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看來,當初擔心自己孩子的前途是多餘的?

書畫可愛寶貝


最近剛剛和一個高中同學見面了,心裡也是很多感慨。

這個同學當時成績一般,大學畢業後就回到市裡,在他爸爸的企業上班,幾年前接手過來,是個小企業家,這次是政府組織到青島培訓。

我本以為他找我只是好奇,或者只是為了敘舊。所以,一開始我並沒往心裡去,也沒打算見面,藉口就是“忙”。

因為,畢業後我見過兩個異性同學,結果見了都不如不見!

尤其討厭那種在我面前一直說他自己老婆不好,懷念青蔥歲月的調調!無論現在職位或收入多麼風光,我依然覺得太無趣!

這樣的見面,毀了他們在我心中的印象,也會毀了我的美好回憶。

畢業十幾年了,我沒參加過一次同學會。

關係好的同學,一直有聯繫,就足夠了。關係沒那麼好的同學,隔了幾年再去見面,也挺尷尬的。

優秀的品質很重要

當這個同學來青島的第五天、第三次問我是否有時間的時候,我有些被他的真誠感動了。所以,和他見了一面。

可是沒想到這一見面,三個小時也沒聊夠。

他不但把企業發展的很好,而且自己成長的也很快,還特別有想法, 不但聊起了之前上學時的快樂,而且還說了很多他創業的艱辛、現在正在做的智能產業。

而且最讓我欣賞的是,他在發展事業的同時,依然很有家庭責任感,愛老婆愛孩子,很感謝他老婆對家庭的付出。

看著他的這個狀態,我真心為他感到高興。

這才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男人應該有的模樣!

一邊發展事業,一邊兼顧家庭,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多好!

那天我也坦誠地告訴他,我之前不太想見面的原因。

同時,我也對他說,如果他下次來青島我絕不推辭,我還會讓我老公一起陪他聊聊。我想,優秀的男人們會惺惺相惜的吧。


他也坦誠地對我說,第三次給我發微信也是鼓了勇氣的,他已經察覺到我不想見面了,但是想到十八年沒見,以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青島,不見面很遺憾,於是還是又問了一下。

感謝他的真誠和勇氣,讓我改變了我之前的限制性信念。

他的發展超出了我的意料

我和他在高中有一年是在一個班的,他的性格很好,再加上我們座位距離近,所以相處時間長一些。

當時沒覺得他有想法,有抱負,或者有學習能力。(我老公總愛笑我眼光差,看人不準)

他能有這樣的成就,肯定與他爸爸給他提供的條件有關係,但是也與他自身努力是分不開的。

他說當時有兩年,挺難熬的。產品轉型,他們突然間沒了訂單。

他當時就買了很多專業的書籍,又和朋友找相關老師的電話,自己啃書,找老師諮詢,不斷試產,一年的時間新產品出來,才又重新進入市場。

我想,高中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潛力。

我們還聊到了一些高中同學。

其中,有兩個人成績都是在中下游的,現在的工作和發展都很不錯。

所以,從這些事例上來看,我們過早的擔心孩子的未來,是有些多餘的。

一個孩子,重要的不是這次考試考了多少分,排到多少名,而是這個孩子要有品德,要有責任感!

因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一定會激發他奮鬥的動力,激發他學習的能力!

可是,現在很多父母卻顧此失彼,丟了西瓜去撿了芝麻!

父母們總覺得分數最重要,結果,培養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也培養了一批高分卻沒有什麼道德的人!

我之前提到見過的一個異性同學,學習非常優異,知名大學畢業後進入非常好的單位,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收入,但是那次見面我卻異常後悔。

因為他毀掉了原來在我心目中的那個他。

成績不是絕對重要的

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分數完全不重要!

