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红云文化社


大家好,我是拖鞋,是一个热爱历史的头条新人,发表过几篇关于三国历史的文章,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下面就由我来作答关于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谈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分别从曹操与刘备分别给关羽封侯说起。

一、曹操为关羽封侯

根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这段文字的前几个话很简单,大致意思就是关羽被曹操俘虏后,曹操对关羽礼遇有加,关羽也替曹操破解白马之围。而最后一句话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的意思是,曹操上表请求汉献帝,封关羽为汉朝的寿亭侯。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关羽的寿亭侯是汉朝政府册封的,虽然是曹操为其上表请求,但实质上是汉献帝所册封的汉朝侯爵,具有汉室正统册封。关羽协助刘备,一直以来以恢复汉室基业也己任,这也是关羽对汉寿亭侯这一封赏十分看重的原因,也体现了关羽对汉室的忠心耿耿。

二、刘备为关羽封侯

根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在关羽生前,刘备曾加封关羽为前将军,但未曾对其进行封侯。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而关羽死后,刘备的儿子刘禅对其进行了追封,追封关羽壮缪侯。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追谥羽曰壮缪侯。”

而《资治通鉴》中也未提及刘备对关羽的进行封侯。

终上所述,在正史之中,曹操的确上表为关羽请求封侯,而刘备则未对其进行封侯。

最后回归到我们的问题,汉寿亭侯实质上是汉朝政府对关羽的封侯,曹操只是上表请求,虽然曹操把持汉室朝堂,可当时仍是汉朝,假如刘备同样对关羽进行册封,也不会比汉寿亭侯的封赏更加正统。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能够为您解惑,也欢迎各位前辈交流、指正!


划过天空的拖鞋


这个问题并不准确,历史上关羽并没有拒绝刘备给他封侯,而是他原本就已经被封为汉寿亭侯,所以刘备没有再封爵。

在汉代,封侯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蜀汉集团众将中第一个被封侯的是刘备,他和袁术在盱眙、淮阴大战时,被封为宜城亭侯。

而刘备第一次给手下封侯是在他夺取了荆州以后。第一个被刘备封侯的是张飞,被封为新亭侯。刘备之所以封张飞而不封关羽原因很简单,关羽此前已经受封过,而且更正规,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封爵。

在关羽依附曹操期间,因为白马之战斩杀颜良之功,曹操表奏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白马之战大约在公元200年,比赤壁之战早了8年,所以关羽封侯比张飞还要早的多。

此后关羽虽然离开曹操,“封其所赐”。不过这个封爵还是继承了下来,连刘备也是承认的。在劝刘备为汉中王的表章中,关羽的汉寿亭侯赫然在列。

而且虽然关羽和张飞都是亭侯,然而关羽是曹操表奏献帝所封,而张飞是刘备自己私下所封。相比之下,关羽这个亭侯含金量要更高,刘备不可能多此一举再封关羽一个新的爵位。

类似的情况还有马超。马超割据西凉时,曾经因为讨伐郭援、高幹之功和接管马腾旧部的原因,被封为都亭侯。此后马超归顺刘备以后,一样继续是都亭侯。

由于刘备对封爵控制比较严格,因此到他称汉中王时,手下只有马超、关羽、张飞三人是亭侯,其他人都没有爵位。刘备称帝后,马超、张飞才被封为乡侯,进了一步。而关羽由于此前已经去世,再次错过刘备的封爵。

所以关羽从来没有拒绝过刘备的封爵。如果刘备要封他,以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看,他也不可能拒绝。


不沉的经远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一点,关羽并没有拒绝刘备给他封侯,因为关羽有侯爵在身,就是“汉寿亭侯”。

关羽拒绝的是刘备敕封的五虎上将,因为关羽看不起黄忠,觉得跟他同列为五虎上将是一种耻辱,所以拒绝,最后被说服,也高高兴兴的接受了敕封,拒绝敕封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而并不是要拒绝刘备的敕封,只是有一些抱怨,觉得黄忠不配这么高的职称,如果黄忠都配了,那整个五虎上将的含金量就很低了。

来看看为什么又接受曹操的汉寿亭侯呢?

