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天蓬元帅的猪八戒能跟悟空大战,为什么打不过黄袍怪?

吃饱饭的人


显然,八戒打黄袍怪时没尽全力。

八戒的实力不弱,应该是共识:因为悟空收复八戒时,两人从半夜(二更)打到天亮,八戒在招式上并未输,只是耐力不如悟空,斗至双臂酸麻才败下阵来。所以,八戒和悟空的武功应相差无几,但面对同一个对手黄袍怪,悟空能轻松将其拿下,八戒加上沙僧却一连两次被妖怪击溃,差距怎会如此之大,就太可疑了。

八戒和沙僧与黄袍怪斗,第一次打了三十回合,第二次只打了八九回合,都输了。第二次败下阵来,八戒居然直接钻草窠里睡觉了!这心也太大了!书中还一本正经地做了一番“解释”:第一次是因有六丁六甲等护法诸神的帮忙,坚持了三十回合,第二次没有了护法诸神的帮助(他们都去唐僧身边了),只打了八九回合。

问题是,当初,八戒和悟空打时,完全是一对一的较量,两人的差距可没有那么大啊。

而且,黄袍怪的实力并不强。书中说,悟空和他打了五六十回合,悟空暗喜:“这小子的身手还行哈”!毫无疑问,那五六十回合,悟空也未尽力,他只是在试探黄袍怪的虚实,否则不会“暗喜”!果然,悟空一发力,黄袍怪立刻完蛋了。

从这三场比斗,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黄袍怪实力很弱,如果全力出手,悟空可以在几个回合内拿下,那八戒按理也应能够拿下妖怪,退一步说,即便八戒因“旅途劳顿”“吃不饱饭”等原因,武功实力下降,也不该如此不堪一击!此中必有诈,必然事出有因;二、不仅八戒未尽力,悟空开始也未尽力,可以顺理推断,沙僧也未尽力,这是为什么?

回顾一下,这样的时候是很多的!随便举两例:盘丝洞的蜘蛛精,其实很好打,悟空们却折腾了好半天才消灭,七绝山的蟒蛇精连人身都不能变化,更好打,同样折腾了半天才消灭!遇到妖怪,不贸然下死手,已然成了他们的常态!为什么?

很简单:打错了妖怪,比败于妖怪甚而被妖怪捉去唐僧,要严重得多!因为,被妖怪捉去唐僧,由于有玉帝、如来等仙界至尊的撑腰,唐僧被吃掉的可能性不大,完全有机会事后补救,而如果杀错了妖怪,一旦是某个神仙大咖的弟子、童子、坐骑、宠物等变幻的,那悟空们今后在仙界还咋混!这个麻烦才大呢,小命都可能难保!小小的取经队伍,说给灭就灭了!反正神仙大咖们有的是时间,大不了从头再来,另组取经队伍就完了!悟空们深知这一点,所以,没有十足把握,不敢下死手!

八戒在大部分情况下,对悟空是很不服气的,但有一点,八戒连同沙僧是绝对服气的:那就是伶俐!没错,与妖怪相斗,最重要的不是武力的强弱,而是伶俐与否!

在通天河一战中,由于灵感大王显然与观音有关,悟空哥几个又开始首鼠两端、畏手畏脚了!悟空的理由很堂皇:我水下功夫不行,你们哥俩下去打吧!八戒和沙僧异口同声:哪怕是我们背着你,你也得同去,你可以不动手,但必须到场,因为你比我们伶俐!伶俐的意思,显然包括了判断力、决策水平和分寸感等,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种叫做智慧的东西!

悟空的大师兄地位,岂是白来的!

所以,每次打怪时,八戒总要在悟空之后,趁机捡漏,沙僧则干脆高高挂起看热闹,等到实在不行了,才出手比划一下,应付了事!

所以,最后分封时,悟空与唐僧同登莲台成佛!而八戒因挑担有功,被封为净坛使者,靠“捡漏”打死的妖怪,如来直接无视了!沙僧则因牵马登山有功,被封为金身罗汉!这哥俩,不是武功实力差多少,而是在“该不该打”“打到什么分寸”这些方面与悟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才得此正果。


郑光赫


猪八戒被贬下凡间法力不能与在仙界同日而语的,在天庭猪八戒是天蓬元帅,而在凡间他只不过是个猪妖,同时沙和尚也是这样,在天庭是卷帘大将,在凡间只不过是一个水怪,再者就是被唐僧所感化的,莫说他两个武力值骤减,就连孙悟空也是一样,大闹天宫时是何等的威猛和霸气,可是在遇到了唐僧,取经途中几乎没有能只身消灭妖怪的时候。

关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主要原因在于故事本身,悟空,悟能和悟净在保唐僧取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整整五百年,时过境迁,他们的法力自然会有所退步。这就和《生物进化论》差不多,在某一样功能经常不用的时候就会退化。在者在天庭的时候那个片段主角是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虽然戏份不多但只要到了他们的情节时,他们俩就成了事件的主角,作者想告诉读者,能保唐僧取经的岂能是泛泛之辈,所以那个时候就要把他们的武力值写的比较高。

孙悟空也是如此,孙悟空可是贯穿整本书的主角,要叙述他的成长和蜕变,整个天界几乎没有能奈何他的了,这也有主角光环的因素,要把他写的越无敌越好,要不就配不上“齐天大圣”这个称号了!