我是農村長大的,能考上當時的一中,需要成績排名在鄉鎮初中的年級前五。

所以,我當時讀的這個高中,本身就是集合了附近所有鄉鎮和市裡的優秀孩子。

明顯差異的是,我的小學和初中同學,有出息的比較少,大多數人都是在老家當當臨時工,開個小賣部,就算是不錯的了。

所以,成績是重要的,注重孩子的學習是應該的。

但是成績不是絕對重要的!

相比成績而言,一個人的品質更重要,責任感更重要,學習的能力更重要!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曾經我也是個讓父母擔心的孩子,如今我也為人父了,所以看到這個問題我心裡冒出兩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進了世界500強,那時父母很為我驕傲和自豪,逢人就喜歡說我兒子咋樣咋樣了(可能不太討喜哈,不過我現在理解了那種心情),親戚們也把我當做榜樣讓孩子們跟我學學。可當時我一心想著創業,想著去改變世界,於是我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辭職了,借了30萬去開店。父母為這事沒少跟我吵架,那時我也從來不回家,那時幾乎等於是父母的恥辱了,每每別人問到你家孩子現在在做什麼,都是回不知道他在做什麼,我們說話他也不聽之類的。說實話那時我也挺難過的,有時也想和解,乾脆就按他們的意思去上班吧,可我堅持下來了,我認為我走的路是對的,我要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做,而總有一天他們也會明白我是對的。結果我那個店倒閉了,一下子欠了幾十萬的外債,回家是根本沒臉的,父母也覺得白養我了,折騰了這麼久非但沒掙到錢,還欠下了對他們來說是天文數字的外債,在親戚朋友面前也絕口不提我的名字。

那時候我心裡既有愧疚,也有埋怨,我覺得我已經夠難了,你們還來落井下石。後來我才想通了,父母不是真的希望我有多大出息成為他們炫耀的資本,而是真的希望我過得好,而在他們看來,有穩定高薪的工作就是過得好,只是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不善於表達才造成的這種誤會,所以我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過得好的。

而如今我也有了女兒,在跟她相處的時候我也總會有忍不住想管她的時候,包括一些習慣我覺得不好,或是一些行為我覺得欠妥,就比如她特別粘人的時候我擔心她長大不夠獨立,就會跟她說不要這麼粘人諸如此類,我常常跟老婆說孩子的哪個習慣我覺得不好,怕將來怎樣怎樣的,老婆就說我太杞人憂天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操那麼多心也沒用。我才想通了,我現在的心態就跟我父母是一樣的。所以,操那麼多心幹嘛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即便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太過擔心你,你先理解他們的心情,然後走自己的路的同時讓他們安心;如果你過分擔心自己的子女,那你就試著放手,你也管不了他們一世,兒孫自有兒孫福!


互聯網自由職業者,從事搜索引擎營銷、自媒體營銷和實體店營銷策劃。

連續創業者、獲得江蘇省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大獎、拿過百萬天使投資、政府獎金津貼。


互聯網自由職業者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現在看來一點兒也不假。我有一位朋友,她望子成龍心切,從兒子小學開始,她就天天晚上陪著兒子做作業,老師佈置的做完了,她又給他額外安排了許多,母子倆常常搞到半夜十一二點鐘……到了初二,她兒子的叛逆期到了,再也不願意聽從媽媽的安排,而是和她大吵大鬧,數次弄得兒子差點跳樓,還有一次她兒子拿著一張凳子直接砸到了我朋友身上……這下我朋友老實了,再也不敢管她兒子。眼看著兒子成績越來越差,做媽媽的雖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可就是無能為力(因為兒子在媽媽的嚴格管教下,已經非常厭學了),最後她兒子只考了個最差的專科……就在我朋友傷心失望的時候,她的兒子卻迷上了網絡直播,就在裡面唱起了歌,聽說每個月還掙不少錢呢!(具體的我也不懂,我女兒聽過,說是唱得很不錯)自從自己的歌聲受到了粉絲的肯定,她兒子現在是信心百倍,打算多攢一點錢以後,去正規的音樂學院旁聽,多學點專業知識,自己將來也做音樂人,聽說那才是一條長久之路……自從她兒子幹上這行以後,狀態還不錯,所以我朋友開心多了,雖然我們這些做媽媽的不懂這條路以後咋樣,但看著她兒子不再頹廢下去,心裡就高興了。所以說我們老家也有一種說法:“算路不由算路來”,不是說你想孩子成為啥,他們就一定能成,順其自然就好,只要不對孩子放任自流就行!