首先,这里还是有一个错误的地方,因为这个侯爵不是曹操封的,是汉朝皇帝汉献帝封的,只是曹操去找汉献帝强制申请来的。

这一点从他的封爵中也可以证明出来,关羽的爵位寿亭侯,汉寿亭侯的“汉”指的就是汉朝,表示是汉朝正宗。

至于说为什么视之如命,我觉得没有那么夸张,这个称号对于关羽来说,除了他汉朝正宗侯爵称号外,没有任何用处,汉朝都没落到那个时情况了,也不可能给他“食邑”,简单说是不给他开工资的。

至于关羽为什么很珍惜这个侯爵称号,因为与他的志向有关,关羽是刘备阵营大将,也视刘备为兄长,他们一开始也因为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匡扶汉室,所以对于汉朝的爵位,关羽珍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说是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这是不准确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算曹操以魏国的公爵敕封关羽,关羽是肯定不会接受曹操的敕封的,不骂他一顿都算是念旧情了,说不定连来使都给斩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问题中所出现的问题已指出,希望不同意见指出,如果能帮到大家,帮忙点个赞。


赛半仙


因为二者含金量不同,一个是东汉,一个是蜀汉,曹操那个代表是东汉,那是天下一统的朝廷,刘备那个是蜀汉,那是偏于一隅的尚未统一天下朝廷。所以,关羽不傻,分得很清楚!

从某些人阴谋论看来,这是刘备害死关羽的诱因!因为关羽不愿意接受刘备封侯,却愿意接受曹操的封侯,在刘备看来,关羽忠于汉室,不忠于蜀汉,必将成为刘备后来称帝的一大障碍!刘备深知,关羽的忠义是全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忠的是东汉,跟着刘备干也是因为刘备喊着要兴复汉室,而实际上刘备自己要当皇帝(由来已久,大儿叫刘封,小儿叫刘禅,封禅只有皇帝有资格),自然刘备认为以后称帝关羽肯定会反对,因此,有人认为,关羽不接受刘备的封侯是刘备害死关羽的一大诱因!

当然,这个阴谋论,只能是胡乱猜测,从整个三国来看,无论是刘备当时的实力,还是刘备对关羽的依仗程度,以及当时三分天下的形势来看,刘备根本就没有害死关羽的理由!


布达拉宫上的梵音


单演义而言关羽对汉寿亭侯视若生命有两个原因

第一:关羽一心侍汉。桃园结义一章中“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演义里关羽怀有报效朝廷匡扶天下的胸怀志向,他效忠的对象是大汉皇帝自然对汉献帝封赏爵位视若生命。

三兄弟齐首共进

第二:关羽忠义。关羽虽然出身社会底层但熟读春秋,以忠义作为自己安身立命根本,降曹三个条件第一位就是 “降汉不降曹 ”,一心想为东汉朝廷立功,得到汉灵帝或汉献帝的认可,成为东汉政府体制内的一员,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信不易


我们先来说一下关羽,关羽,字长生,后改叫云长。三国演义说他早些时候贩瓜卖枣,所以是红脸。三国志上也没做过多描述,只说他犯事,对他家里一无所知,而且三国的将领一般都喜欢自爆家门时带个地名。比如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关羽先期的犯事可能并不太光彩,所以自己不想提及,为怕别人去调查,而且父母,家族也没有交代过。

关羽其实在进入刘备集团开始,并没有三国演义里那样的神话,温酒斩华雄,单挑黄巾名将之类的。大多时候都是跟着刘备疲惫奔命,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逃亡。

