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父母原罪,"現實主義"如何避開審美疲勞的怪圈

就像奶油吃多了會起膩,楊梅吃多了會牙軟,再能受歡迎的作品類型在趨於飽和之後,都終將走向衰敗。

一類題材為何會大火?因為貼合受眾需求,因為符合時代特徵。

一類風頭正盛的題材為什麼逐漸啞火?因為多,因為市場過度飽和。


編劇們熱衷塑造原生家庭很慘的大女主

有網友總結,現在的電視劇裡百分之七十都會有一段由原生家庭而引發的一地雞毛。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原生之罪首次出現是在在《歡樂頌》裡,樊勝美媽媽理直氣壯像魔鬼一樣纏著壓榨自己的女兒。

不過由於《歡樂頌》的主基調還在滬飄合租的旋律上,受眾的視線也被其他幾個女孩子的故事線分散了不少。

當原生之罪被正式搬到檯面上,是去年三月份上線的《都挺好》。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這個本身就以原生家庭為底色的劇情,將原生之罪掰開了揉碎了盡數展現在受眾面前。

一時間不僅電視劇的熱度和呼聲扶搖直上,那些對被原生家庭毀掉的女孩子的關注度也逐漸走高。

在此之後,《我的真朋友》中的曾慧敏、《安家》中的房似錦、《完美關係》中的邦尼、《精英律師》中的慄娜。

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頻繁出現在各大電視劇中,如出一轍。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近期的爆款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安家》熱度可與《都挺好》比肩。

上線26天,共登上貓眼劇集播放日冠19次,奪得貓眼全網熱度日冠18次。

雖然口碑一般,但在流量上可以說是戰果累累了。

並且,在近期更新中,房似錦因為爺爺的死與其母親發生直面衝突並毫不意外在各類社交媒體引起了一波刷屏。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自媒體的刷屏極大的反哺為電視劇本體造勢。

但也不可否認的是,就原生罪這一部分,《安家》的熱度和持續力並沒有達到《都挺好》的高度。

相對於《都挺好》的百般認可,《安家》更像是從眾心理一樣,並沒有造成實質上的影響。

甚至受眾對於原生家庭矛盾的態度,似乎已經從最開始的積極變得有些疲態。


何謂現實主義題材?

恩格斯曾說"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這段話裡包含了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現實主義要求細節的真實,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現實主義要求創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我自生活而來,訴說著你我之間的故事,以此引起我們彼此的共鳴。

近年來,現實主義題材消沉之後再次走入觀眾視線,與以往不太一樣。

第一, 多角度逼近現實。

當前現實主義題材一改往日婚姻愛情、婆媳關係、子女教育等傳統問題的關注,更加註重反映原生家庭的矛盾。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相對於婚姻、婆媳、子女這種"再生家庭"之間的矛盾,血濃於水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加無法逃離。

"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再生家庭"不能比擬,但也更能體現人性的掙扎。

第二, 取材更直接,主人公一般可以都有原型可溯。

和古裝動輒"某某傳"不同,現實主義題材雖並未直接指出人物原型,卻能夠精確捕捉到社會中的"那些人"。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把"如果我經歷這些"變成"她怎麼知道我經歷過這些",會更容易引起認同感和代入感。

第三, 更加細節化

得益於影視行業技術的發展,如今的影視拍攝水準越來越高,拍攝角度也越來越細節化。

在影視劇中,往往大場面帶給人的震撼多過感同身受,反而越是細節化、生活化的情節,越是能遷動人心。

毫無疑問,久別之後的迴歸,現實主義題材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作品較低多樣化,內容更包含了更豐富的現實主義精神。

不可否認原生之罪是這一年中現實主義題材中的大熱門,不過現實主義題材卻不應該只有原生之罪這一個熱門。


觀劇是受眾實現自我療傷的途徑

隨著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觀眾的審美變遷,影視作品和受眾之間再也不是相互獨立的存在。

生活的苟且要比電視劇來的慘烈,而受眾可以從劇情中找到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情感聊以慰藉,達到與自己和解的目的。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所以,找到作品與受眾之間的balance,才能擊中最天時地利人和的爆點。

實際上,無論是官方支持還是眾望所歸,現實主義題材都還將持續霸屏相當一段時間,但創作者們也著實需要考慮一下"保鮮期"。

首先,現實主義題材的類型很多,並不止原生罪這一個值得拍的要點。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2017年《人民的名義》2018年的《大江大河》2019年的《都挺好》,每個時期都有其特點是市場需求。

2020年我們更需要的是探索發現,而不是不斷借鑑已經大火的題材。

其次,既然是現實主義題材,內容從生活中來就要貼著地面再還給觀眾。


重男輕女、父母原罪,

《安家》之所以風評欠佳,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容過於懸浮在現實之上,讓人看了覺得莫名其妙。

影視作品生活理想化可以,但也要保持理智。

第三,演員、劇本、剪輯要無縫銜接。

一個項目從立項到播出中間有無數道工序,但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只是一部電視劇。

只有各方面協調配合實現完美調度,最後的作品才不會因為某一環的不足而整體被打折扣。

畢竟當下影視的走向不再是你拍什麼我看什麼,而是你看什麼我拍什麼,受眾早已不再是被動接受的一方。

總結:與其出現一個爆款就跟風消耗,還不如真的把眼睛放在生活中,找尋下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爆點;現在的影視行業誰先找到新意誰就能獨領風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