鳳146983974


我和弟弟就是學渣和學霸典型樣板!弟弟高二的時候,就經常輔導我這個高三學生作業了!那時候我媽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丟不丟人!將來你弟弟當大學教授,你就在他家門口賣菜吧!”後來我在弟弟的輔導下考上了普通高校,弟弟則從上交大碩士畢業!但我卻留在了北京,而弟弟卻因為大學時設計的軟件被外企挖到了無錫!那時父母曾偷偷給我攢錢(雖然最後根本沒用上),因為在他們看來“北京房價高,我又沒本事,這輩子怎麼混啊?”而弟弟在他們看來“年少多金,前途無量”!那時弟弟的收入N倍於我!

正因為北京房價高,而我的收入又太低,於是促使我早早決定下崗創業,沒本事就多吃苦,沒本事就不挑食,不怕生意小就怕做不好,反而趕上了經濟增速快車的尾巴,早早解決了買房問題,不僅如此,因為總覺得沒本事、知識儲備不夠,所以在大家都熱衷於股票的那幾年,我自己卻老老實實地又買了兩套房子,因為看得見摸得著!到現在基本解決了溫飽!

而弟弟一畢業就“人才落戶基金”解決了房子問題,早早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但就因為手裡能抓住的機會多,反而猶豫不決,錯失了許多機會!經過幾年的浮躁,才慢慢沉下心來,漸漸地他成了集團技術總監,步入小康!

如今,我們兄弟兩人收入相當,均不止一處房產,甚至我的身家還要更好一些,而他的社會地位比我要好些!母親生前曾經感慨“總擔心老大活得太寒磣,在弟弟面前抬不起頭,導致你們兄弟關係疏離現在看來真是多餘了”

總結我們倆的經歷發現:我因為學歷低,機會少,手裡籌碼少,所以一旦下定決心,就絕不猶豫,肯放下身段,不怕沒面子,從小做起,珍惜每一個機會,因為自己知道沒多少機會可供我選擇,反而早早解決了溫飽;而弟弟在最初的幾年總是在“A or B or C”中猶豫不決,患得患失,反而失去不少!好在醒悟較早,沉心做事!

現在,我們都有了下一代!也開始面臨教育問題!其實我們都明白,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又和小時候的經歷密切相關,但是孩子將來的發展又是性格的哪一方面品質決定了他的成功呢?誰也不知道!這又得和孩子將來的社會情況密切相關!社會快速發展時期,那性格中有敢闖敢幹、勇往直前的人就會

更成功;經濟緩慢或衰退時,性格中有謹慎小心,保守的人反而會更容易成功!至於孩子將來是什麼樣子,恐怕擺脫社會大勢的衝擊,而大勢又有幾個人能看清呢?看不清就把它歸為“天命”吧!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大概就是這樣!


乾乾34


我兩個孩子都上大學,女兒大四,今年保研上海大學。兒子大三,暑假回來說不打算考研,為此我們父子還吵了起來,現在想想,錯的是我。孩子大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有血有肉的獨立的生命,我們做父母的任務就是愛與陪伴,孩子的未來要讓他們自己來選擇。想想我們自己,那時候父母忙,無暇過問我們,我們不也是成家立業過的很好。所以,孩子大了,就不要干涉他們,一切順其自然吧!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行!