遇到曹操后,立下了第一大功,斩颜良。这也让他一战成名,因为颜良是属于真正的河北名将,早已名气在外。也是因为这一功劳,所以曹操对他上马金下马银,成为汉寿亭侯。为什么关羽没有拒封呢,个人认为他刚开始是准备呆在曹营的,而且这个封号是明正言顺汉朝封的,他是从汉献帝上的拿的封印。所以他不会拒绝,而且关羽其实至始至终都是对汉朝正统存在敬意与爱护的,想效忠于汉室的。但知道凭自己的现存力量是不能与曹操抗衡,所以就又回到了打着兴复汉室江山的刘备那边。但其实从本质上他是不认定刘备是汉室后裔的,所以刘备封王时他就感觉到刘备已经忘了当初的初心,所以拒受刘备的封号,乃至后来想凭借现有的力量做最后的反击,直到败走麦城时其实他已做好了最后的打算,知道恢复汉室江山已无多大可能了,但他已经尽力了。所以后世在后来一直神话他,主要还是看重他对汉室江山的忠诚。


跳跳的蜗牛


因为历史上刘备没有给关羽封侯,而蜀国给关羽的追谥又是个恶谥,不适合提起。

但不给关羽封侯又不符合传统读者对刘关张的期望。

所以作者就加了刘备给关羽封侯,但关羽因为已被汉室册封,更加名正言顺所以不授的情节。

顺便插一嘴,曹魏阵营的夏侯惇。曹操称王以后,把自己的部下改封魏官。而自己的功勋夏侯惇,因为曹操一直没把他当部下看,所以没有封。但夏侯惇坚持自己要当魏官而不当汉官,屡次请求,最后曹操不得已封了他魏官。

关羽这一段,当初作者可能反向参考了这个情节。




汉魏英雄传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捋明白这几个事件的前后顺序,曹操封关羽在前,刘备封侯在后。

公元199年,刘备徐州兵败,兄弟逃散,刘皇叔委身河北袁绍处,关二爷投降曹操。公元200年,曹操pk袁绍,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曹操之围。因功被封寿亭侯,关羽拒之。后上报天子,嘉封汉寿亭侯,二爷欣然接受。关键在于这个汉字。投降曹操之前曾有言降汉不降曹,既然是汉朝的侯爵当然接受。

公元219年,刘备进封汉中王,张飞赐封新亭侯,马超封为都亭侯,赵云为永昌亭侯,黄忠关内侯,唯独缺了关羽。那是因为关羽在之前已被封侯,天子亲赐的汉寿亭侯,所以一向以汉室正统自称的刘备也不好在给其加封。


煮夫的历史观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刘备给关羽封侯关注羽拒绝,是因为关羽死心踏地跟着刘备,关羽本来就对封官爵位,视金钱如粪土。如今刘备安好他当然拒绝,只做一员大将。曹操封侯给关羽他为什么不拒绝呢?这里面有缘故,当时刘备与关羽在战场上失散,关羽被围,当时还有刘备的两位夫人也一同被围,水泄不通。曹操大将张辽和关羽私交不错,故上前游睡。说以利害关系,关羽因为了两位夫人的安全故接受了曹操的汉寿亭侯,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会奔跑的金丝鱼


1.三国形成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魏文帝始;而关羽封侯是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向朝廷上表,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因此汉寿亭侯是汉帝所授,名正而言顺。

2.汉朝爵位随秦制,东汉末年的爵位共分二十级,最高就是彻侯。为避汉武帝刘彻的讳,后来称彻侯为列侯,而列侯又分县、乡和亭侯。这个爵位可以说非常的高,公元200年前后,曹操的爵位也不过是费亭侯、而刘备也同样是宜城亭侯。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耀。

3.这个爵位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军功,通过军功封王封爵,封妻荫子是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梦想。

4.刘备称汉中王前,刘备集团只有三个人有大汉王朝正式册封的爵位:刘备、关羽和马超。所以为了刘备集团的荣耀和号召力关羽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

综上四点吧,可以看出关二爷为什么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