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好想嚐點“鮮兒”,宅家閉關幾乎整整一個冬天,也就偶爾去超市買點大棚青菜和肉來填飽肚子,早就吃膩歪了,也呆夠了。其實,實現這些很簡單,春天來了,在週末的時候,不妨和家人一起出遊踏青,還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是摘野菜的好時節!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還記得小時候,都是父母帶我們去摘野菜,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等。邊摘邊玩,回去還有美味的野菜吃,那時候真是太快樂了。

辛棄疾曾經吟詠過:“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芥菜花。”

我猜,他也是一個野菜愛好者,而且應該比較喜歡野芥菜吧。

芥菜

薺菜葉片呈三角狀,不整齊生長,有時幼莖及葉具刺毛,長大後有點像小白菜。野生的薺菜摘不到也不要著急,也有很多種植的了,運氣好,在集市上可以買到農戶們親自上山採摘的薺菜。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食用方法: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清炒是一個很好的保留薺菜清香的食用方法,芥菜倒入沸水中,焯兩分鐘即可撈出瀝乾,然後另起一口鍋放油,放點薑絲炒香,倒入瀝乾水分的薺菜,翻炒一下,加一點鹽和味精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除了辛棄疾,蘇東坡也說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說的就是蔞蒿這種野菜。

蔞蒿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就是蘆蒿,水邊會多一些,有清香氣味,葉紙質或薄紙質,上面綠色,莖下部葉寬卵形或卵形,一般來說,南方更常見。在江西南昌更有口頭禪“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的說法。可見人們對蘆蒿這種野菜的喜愛。

食用方法: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蘆蒿炒臘肉是絕配,葷素搭配,臘肉吃起來也不會那麼衝,蘆蒿得了臘肉油脂滋潤也會更加爽脆。家裡沒臘肉的話,用五花肉替代也可以。除此之外,涮火鍋也是一道經典配菜哦。




賀知章的《答朝士》中說:“鏡湖蓴菜亂如絲,鄉曲近來佳此味。”

白居易在《放魚》中也說道:“曉日提竹籃,家童買春蔬。青青芹蕨下,疊臥雙白魚。”

看來,吃野菜這個習俗古已有之,而且廣為流傳。




我們家的話,春天還會常吃蒲公英和馬齒莧。

蒲公英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我們這也叫做婆婆丁,它的嫩葉、花蕾、根狀莖都可以食用。

外觀嘛,葉子有鋸齒,三角形,小葉子卵形,葉莖底部紫紅色。拔起來掐根部的話,乳白色斷口,聞起來略苦澀,吃起來也是微微苦澀,但是老一輩很愛吃。

食用方法: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生吃是最簡單的,洗乾淨後,直接蘸黃豆醬,雖然有點苦味,卻很爽口。

怕苦的話,我們可以用沸水焯一下,涼拌來吃,一般我們家會用,蒜末、香油、生抽、醋和一點點鹽來調味。




【馬齒莧】: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這個菜真的太常見了,在農村老家特別的多,它還有個名字叫五行草,因它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五色一體而得名。

食用方法: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吃法也很簡單,沸水焯一下,加入調味品涼拌即可,只需要一點醋、生抽、鹽、花椒油,就可以得到一盤清爽的美味。喜歡辣椒的朋友,放點小米辣或者辣椒油也可以,也相當的好吃。




野菜經典吃法


野菜正當時,除了芥菜、蘆蒿、蒲公英、馬齒莧,還有誰讓人著迷?

當然是包餃子咯,無論是芥菜、蘆蒿、蒲公英還是馬齒莧,都難逃餃子皮的包裹哦~搭配上點七分熟三分肥的肉餡,葷素搭配,好吃不膩。


在你家,春天有吃什麼野菜的傳統的呢?快來下面評論區告訴我吧~

本文由小李煮夫日食記原創,歡迎評論、收藏、轉發分享給家人朋友,在此百萬分感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