早春二月蘭


對孩子過度的弱愛,是害,子不教父之過。

我從不擔心孩子將來會餓死,我自己從出社會開始謀生,就是一個人闖天下,本是山區農民子弟,那時還是大集體,走出家門時,身上只有10元錢,進入城市,舉目無親,沒有任何人來幫助我,來關心我,在那個年代,全國都很窮,找份工作很難很難,我走過來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寒門出孝子,家寬養少爺。謀生是人的本能。

一個人,只有經過磨練才知道什麼是事業,只有經過措折,才知道什麼是珍惜,我也愛孩子,更望孑成龍,但從不會隨便給孩子錢。孩子走出社會,要用錢,自己去掙。

我養孩子是做人的本能,給孩子應有的教育,是為人父母的責任。讓孩子學技術是讓他能靠技術謀生。走出校門,我御掉責任。


我終歸會老死,我死後誰去關心孩子呢?任何人都要從生到死,家有萬貫家財,自然由孩子繼承。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最大的財富不是家裡能繼承多少祖業,而是勤勞和謀生的技能。

我不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會餓死,物競其能,適者生存,我只擔心自己的管教方式是否正確。人不可小量,水不可斗量孫孩子只要智力正常,身體強壯,勤勞,就能在社會謀生,我們不可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將心比心,孩子明顯比我輩強,他感覺憑他的能力,足夠養小家,養老人了,孩子的這份自信,很好,很好。


曾憲全110401818


一點都不多餘!我是美術培訓教師,從事美術高考培訓工作。我的孩子從小就沒有跟我學繪畫。剛上初中的時候我發現他因為沒有目標,學習沒有主動性。就建議他學繪畫走藝術生的路,他很反感說不要把我的意志強加於他。我也沒辦法就由著他,結果到初二時發現他上網打遊戲成癮了!成了真正的“網癮少年”竟然因為打遊戲把他媽媽都打了。這時候我不得不“出手”,並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使他“屈從”於我。經過一段時間的繪畫學習,逐漸有了興趣。竟然有考央美的想法。於是我因勢利導,強調文化課的重要性,他才心甘情願的開始補習文化課。進入高中階段專業課和文化課都能主動學習了。

高考時統考和單招專業成績都很優秀,文化課也過了二本線。報志願的時候因為當年沒有平行志願,為了保險起見選擇了省內一本985.211院校並被錄取,反觀央美結合文化課成績也能錄取。但是他說不後悔,因為他說如果當初沒有選擇藝術,按他的學習狀態即使只學文化課成績也只能這樣,上不了一本院校。更別說雙一流院校了!如今孩子大學畢業入職科技公司第二個年頭了,年薪也漲到二十多萬。雖然當地的房價很高,但是比起月薪四五千別的專業的同學他還是很滿足的。現在已經開始學會存錢,不讓我們幫他買房。現在也變得很懂事,完全可以自立,不用我們操心了。所以說作為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關鍵點該操心的必須操心!要善於引導,激發孩子的興趣點,避免一味的“說教”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老楊 Liven


先講一個我身邊地例子。我的一個很要好的同學,從小是個學霸,他有個哥哥,從小是個學渣,但是很喜歡鼓搗電子產品。哥哥高考那年,正好趕上非典,那年高考題特別難,好多學霸也遭遇滑鐵盧,於是分數線降了很多,哥哥也就陰差陽錯得搭上末班車,壓著分數線上了一個普通大學。因為喜歡電子產品,哥哥畢業後獨身在深圳闖蕩,積累了一些經驗後,瞄準智能手機得前景,創辦了一家開發應用市場的公司,成功搶佔市場份額,幾年後,賺得盆滿缽滿。等到弟弟考大學,自然不用說,順利考上名牌大學,畢業後保送北大研究生。找工作時,弟弟在哥哥的帶動下,也進入互聯網行業,現在直接在給哥哥打工。

所以,父母擔心孩子的前途確實是多餘的,我認為原因如下:

1、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動態性、信息化的社會,社會提供給人的幾乎和崗位也特別多,甚至遊戲打得好都可以用來謀生,甚至生活得很好。

