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如何渡過難關?

中國知識產權報

每年開春通常是知識產權服務的銷售淡季,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市場比往年更為蕭條。“馬上就到3月底了,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事務所往年同期一般會著力推進當年的目標計劃,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計劃只能延後。”近日,北京中南長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下稱中南長風)執行合夥人鄭海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感嘆說。

中南長風成立於2017年,擁有17名員工。春節假期結束後復工伊始,專利代理師全部在家辦公,僅留下5位負責流程工作的員工錯峰上班。年初,鄭海本打算補招幾位專利代理師和業務人員,現在招聘計劃也暫時取消了。鄭海算了一筆賬,事務所每月支出大約17萬元。“如果訂單量一直這麼少,我估計只能撐半年,因為房租和人工工資是大頭,如果一直沒有收入的話,事務所的生存和發展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難”,並非是個別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感受。復工後,寧波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下稱甬致)總經理李迎春去企業交流,發現企業的知識產權需求相較往年同期明顯下滑。“企業復工最先解決的問題是訂單、供應商、生產與銷售等問題,知識產權需求相對以前明顯減少。”

市場受到疫情衝擊後,許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及時調整了航向,採取各種措施應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嘗試在線辦公,完善管理制度;推出優惠措施,改變價格體系;提供在線公益講座及培訓等服務……面對眼下的困難,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正在行動中,而新的變化也正在危機中發生。

在線辦公 提高工作效率

成都聚蓉眾享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代理部經理謝勇介紹,疫情初期,該事務所採取在家辦公的方式來降低經營成本,同時借貸了部分資金,維持公司的現金流。考慮到近段時間客戶手頭的資金也並不充裕,該事務所採用發放優惠券等形式,下調了相關產品的單價。“我們之前用電話聯繫客戶,約到現場溝通、簽單。現在為避免外出和接觸,儘量採取線上溝通方式,想辦法儘快簽單、爭取業務回款。”

事實上,在線辦公已經成為許多服務機構在疫情期間首選的工作模式。上海隆天律師事務所(下稱隆天)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合夥人和各業務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組,並在成立當晚緊急召開了微信會議。“我們對比較緊急的案件進行了梳理並分別做好了處理預案。根據各地政府的要求,隆天總部和各地分支機構都啟動了在家辦公與辦公室辦公相結合的模式。”隆天合夥人王小兵介紹。

而在甬致,部門負責人會議的開會頻率從線下每月一次,變成了線上一週一次,遇到緊急情況則隨時召開。疫情期間,甬致承接了山東一家客戶的專利導航項目,分佈在湖北、溫州、寧波等地的工作人員通過在線方式進行專利檢索分析、課題討論。“我們的工作模式以後可能會進行類似調整,更多地採取在線辦公模式。”李迎春說,辦公模式的轉變,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管理成了服務機構當下的工作重心。如中南長風邀請專利審查員面向專利代理師開展了提升專利檢索能力的業務培訓,甬致對案件彙總、分配、質量管理等工作環節進行了重新梳理。“提升相應的配套服務、質量控制、標準化管理服務,我們要緊鑼密鼓地落實下來。”李迎春介紹,年前甬致已將內部的專利代理師分成工程師、初級、中級、高級、專家級等不同級別,疫情期間針對不同級別的專利代理師服務又調整了相應的服務價格。

“疫情對我們的線下市場拓展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比如報名參加的一些行業會議被迫取消,出訪計劃暫停,客戶拜訪中斷,洽談中的案件暫時擱置等。”王小兵說,總體而言,疫情對隆天正在處理的案件沒有造成過於嚴重的影響。疫情期間,隆天積極和客戶進行溝通聯繫,瞭解客戶的處境,儘可能縮短代理費支付期限,同時還每週組織員工在線學習知識產權經典案例等。

修煉內功 比拼服務質量

“受疫情影響,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需要我們提升自身業務能力並改進服務模式。”北京恆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下稱恆博)高級合夥人範勝祥介紹,恆博的“知叮叮”一站式服務平臺開通了面向湖北省申請人的免費代理首單商標申請服務,減免湖北省申請人在“知叮叮”首單商標申請的服務費,支持時間將從3月13日一直持續至12月31日。

疫情期間,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下稱睿信)緊急啟用了備用的遠程協同保密辦公系統。2月初,河南大學聯合一些醫療機構研發了新冠肺炎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取得階段性成果。2月底,睿信組織經驗豐富的代理師和審查人員開展專利檢索、專利撰寫、質量審查,並及時就該成果提交了相關專利申請。

服務機構運用線上渠道構建專業形象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2月,隆天開展了知識產權專題線上課程培訓,召集7位律師、專利代理師選取企業常見的知識產權問題進行授課,持續兩週時間內共有近300人報名參與。鄭海也發現,疫情期間微信裡的知識產權課程明顯多了起來,他關注的公眾號”專利茶館“推出了《檢索一千零一問》課程,還構建了相關讀者社群。

多家服務機構的負責人都提到了疫情期間“修煉內功”的重要性。鄭海表示,服務機構必須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在李迎春看來,受疫情影響,知識產權服務行業或許會迎來洗牌期,一些處於發展初期、尚在轉型中的服務機構,如果客戶量不足,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國家嚴厲打擊非正常的知識產權申請,有的服務機構如果仍然貪多求快,便可能跟不上形勢。能夠認真規劃、抓質量、做星級的服務機構,才會轉型成功。”王小兵表示,隆天將繼續在專業化道路上不斷拓展,努力提高服務質量。

“希望國家繼續引導和支持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良性發展,出臺有力措施淘汰存在惡性競爭、非正常申請、搶注、低價競爭等不當行為的機構。”王小兵表示,經此一“疫”,希望專注質量的代理機構能夠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記者 鄒碧穎 李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