二,故事结构的转变,在去西天取经的时候这是这本书的另一端故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服,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此来衬托他们很强大,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被贬下凡间,锻炼人格;孙悟空也是如此,被如来佛镇压压在五指山下不仅是因为他大闹天宫,还为了锻炼他的心性,为了之后委以重任,所以在行事方面有所收敛!如果再像以前那样想干嘛干嘛,那么经也就取不成了

而西天取经必须要经历种种劫难才能完满,所以他们师兄弟的武力值必须要弱化,弄的大圣每次也仅仅是能保自身周全而已,另外遇到的妖怪其实大多时候是天神的坐骑或童子,也就是说其实都是如来布的局,这些妖怪的幕后大boss是如来,所以当然没那么容易战胜,必须得得到这些妖怪的主人或天神的帮助。

这些都是小说作者布局情节的需要,不然故事很难在进行下去!











孤城里的梦


西游记孙悟空去西天取经只打死一个白骨精,其它妖怪都有好硬后台,只有白骨精是一个人。说明后比能力重要。猪八戒知道自己取经只要走过场就能拿到好处,他都是出工不出力。打赢多了一个敌人,被敌人记住,孙悟空自己也有小本本记上一笔。精明中国人向来都是闷声发大财,风头让别人出。


油腻大叔8069


那是地位不同,责任不同,担当当然也不同!

你想啊,天篷元帅是个什么职!相当于过去摩托化部队的总司令!你这遭瘟的猴子,弼马温来和我较勁。不是以下犯上吗!职责所在,权威使然。不合你战两个回合,玉帝那不好交差,同事面前也说不过去。还有那广寒宫的嫦娥。本来就乜着眼的小看老子,万一再被这下界毛猴打趴下了,那还有脸去喝那吳刚的桂花酒。不说嫦娥要藐视自己,就是那小兔崽子也不会给我好脸色!

所以牛阜战马超,硬着头皮也要上。只要横下心,挺起来,虽战不出个天昏地暗,但战它个猴子冒汗还是可以的。再说了这猴子我了解,不是妖怪占了它的窩,把它孙子丢井里,它是不会和我这神仙下死手的!所以打起来也就有了点底气了!

可战黄袍怪就不同了。这家伙是奎木狼,在天上同殿为臣。它的本事我是知道的!而且现在下界人们的口头禅都常讲"你是天上奎木狼!还是陈塘关八臂哪吒!所以不战就惧它三分。再说了我虽上无老,下无小。可高老庄还有我那娘子挂欠着呢!我这五十元一斤的猪肉给狼吃了不值当。

再说了,现在是猴子充霸王。它牛逼让它自己去和黄袍怪干。我还是虚晃一招,找个草窝躺着回味下在高员外家的幸福生活吧。

而且自从跟了师父,就从没吃饱过,身子虚着呢。那象在天庭,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还有那沙兄弟给我倒酒,成天不是山珍海味,就是龙肝凤胆的造。那怕战场,情场老猪我都不会伤元气。现在不同了,不在其位,就没了其顿。前久在女儿国又没象模象样的坐好月子,万一落下个月子病将来亏了身体,还被高小姐瞧不起!

所以二师兄干不过黄袍怪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了作用!


干杯安德烈


我觉得这就是个BUG,沙和尚也有同样的问题,再没有跟随唐僧之前武力值都是很彪悍的,可是一跟了唐僧两人的武力值骤减,莫说是他们俩,就连孙悟空也是一样,大闹天宫时是何等的威猛和霸气,可是到了取经途中几乎没有能只身消灭妖怪的时候。

关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故事本身的影响,悟空、悟能和悟净在保唐僧取经之前是一个单独的故事世界,那个时候他们是身居故事中心,尽管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的戏份不多但只要到了他们的情节时,他们俩就成了事件的主角,作者想告诉读者,能保唐僧取经的岂能是泛泛之辈,所以那个时候就要把他们的武力值写的比较高。

孙悟空就更是如此了,大闹天空时他是绝对的主角,要叙述他的成长和蜕变,整个天界几乎没有能奈何他的了,这也有主角光环的因素,要把他写的越无敌越好,毕竟他是人们心中的齐天大圣啊,岂能轻易被征服,此时是展示他神力的阶段。

二,一旦取经途中故事的脉络就发生了变化,主线是取经不在是着重展示他们的武力值的时候了,如果再像大闹天宫时的那样无所不能那还取什么经,让他们直接飞到西天拿经书不就完了。

而西天取经必须要经历种种劫难才能完满,所以他们师兄弟的武力值必须要弱化,弄的大圣每次也仅仅是能保自身周全而已,另外遇到的妖怪其实大多时候是天神的坐骑或童子,也就是说其实都是如来布的局,这些妖怪的幕后大boss是如来,所以当然没那么容易战胜,必须得得到这些妖怪的主人或天神的帮助。

这些都是小说作者布局情节的需要,不然故事很难进行。


慕华清秋


自废武功吧!


中艺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正所谓一物降一物,生生相克。老鼠怕猫,猫怕狗,狗怕大象,大象怕老鼠。


大唐Ricken


这就是创业与打工心态的区别


红尘修心nmamtf


因为是个打工仔[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海洋哥型材拉湾


因为孙悟空只是试探,奎木狼直接全力输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