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名卻寫得絕妙的4副對聯,底蘊深厚,讓人拍案叫絕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歷史上有大量名聯,也有很多不出名的對聯,需要知音的賞識。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愛好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絕妙的4副對聯,底蘊深厚,讓人拍案叫絕。

第1副: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據說明末清初的名士吳梅村曾經去拜訪一位學者。而這位學者正在給《孟子》寫章句。剛巧這個人已經寫到了“孟子將朝王章”那一章,結果有些猶豫,遲遲不能下筆,臉上也有鬱悶的神情。

於是吳梅村靈機一動,就說道:“夫子若有不豫色然。”這句話正是出自《孟子》,意思是“您似乎不快樂的樣子。”

而這個學者就回答說:“先生何為出此言也。”而這句話同樣出自《孟子》,意思是“先生幹嘛這麼說。”

一個用《孟子》的話詢問,一個用《孟子》的話回答,問答之間,剛好是一個絕妙對聯。可以說,這就是天然對聯,也展示了兩個人的深厚學問底蘊,令人拍案叫絕。

不出名卻寫得絕妙的4副對聯,底蘊深厚,讓人拍案叫絕

第2副:怎能夠踏破天門直到三千界,請南鬥星北斗星益壽延年將簿改;恨不得踢翻地獄闖入十八重,問東嶽廟西嶽廟捨生拚死要兒回。

對聯作者的孩子很小就死了,為人父母,當然是十分心痛。於是作者就寫了這麼一副對聯,表達他內心的悲痛。

上聯是求老天開恩,所謂“南鬥注生,北斗注死”,所以作者懇求兩位星君將生死簿改一改。下聯是求地府開恩,想要讓東嶽大帝和西嶽大帝把孩子的性命還回來。

很顯然,作者也知道自己的懇求完全是幻想,沒有實現的機會。神仙鬼神,都是虛無縹緲之事。只是作者心裡有無限傷悲,明知道不可能,仍然還存著幻想。而這個對聯就具有了感人的力量,不只是對仗工整,文采飛揚,更因為情真意切,所以動人無比。

不出名卻寫得絕妙的4副對聯,底蘊深厚,讓人拍案叫絕

第3副:咳,可憐窮性命,做鬼無依,禁不住放聲大哭,苦雨悽風,螢火三更搖慘碧;呸,你看好兒孫,克家有幾,到不如異姓同堂,秋霜春露,義田萬古薦馨香。

這個對聯寫的是古代窮人的悲劇,鼓勵大家做善事。上聯說古代窮人死後,即便在黃泉下也是無依無靠,只能忍受苦雨悽風的慘狀。而下聯說兒孫不能夠長久繼承家業,倒不如大家相親相愛,就算是不同姓名的人也當成親人,還能留下一點善意馨香。

不出名卻寫得絕妙的4副對聯,底蘊深厚,讓人拍案叫絕

第4副:春欲暮,思無窮,應笑我早生華髮;語已多,情未了,問何人會解連環?

這個對聯的作者是梁啟超。對聯乃是文采飛揚的一副集句聯。上聯“春欲暮,思無窮”出自溫庭筠《更漏子》:“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而“應笑我早生華髮”出自蘇東坡的《念奴嬌》:“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下聯“語已多,情未了”出自牛希濟《生查子》:“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而“應笑我早生華髮”出自辛棄疾的《漢宮春》:“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

這個對聯對仗工整,意境諧和,那也不必多說。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上聯前半句和下聯前半句用的都是婉約派詞人的詞句。而上聯後半句和下聯後半句都是用的豪放派詞人的詞句,真是絕妙,令人佩服梁啟超的博學多聞和巧妙才思,

不出名卻寫得絕妙的4副對聯,底蘊深厚,讓人拍案叫絕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歡迎留言哦。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