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一紙詔令,意外引發了一場“通貨膨脹”

“銅”是較為常見的金屬元素,也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在我們當今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時期,“銅”除了作為金屬材料,它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

具有流通價值的官方貨幣。

唐宋時期,銅錢是當時的官方貨幣,可以用來在市場上流通,購買想要的商品。因此,銅錢乃至銅製品(銅器等)都成為當時的香餑餑。

宋太祖的一紙詔令,意外引發了一場“通貨膨脹”

中原朝廷的“禁銅令”

所謂“物以稀為貴 ”,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唐宋時期,銅錢雖作為官方貨幣,但產量不容樂觀。其一,是銅礦資源分佈不一,各地官府無法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民間盜採盜挖現象猖獗,私鑄現象屢禁不止;其二,銅製品或衍生品的鑄造耗費了大量精銅,造成銅錢原材料減少。

正因這兩個原因,當時的銅錢竟成了稀缺的“奢侈品”。

在唐末到五代時期,由於戰事不斷,加之銅錢產量有限,位於長江以南的政權就紛紛採用鐵錢、鉛錢、錫錢等“劣質貨幣”代替銅錢使用。其中,南楚國君馬殷在謀士高鬱的建議下,更是直接將鉛鐵錢作為國內的“法定貨幣”,鼓勵入境的商人把手中的銅錢兌換成鉛鐵錢進行消費,以此來積累大量的銅錢,作為國庫儲備資源。

利用“劣質貨幣”替換官方銅錢的現象也非馬殷獨有。在往來南北兩地的商販中,幾乎都會把這些劣質貨幣摻雜其中,再通過易貨的方式換取官方銅錢,以此謀取鉅額回報。

後唐同光年間,唐莊宗李存勖鑑於此類現象頒發詔令曰:“帛布之幣,雜以鉛錫,惟是江湖之外.....因是綱商挾帶,舟楫往來,換易好錢,藏貯富室......不許將雜鉛錫惡錢往來換易好錢,如有私載,並行收納。”

唐莊宗對於此類現象是堅決禁止的,不允許在後唐境內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惜,唐莊宗的處罰力度也僅是“沒收”之舉,並未能震懾到商人繼續使用劣錢。

宋太祖的一紙詔令,意外引發了一場“通貨膨脹”

到了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有了前車之鑑,在處理“劣錢兌換銅錢”的方式上,則更加乾脆。一紙詔令 ,直接禁止大宋境內使用鉛鐵錢。另外,對境內的銅錢進行嚴格管控,禁止非法流出,對於違反者一律處以重罪,最高可判處死刑。

和唐莊宗比起來,宋太祖對於打擊此類行為更加堅決。不僅切斷南方鉛鐵錢的流入渠道,還保證大宋境內的“貨幣體系”回到正常軌道。

宋太祖發佈的“禁銅令”,對大宋境內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對於新收復的南方政權來說,卻是一個“噩耗”。

由銅錢引發的“通貨膨脹”

北宋初年,宋太祖在新平定的兩川地區(即後蜀政權的範圍)發佈了一項“限銅錢令”:不允許銅錢進入兩川地區,允許百姓繼續使用先前“發行”的鐵錢來消費。宋太宗登基後,解除了“限銅令”,同時發佈了新一輪的貨幣政策:

不許鐵錢流出兩川地區,且繳納的租稅、貿易稅等賦稅必須使用銅錢。

自從宋太宗發佈了新的貨幣政策後,銅錢一躍成為當地的暢銷“商品”。兩川地區(即蜀地)本就為數不多的銅錢,此時已被搶購一空,嚴重威脅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之所以會出現此類現象,還得歸咎於宋太祖發佈的政策。

當時宋太祖出臺了“禁止銅錢流入兩川的詔令”,時任轉運使的沈倫就響應政策,將蜀地的銅錢悉數上繳朝廷,同時大量增鑄鐵錢來換取百姓手中的銅錢、金銀等。

表面上沈倫等人是圓滿完成了宋太祖的詔令,實際中沈倫等人為完成詔令,採用一系列“增發貨幣”的手段,嚴重破壞兩川地區的金融體系。

宋太祖的一紙詔令,意外引發了一場“通貨膨脹”

首先,出現“通貨膨脹”現象。大量的鐵錢流入蜀地,導致當地鐵錢存量迅速激增,其價值也在不斷縮水,最終形成“通貨膨脹”現象:主流貨幣(鐵錢)不值錢,商品價格成倍上漲。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宋太宗時期,蜀地的一匹布,就高達2萬(鐵)錢。

