以及基層士官。

二是它很大很重,當時能配得起C96的都是軍官,但軍官這個級別很少參與一線作戰。C96這類戰鬥為主的手槍對他們來說沒啥用,自衛或者槍斃人的話,那些小巧的擼子就行了


狗子認為,盒子炮的價格和體型是限制其在國外流行不起來的主因。而在國內能紅則原因多樣,比如當時軍閥混亂,一些沒文化但有錢的小頭目喜歡帶大型手槍裝X;當時國內與德國軍事貿易往來密切,德國人也樂得推銷這種高價又不好用的貨;游擊戰、敵後武工隊確實需要一款足夠隱蔽攜帶,但對射程威力有一定要求手槍;缺乏自動武器,半自動的手槍一定程度上能彌補火力等都有關係。


瘋狗的輕武


不受歡迎?人家明明是爆款好麼?毛瑟兵工廠從1896年開始,生產C96手槍到1939年,產量達到了100萬把,中間還轉讓了許多生產線和專利,被不少國家研究和仿製,它像一陣旋風從19世紀末刮到20世紀中葉。

毛瑟C96剛推出的時候,可以說是絕對的新銳高科技產品,當時世界上的自動手槍就仨,一個是1892年的奧地利舍恩伯格自動手槍,另一個是1893年的雨果·伯查特C93自動手槍,另一個就是1896年的毛瑟C96了。

這是什麼概念?美軍到1912年才開始裝備勃朗寧設計的M1911半自動手槍,毛瑟的產品已經領先十幾年了。至於英軍、法軍這些還在使用韋伯利、勒貝爾等轉輪手槍,壓根不是一個裝備檔次,僅1896年當年奧斯曼帝國就拿下1000支的訂單嚐鮮。

在19世紀末的那段日子裡,毛瑟C96手槍可謂是明星中的高大上裝備,它的火力超過很多同時代的槍械,步槍沒它快,衝鋒槍沒誕生,只要距離拉近了誰都沒C96好使。

問題是那會兒的戰爭並不近啊,相反還有越打越遠的趨勢,造價頂上長槍的C96雖然一片叫好,卻也很難叫座,再加上當時處於科技高速發展期,戰爭的壓力也小,用戶觀望態度明顯,導致了盒子炮生不逢時。

上圖.9mm彈的RED 9

同時19世紀末人們還在搗鼓一種新型彈藥——9mm魯格彈,即今天的9mm帕拉貝魯姆彈。而且當時的毛瑟公司正處於一種風口浪尖上,因為德國政府擅自拉標設計M1888式國會委員會步槍,遭到了民間極大的非議,甚至由此引爆出“賄賂門”、“猶太槍”事件。毛瑟有沒有推波助瀾今天已經說不清了,總之當時他們可把人得罪慘了,這也引發了不少政府阻力。

再加上德軍當時正在謀求全方面的換彈,C96的口徑就頗不為人討喜了,幾乎得不到什麼本國的軍方訂單,失去了最大的用戶,他們最後也不過在1899年銷售了5000套C96給海軍。同時毛瑟也生產過一批9mm的C96(red 9),只是熱臉貼冷屁股並不討好。

上圖.1912型C96

但毛瑟仍然維持這自家這個明星產品,並繼續不間斷的改進了設計,到1902年時,他們推出了新保險專利的C96型號,以利於騎兵的使用。到1912年,又誕生了經典的1912型毛瑟C96。

上圖.毛瑟C96卡賓槍型,比起M1卡賓槍和98K,這款其實才更“真卡賓”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C96的銷量才開始爆發。德國陸軍一口氣訂購了15萬支9mm的C96,受產能限制,截止戰爭結束,毛瑟兵工廠共供貨137000支,此後德國陸軍再沒有引進這種手槍。

上圖.毛瑟開發的M1917戰壕卡賓槍,擁有40發可拆彈匣

實際上到了1914年這個時間節點,毛瑟C96已經逐漸開始褪去光環,變為一支“老槍”,無論是魯格P08,還是柯爾特M1911都更適用於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徹底讓戰場變成了遠距離的對射,衝鋒槍、霰彈槍、輕機槍等武器也大行其道,C96在歐洲戰場既不好防身,又打不起仗,要它作甚?至於許多人一貫認為的“不好操作”,這個真的不是什麼重要因素。

上圖.具備全自動衝鋒火力的M712型

毛瑟最後在1931年推出了M712型“速射型手槍”,即“快慢機”,這種衝鋒手槍火力介於衝鋒槍和手槍之間,能高速潑灑出短促的彈雨,理論射速達到900發/分鐘。這種武器曾經也吸引了一些外界的眼光,無奈的是盒子炮的理念已經落後了,20世紀30年代衝鋒槍到處都是,誰要這玩意兒充大蒜頭?也就當時的半拉子中國喜歡它。


王司徒軍武百科


簡單給你這麼說吧!盒子炮又稱毛瑟槍(生產型號有好幾種)但這玩意就比手槍威力大點,射程遠一點,但又比步槍射程短很多,小很多!!!最主要在二戰時歐洲戰場上,飛機大炮步槍機槍手槍單兵火力已經沒有空白區了,要有啥就有啥。盒子炮也就是大家說的位置就是雞肋,你說它能有多大作用!!但在咋中國或者亞洲戰場並不是說它合適,只因為咋們那時火力不足啊,火力不足,要啥沒啥,你就給把刀也就是好兵器,何況還是能連發的手槍[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歲月是包豬飼料3


後坐力太大,槍口會上抬,影響射擊精度,二戰時歐美國家比較發達選擇餘地比較多,故而未受歡迎,我國戰士發明了橫式射擊法,成本最低的解決了槍口上抬問題,射程遠,威力大,博得戰士們歡迎,大量裝備到抗戰一線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