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鼻子芥菜丝做法是什么?

yxs44021336


呛鼻子芥菜丝做法是什么?

芥菜的家常做法是: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掌握一门厨艺是一个非常加分的点,喜欢美食的小伙伴快快加入吧!你知道家常芥菜怎么做吗?快来看看吧!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准备好腌制的芥菜、辣椒、蒜、花椒、香菜、葱花等食材。

热锅放油,加入葱花辣椒进行爆香,下入芥菜及胡萝卜进行翻炒。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花椒面、味精,持续翻炒五分钟。

出锅前加点蒜片、香菜即可出锅装盘。


甜甜家常菜


你好,在我们这里叫油焖芥菜疙瘩,记得小时候上学住校,每个周都自己做上一大瓷瓶带到宿舍和同学们一起吃,现在吃到嘴里还有上学时候的感觉,真好!刚好朋友自己家种的辣菜疙瘩,新鲜,绿色无公害,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吧,回忆一下学生时代的滋味吧!

用料

芥菜疙瘩2个,姜3片,葱段2段,花椒一小捏,盐少许,八角2个,干小米辣🌶️4个(不吃辣的可以不放),花生油适量。

油焖芥菜疙瘩的做法

  1. 将芥菜疙瘩洗净,修下外皮,去须子去叶子头。

  2. 切薄片,越薄越好。

  3. 再切细丝,越细越好。

  4. 锅底热油倒入葱段,姜片,花椒,八角煸香

  5. 捞出葱段,姜片,花椒,八角

  6. 芥菜丝倒入锅内加入干辣椒

  7. 加入适量的盐,翻炒均匀停火,放凉

  8. 装入无水无油的容器内

  9. 扣紧盖子,放入冰箱冷藏一天

  10. 油焖芥菜疙瘩就做好了!享受美味吧

这道菜记得小的时候每到入冬,妈妈就会做,卷煎饼,就馒头,吃面条!这是一道无所不能的下饭咸菜,做的时候大家注意一下几点,(1)炒制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大概炒至一分钟左右,看到芥菜丝稍微变软就关火(2)炒好放凉,一定要装入玻璃里焖上一天!这样做出来的油焖芥菜才是油辣辣,呛鼻子才够好吃。

章鱼哥美食记


做为北方人现在正是一年一度存储秋菜的时候,芥菜疙瘩因为特有的风味,几乎家家都会买上一些腌制。


一般家里都会在整个腌制的同时,用大罐头瓶子在制作点呛鼻子的芥菜丝,这个因为口味独特,加上清爽开胃,也特别受大家的欢迎。要是偶尔有个鼻塞不舒服,吃上几口呛鼻子的芥菜丝,别说有多舒服了!

呛鼻子芥菜丝的做法

一般我家里会制作两种呛鼻子的芥菜丝:

  1. 酸甜口味的芥菜丝
  • 酸甜口味的芥菜丝,比较清爽而且吃起来感觉特别的开胃。尤其是油腻的食物吃多了的时候,来上一碟别说有多舒服了!
  • 新买来的芥菜疙瘩清洗干净以后,用刀或擦子擦成丝,然后一斤疙瘩丝大约加一两到二两的盐腌制。

  • 疙瘩丝腌制到水分出来以后(大约二三个小时即可),用手使劲攥干疙瘩丝的水分。
  • 找一个干净无油的带密封盖的瓶子,把疙瘩丝一层白糖,一层疙瘩丝装进去。装满以后倒入没过疙瘩丝一半的白醋,拧紧瓶盖。入阴凉通风处或冰箱冷藏,基本两天左右时间开盖食用,风味是最佳的。

这种酸甜口味呛鼻子的芥菜丝,一般糖醋的比例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但是总体感觉,糖和醋与芥菜丝的比例保持在0.5:0.5:10最好。这是我喜欢的味道,大家按自己喜欢的味道来。