僅此一匹布,就要花費近2萬鐵錢,更不用說其它日常用品的價格會“通脹”到什麼地步。可想而知,當時百姓的日子過得有多困難。

其次,催生“非法利益”行為。在太宗頒佈新詔令後,當地百姓兌換銅錢進行納稅就成了“剛需”之舉。為此,不少商人就瞅準這個“商機”,從周邊地區運送大量銅錢來蜀地“販賣”。在販賣的過程中,商人們趁機哄抬“物價”,讓原本處於貶值狀態的鐵錢更是一貶再貶。具體可以參考下方表格的兌換數據:

宋太祖的一紙詔令,意外引發了一場“通貨膨脹”

不僅商人從事倒賣貨幣,就連當地的官員也參與到這場一本萬利的“生意”中。據《宋史·食貨志》記載,當地的轉運副使聶詠、轉運判官範祥以高價把俸祿所得銅錢兌換給百姓,謀求鉅額利益,造成銅錢的價格再度飆升。

經這些非法商人的“惡意抬價”後,蜀地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甚至有人鋌而走險,或是非法鑄造鐵錢;或是跑去挖掘墳墓、焚燒佛像器具等方式來獲得銅錢。

所以,宋太祖、宋太宗一前一後的詔令加上沈倫等人的“增發貨幣”行為是引起蜀地本次“通貨膨脹”的關鍵原因。

宋太祖的一紙詔令,意外引發了一場“通貨膨脹”

阻斷“通貨膨脹”的手段

蜀地這場“通貨膨脹”是愈發的激烈,給宋太宗敲了一個大大的警鐘:凡是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有預案,有規劃地循序漸進才行。

在轉運使張諤的建議下,宋太宗不再強制要求用銅錢進行繳稅,暫且允許以金銀、帛絹等進行替代。其後又加大對銅原料的採購,調撥周邊地區的銅錢入川,並將鐵錢、銅錢的兌換比下調至4:1(即上述表格中最後一欄的匯率)。這才暫時緩解了蜀地的“貨幣危機”。

經過這次教訓,宋太宗在處理江南、嶺南的貨幣問題上,便有了充足準備。

1、禁令:一律禁止民間開採挖掘銅礦原材料,統一由官府集中開採並製作。

2、調配:調動區域內的銅錢庫存,通過調撥的方式彌補銅錢存量較少的地方,滿足當地百姓的日常消費需求。

3、回收:官方以高價回收百姓手中的鐵錢、錫錢等。將回收來的鐵錢全部融化鑄成農具器物,再把這些農具分發給淮北等地流民進行耕地使用;將回收來的錫錢分配給各州鑄錢機構,作為鑄造銅錢的配料。

4、通牒:禁止各級官府不得隨便拒收老百姓的納稅錢,不得用俸祿錢兌換百姓的錢來謀利。

經此四步,江南、嶺南地區未曾出現蜀地這樣嚴重的“通貨膨脹”事情。且在這個過程中,宋太宗還完美的成為一名“環保達人”。他頒佈的詔令中,把回收來的鐵錢、錫錢重新回爐鑄造成所需物品。這樣一來,既減少了劣錢在市場上的存量,也對廢舊“錢幣”充分二次利用,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對“貨幣戰爭”的思考

“通貨膨脹”是貨幣戰爭的表現形式,往往會對某個地區的貨幣、物價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宋太宗完全沒有想到,一枚小小的銅錢竟然會引發如此嚴重的“通貨膨脹”,實在是低估了金融的威力。有了前車之鑑,宋太宗總算意識到“貨幣戰爭”的嚴重性。經過一番積極的補救,宋太宗總算遏止住了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其實,因銅錢兌換引發的紛爭,早在五代時期就已拉開序幕。自唐末爆發黃巢之亂,銅錢的價值就在不斷提升。由於當時中原朝廷內外矛盾重重,加上皇位更迭頻繁,便無暇顧及銅錢的變化。所以,自官府至商人、中原朝廷到地方割據政權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囤積更多銅錢,以保證府庫裡的銅錢儲備足夠充足。

在此期間,鉛鐵錢等劣質貨幣就被大量鑄造出來,用以充斥貨幣市場,作為彌補銅錢的替代品。在經過幾十年的累積,到了北宋初年才猝不及防地爆發出這場“通貨膨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