3、不能以學生時期的學霸學渣來論英雄。想必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學渣逆轉翻盤的例子吧,多年之後,曾經的學霸可能還只是一個國家單位的小科員,而曾經的學渣已經是當地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了。當然,這也不代表就可以不努力成為一個學霸,因為學霸取得成功的概率肯定要比學渣要高得多,只是作為父母,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是個學渣,就否定他的前途。

3、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預知性,以前父母認為的穩定的、有前途的工作,現在可能已經是夕陽產業,或者是被社會淘汰的對象,現在我們認為賺錢的、有前途的工作,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說不定以後也將被其取代。所以,不能以當下的認知來判斷前途這件事,過多的擔心和干預,可能會限制孩子的發展,作為父母需要做的是,努力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緊跟社會的本領和能力,才是王道。


我是奇妙媽


說說我小姑子吧,普通二本,高考報專業時,選了幼師和教師。

我家公家婆那時不知咋了,非要我指導她報考,要知道,我小叔子小嬸子學歷都比我高。為了不干擾我們,家公家婆把我6個月大的小孩抱去帶了。

我否決了小姑子的兩個報考方向。

小姑說她能考個老師,以後就家近,入體制,混吃等死就行。我說年輕人就不能有點志向。我給她二個方向,一法律,以後的社會,無法難行。二金融,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一行來錢快,不快也比一般人有優勢。在她的堅持下保留了教師在第三。

她說她的分上不了法律專業,這專業分不低,我說都二本了,畢業了專業比學校重要,讓她自己評估了兩個有法學專業的二本學校,報了。

職業是有高低貴賤的,不要被書本騙了,有些工作,你辛苦一輩子,連別的職業的起步點都不及,在我的洗腦下,她接受了。

後來第一志向被法學專業錄了。她很開心,家婆說,上學後考個教師資格證,以後就近找個學校,能當個老師就不錯了。我表示吐血,這低期望值,娘倆一樣的。

上大學真考個教師資格證,我千騙萬騙讓她考律師資格證,她說她學校,每年平均只有4個考過,我說你就不能是那4個的一個,要進就進公檢法,你這性格,就適合混機關單位。相信我,你一定進。小姑一臉懵懂,不知我哪來對她的自信。閉關半年,掉了大半頭髮,考過了。省考國考公務員都沒過,後來報了深圳東莞的法院,幾百人中突圍,都過了,權衡再三,留在深圳一家法院當合同工,現正在攻國考,看能否進體制。

家婆表示,沒指望過有兒女能進公檢法工作,特別開心,天天講她親戚密友聽。

所以,命裡有時,齒輪會推你向前。


候鳥8888888


雖然我的孩子還沒有成年,一個五年級,一個兩歲。但我想說,為人父母,替孩子籌謀,為孩子將來計上一計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將來的發展離不開從小的教育培養,包括性格喜歡。我家大寶十一歲,五年級,膽小,有點自卑,但是善良,我說的善良就是過於善良,不計較。她幼兒時遇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我總要讓她讓著別的小朋友,偶爾搶東西,我也不許她跟別人搶,即使是自己的東西也要讓著別人,一年級開始捱揍的,我家有個縫紉做活的大板子,就是給衣服量尺寸的那種古老物件,犯了禮貌性錯誤就記板子,最多打過五下,我一般不動孩子,打就真下手。現在我發現了教育的利弊,好處是孩子心大了,不太計較得失,缺點是不珍惜自己的東西,過於大方,膽小。學習上我還是比較省心的,上學開始就不停的灌輸各種為自己學習的論調,不讓她依賴父母,現在看到很多輔導孩子作業的父母那叫一個慘,我們很慶幸她的獨立。

老二的教育主要跟她姐姐不同之處是不再忍讓,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別人要,只要她不撒手,我堅決不給別人玩。就是不要太熊了,哈哈。將來好保護姐姐啊。

我也步入中年了,目睹了很多很多,多少人走上不歸路的,我們能說跟父母的教育一點關係都沒有麼?幸虧孩子還小,我已懂得其中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