2.咸辣口味的

  • 这种口味的芥菜丝,一般大家普遍做的比较多。一般都是芥菜疙瘩切丝以后,腌出水分,用手攥干。
  • 锅中爆香干辣椒和花椒粒,把芥菜丝放入即可关火,用锅中的余温拌一下疙瘩丝。然后添加自己喜欢的调料,然后趁着疙瘩丝还有一点温度,迅速装瓶拧紧盖子。第二天就可以食用了!一样的咸辣呛鼻爽口。

【呛鼻子芥菜丝小贴士】:
  1. 一般芥菜丝腌制二天以内即可食用,超过两天建议不要食用。因为据专家说:“腌制的咸菜在2天——20天的时候,是亚硝酸盐最多的时候,所以不建议这段时间食用腌菜”。不过过了二十天以后,大家可以享用这美味。不过要记得开盖以后吃多少拿多少,拿完要拧紧瓶盖。否则就没有了呛鼻子的感觉。
  2. 我一般腌制芥菜的时候,都是洗净以后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把芥菜抽一抽水分。用我们这里的话说叫“困一困”,因为新鲜的芥菜发哏,而且水分太足,直接腌没有放上几天的芥菜疙瘩再腌口感好。
  3. 腌制芥菜疙瘩包括所有咸菜,千万不能使用塑料容器。这样因为盐会腐蚀塑料,把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到腌菜中去,食用这样的腌菜对人体有害,并且口味也不对。
关于如何腌制呛鼻子芥菜丝,这个问题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因为水平有限,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73神牛


你好,我是河洛小郎,美食领域创作者,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呛鼻子芥菜丝做法是什么?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

原料配方:

芥菜头1公斤萝卜200~300克

制作方法:

1.选料:先挑新鲜无虫的芥菜头,去掉根、须及茎蒂,洗净,切成2~3毫米厚的菱形块。再要新鲜无糠心的大萝卜去掉根、须及蒂、茎洗净,擦成细丝。

2.煮熟:把芥菜块放入铝锅内,加水至浸没芥菜块为准,不盖锅盖,用旺火煮至菜块稍烂时停火。

3.焖制:取一个干净的密封较严的坛子,把一半萝卜丝放在坛底上,再把煮好的芥菜块趁热捞入坛内,将另一半萝卜丝撒在上面,迅速封严坛口,坛内的温度要让它缓缓降下来。冬季室温过低,可适当包上小棉被,待其冷却后才能食用。吃时,可淋上香油及醋,其味酸、辣、鲜、香、其色红白相间、十分诱人食欲。

注意事项:

此菜的独特风味,就是辣味钻鼻。如不懂诀窍,制出的辣菜,辣味就不浓。煮芥菜时,千万不能盖锅盖,否则,不仅芥菜的辣味全无,且带有苦味。芥菜装坛时,定要趁热装入,立即封口,使坛内的温度慢慢降下来。这是做辣菜的诀窍。

另外,开坛取菜时不能沾油,不然易发霉。开坛次数不能过多,免得辣味跑掉。

这是网上的,我家做的时候没有煮熟只是在腌芥菜丝的时候同时放入些萝卜丝,然后一定要密封,密封不好就容易让辣味跑掉。


河洛小郎


炝芥菜丝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菜肴。芥菜含有较多维生素、胡萝卜素及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具有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明目利膈、宽肠通便等作用。其在我国食用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介绍一下家常做法

炝芥菜丝

食材:芥菜头儿1个、葱姜适量、盐,花椒面(五香粉)。

做法:

1、买回来的芥菜头将其外表的根须清理干净,去皮洗净。



2、刀工好的用刀切成细丝,刀工差的可以用擦丝器直接擦成丝。



3、撒上盐腌制40分钟,然后攥出水分备用。



5、起锅烧油,油温七成热,爆香葱姜,迅速下入芥菜丝翻炒,放入花椒面(五香粉)、适量食盐翻炒均匀,要小火不停翻炒。



6、炒制断生后立即装瓶,塞满压实,盖盖密封,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储藏。



吃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放点醋、香油、辣椒油、香菜搅拌均匀即可。


[小贴士]:

1、芥菜头的质量很重要,有的品种不纯,可能焖不出呛鼻的味道,要买纯正的芥菜头。


2、一定要小火快炒,炒至断生即可,炒熟了就没有味道了。

3、计划吃一周的要多加一点盐,最好一周内食用,时间长了会变质。


麻辣鲜森


芥菜又叫疙瘩菜,在冬天做出来的芥菜疙瘩丝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芥菜疙瘩得营养价值是很高的,每一百克芥菜疙瘩含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泡水化合物6克,钙0.4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维生素55毫克。食用芥菜疙瘩丝有提神醒脑,开胃消食,抗菌消肿,明目止痛功效。



在寒冷的冬天吃些芥菜疙瘩丝可以祛风散寒,提高身体免疫力。那么芥菜疙瘩丝怎样来做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钻鼻子的芥菜疙瘩丝的做法。



首先把芥菜疙瘩洗干净控水后切成两三毫米粗细的丝,记住在切芥菜疙瘩时千万不要手上和刀上有油,不然就会坏掉的。



切好之后的芥菜疙瘩丝要拿到太阳下晾晒出水分。在太阳晴好的天气,多翻几次两天就差不多。


把准备好的食用盐,冰糖,白醋,米醋,倒入锅内加入少量的水烧开就行。待凉透后倒入盛有芥菜疙瘩丝的容器中,密封好。大约三四天后就可以吃了。不过可要少吃的啊,不然会钻的你鼻子受不了的




十月王哥


选小叶的好芥菜头切成细丝,用同炒菜的少量食盐拌匀,放入热锅热油(煎花椒油)中翻炒,加热而不能熟软,趁热装入瓶罐中密封闷腌,次日即可开启食用,肯定熏鼻流泪。


临汾古今谈


芥菜切丝,不要插丝,然后洗净,放糖盐姜丝蒜适量,在少放点辣椒油。不用水,一晚上就能吃了。


红鹏小哥g


首先缺的是这样的芥菜,小时候都是这样的,现在买来都是无味的了


傻啊你


呛鼻子芥菜丝做法是什么?

辣味钻鼻是芥菜的独特风味,虽然冲鼻,但是味道爽口,尤其鼻子不舒服的时候,吃上一点鼻子真的是舒服。深秋时节是吃芥菜的好时候,这个时候的芥菜最好吃,很多人都喜欢拿芥菜来制作芥菜丝小菜,但是想把芥菜制作的辣味大一些,是有小窍门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道简单的芥菜丝。

【食材】

芥菜头、花椒、花生油、盐、姜、蒜、白糖、白醋、生抽、香油、芝麻、辣椒面、白芝麻

—— 【开始制作】 ——

1、将芥菜疙瘩清洗干净后,切成丝或者擦成丝。

2、锅中倒入少一点的油,锅很热后,放入几粒花椒炒香,放入芥菜丝,用大火快炒,翻炒到断生即可,盖上锅盖,将炒好的芥菜丝焖一下,焖到全凉的状态。(注意,油多了会影响呛鼻的辣味,喜欢吃呛鼻一些的就少放油,喜欢不呛的就多些油,翻炒的时间控制在50秒左右)

3、将变凉的芥菜丝放入容器中,密封好,放入冰箱中冷藏一天。初步的芥菜丝就制作好了。吃的时候拌一下即可,下面把拌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4、将辣椒面放在碗里,倒入适量的白醋、盐、白糖、生抽、姜末、蒜末,烧一锅热油,热到冒烟的状态后,分两次浇在碗中,用筷子搅拌一下。

5、将调制好的辣子油浇在腌好的芥菜丝上,撒上一些熟芝麻,拌匀就可以吃了。非常好吃。

我是江一鱼,用心做好每一篇问答,与你分享更多的烹饪技巧和美食知识,喜欢我的分享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来关注我,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谢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