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選擇在大城市裡奮鬥幾年?

房東的貓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到了我的兒子,一個在南京上學、工作十年的"南漂"。

2009年,兒子高考,選擇了一所南京的大學。2013年畢業後就留在了南京。沒房沒車沒家人,和朋友合租的房子,幾年裡數次搬家。

2015年,在家人的幫助下在南京了買了個89平的兩居室,2017年入住。終於在這了陌生的城市有個自己的一個小家,後來又貸款買了車。當大家都以為他會在南京定居的時候,今年上半年突然提出下半年要回老家生活。

這個想法,源於他舅舅病重,看到全家人都齊幫動手,出錢出力,相互關照,他突然覺得一人在外太難太孤單了,太遠,有事家裡沒人幫上忙,如果家裡的父母有事,他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及時趕到,為此才有了回到父母身邊的想法。

要說在大城市奮鬥幾年?因人而異吧,也許一個閃念,一件小事,就會改變想法。

其實,作為父母我還是很開明的,尊重孩子的選擇,支持鼓勵他們在外打拼,待他們年齡稍長,思想趨於成熟穩定的時候,再做出明智、理智的選擇。


孃兒仨找樂子


因人而異吧。混的好,也許會奮鬥一輩子。混的不好,也許會很短暫。

記得前兩年,有一個特別火爆的話題,就是逃離北上廣。北上廣是大城市的典型代表,畸高的房價,讓不少“北漂"“廣漂”們望而生畏,不得不撤離,轉而投向二三線城市。正應了那句話,故鄉容不少肉身,他鄉安不少靈魂。

2000的時候,單位破產倒閉。無奈,只好投奔遠在杭州的同學。同學理工學院畢業,在房產公司任施工監理。那時正是江浙人熱衷置產買業的開始,所以,公司效益很好。同學一路走來,也賺得盆滿缽滿。早在12年,就在杭州吳山買房安了家。杭州,是他奮鬥的開始,也是他奮鬥的終點。而我呢,在杭州先是找了家廣告公司撰寫文案,後來又做了一名媒體記者。工資也還可觀,但除去吃喝住,也所剩無幾。02年國慶節以後,因為兒子上小學需要接送,妻子一人還要上班,有點照顧不過來。所以,我就結束了短暫的奮鬥歷程,從杭州回了老家。

所以,在大城市工作,一般不會有一個既定的奮鬥年限。如果條件允許,會很長,甚至一輩子,就象我的同學。如果條件不允許,就會很短,就象我。對杭州的記憶,也僅限於,杭州,我來過。


齊魯木齊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可以奮鬥到自己目標實現的那一刻吧,也不為什麼,只想在大城市裡證明自己,儘可能活出自己自己期望的那個樣子

這裡說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與從小長大的同齡人不一樣,在他們已經工作賺錢的時候,我還拿著父母提供的學費和生活費,每年寒假回家的時候,在親戚的圈子裡,我總是像一個局外人,他們談論著個子的兒女今年賺了多少,買了什麼車,以及那些談婚論嫁的話題

每次這樣的家庭聚會,總覺得對不住自己的爸媽,爸媽很開明,也一直照顧我的感受,他們也很相信自己的兒子

2018年大學畢業的第一年,才真正明白了在一個大城市生存的艱辛,那時候除去房租這個大頭,在加上吃喝,一個月所剩無機,春節回家,給爸媽買了一套衣服,口袋就已經空了,那年正巧我的一個發小結婚了,彩禮錢還是向馬爸爸借的,真的,口袋窮,就連春節都失去了歡快的顏色

這一年經過努力,生活也有所改善,也更讓我相信大城市才有個更大的機會,因為努力終究會有所回報的。


環滬淘房記


下崗後,生活所迫隻身來到大城市打拼,說實在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為工作為生活四處奔波,每每看到夜幕下的萬家燈火暗自問自己什麼時候能有個自己的家和房子,也能像亮燈的居家戶一樣,做著晚餐看著電視,一家子其樂融融。這最起碼的要求都被眼前的一條狗打破,穿著時尚的妖豔美女濃濃的香水味道,繩子下牽引著一條經過靜心打扮的寵物狗,狗都有家,生活在異鄉的漂泊者-人不如狗。

來到大城市,從此不安定,折騰,打拼,都想留下來,但無情的世道讓你在這個城市度日如年,無家可歸有家難回


天岸馬zy


奮鬥到過了錢關!


煒哥健康社群運營官


大城市不是我的歸宿


用戶9313522726701


奮鬥到沒法奮鬥為止,除非有更好的選擇機會。


mycutter


我曾經上海工作了八年 但是沒能力買房子

同學雖然買了可是他們買的位置很偏遠每天公交地鐵都坐好幾個小時真的很累很累

我離開了那裡去了自己喜歡的城市


HidinhlY


樹挪死,人挪活。

可以試著都多換換幾個大城市!

適不適合在大城市闖蕩,有個3年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