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在盛唐诗坛,王维是独树一帜的诗人,他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生前被誉为“当代诗匠”,死后享 有“诗佛”称号。

他是技艺精湛的画师,水墨山水画的开山宗师,与李思训齐名(李思训是“北宗之祖”,王维是“南山之宗”)。

苏东坡曾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唐人张彦远说:“破墨山水,笔迹劲爽。

明代董其昌将其奉为文人画的“南山之宗”。

钱锺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他是精通音律的乐师,一个琵琶高手,曾以一曲《郁轮袍》名动公卿。

相传,有人得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奏的是什么音乐。

王维观后马上指出:“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好事者找来乐工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除此之外,王维还是一位虔诚的居士。

“平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少年身世,仕途际遇,宦海沉浮,使得王维一生充满传奇,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王维出身于山西祁县一个官宦世家,后举家迁徙蒲州, 即今山西永济市。他自幼天资聪颖,勤苦好学,“九岁知属 辞”,少年风华,与其弟王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才名远播。

十五岁时,王维离开家乡来到长安;

十六岁写出了《洛阳女儿行》;

十七岁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之佳句,名动长安;

十九岁完成《桃源行》《李龄 咏》诸诗;

十九岁中解元;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可谓春风得 意,意气风发。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从《少年行》一诗中就可窥出其意气风发之豪情。

「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王维多才多艺,以其过人的才华受到了王公贵族的青睐。

彼时,有一位宁王,拥有宠姬数十人,都是色艺双绝的美女。王府附近有一位卖饼的女子,长得百媚千娇,非常动人。宁王一见就想占有她。他把那位女子的丈夫找来,给了一笔钱,就把那女子带回家,取名“息夫人”。

一年后,宁王问息夫人:“你还想以前的丈夫吗?” 她默不作声。于是,宁王把她的丈夫找来,息夫人见了丈夫泪流满面,情不自禁。宁王府宾客数十人,都是当时的名士,没有不同情的。宁王命各人赋诗,王维即席作了《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时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宁王看了大为动容,于是把息夫人还给了她的丈夫。

王维与岐王,也就是唐高宗的弟弟李范最为交好,与其他皇亲贵胄也交情颇深。“宁王、薛王待之以亲友”“虚左以迎”,即把最好的位置给他留着。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文人骚客不同,王维是王公贵族的座上宾、官场庙堂的宠儿。

开元九年(721年) ,二十一岁的王维进士及第,授衔太 乐丞,官居八品,可谓仕途顺畅,少年得志。不料后因擅自舞狮,违例犯禁,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遭到了命运的第一次打击。

仕途遭受挫折的王维,心情无比痛苦,一颗火热的济世之心逐渐冷却下来,遂萌生了归隐之意。

王维被贬五年期满后改官淇上(今河南北部淇河),小隐一段时间后,约在开元十七年(729年)回到了长安。闲居 期间,与荐福寺道光禅师研习佛法。不久,妻子亡故,王维后未再娶,开始了孑然一身的孤寂生活。

王维虽然“心系江湖”,但“心存魏阙”,一颗入世事功的心并没有彻底寂灭,他还在等待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加官中书令,开始执掌朝政。王维遂投书张九龄,恳求提拔。张九龄慧眼怜才,认为王维是“有智之才”,于是擢升其为右拾遗。

谁知好景不长,张九龄遭到李林甫排挤打击,执政三年便被贬谪为荆州长史。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奉旨赴西北边塞慰问战 胜吐蕃的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转年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 选。翌年,北归长安。

天宝元年(742年),王维出任左补阙,迁库部郎中。

彼时,他的母亲崔氏病故。王维平时以孝闻名,居丧期间,他“柴毁骨立,殆不胜丧”。除服后,拜吏部郎中。

天宝末年,为给事中。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克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王维扈从不及,为叛军所俘。

王维故意服泻药,又假装喑哑,但安禄山素知其大才,把他迎至洛阳,拘 留于普施寺中,强授伪职给事中。

一次,安禄山于凝碧宫举行庆功宴,召梨园弟子奏乐。时国破沦丧,梨园弟子个个泪流满面,无心奏乐。乐工雷海 青更是不胜悲愤,扔下琵琶,向西恸哭。安禄山恼怒,将他 绑在戏马殿前肢解而死。

王维听到此事后悲恻不已,慨然作诗《闻逆贼凝碧池作乐》: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 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眷念之意。

裴迪将王维的这首诗带了出去,很快便声名远播。没想到,正是这首诗救了王维一命。

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唐肃宗反攻长安得胜,官军收复了东都。在安禄山手下任伪职的官员难辞其咎,必判重罪。罪分六等,王维身陷囹圄,定为三等罪。彼时,王维的弟弟王缙任刑部侍郎,正三品,他上书朝 廷,愿削官降职,为兄赎罪,并将王维这首《闻逆贼凝碧池 作乐》呈给了唐肃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唐肃宗读到 这一句时,顿时来了精神,这不正是对我大唐的忠心吗?于是,一声令下,王维被赦免,只受到降职处分,由原来的给 事中责受太子中允。而其他陷贼之官则六等定罪,“重者刑之于市,次赐自尽,次重杖一百,次三等流贬”。

王维死里逃生,愧疚难当,再三上表谢恩,向皇帝表示 将出家修道,极其精勤,诚信奉佛,以报不杀之恩。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王维一生命运多舛,仕途跌宕。

李林甫恃宠专权,李北海死于杖下,张九龄受排挤罢相,李太白赐金放还,贺知章归隐还乡,这一切,使王维一 颗火热的济世之心逐渐冷却,遂萌生归隐之意。

耻辱与自责交织,成了束缚诗人身心的茧。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于是,王维在终南山蓝田辋川,买下宋之问的一处故 宅,置办自己的栖身之所— 辋川别业,收起心底最后一丝 豪情,过起了亦官亦隐的生活。

「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虽未剃度,亦不着僧袍,但行住坐卧,日常行止,已俨然一苦行僧了。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隐居辋川的王维,常与名士交游,与高僧谈禅,随缘放旷,啸咏终日,将红尘一颗心 安放在佛理与山水之间,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余有闲”。其写的大量山水田园诗歌,成为唐诗中一朵灵逸的奇葩。

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

仕途上不得意、隐居辋川的王维,只能在佛禅之中找到宁静,在山水之中寻求乐趣。

在自然山水的陶冶中,王维的心情是放松的,这里没有政治上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只是青山绿水,明月清风,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此期间,王维援禅入诗,与早期“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贵游诗、“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 侠骨香”的边塞诗大异其趣,尤其是五言绝句,空灵曼妙, 清丽旷淡,禅机理趣,成为王维诗歌中成就最高的一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居秋暝》是王维的经典代表作,全诗境界清澈,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点染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山雨初霁,清新宜人。“空山”“明月”“清泉”等词语,看 似描述自然的宁静与空旷,实则表达自己清朗自若的心境。“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体现出王维“宠辱不惊,去留 无意”的随缘、放旷心态。

这首充满禅趣的诗作,一度倾倒诸多文人骚客。

贾平凹有一篇散文《明月清泉自在怀》,谈他读王维这首诗的心得,深得“个中三昧”。他写道:“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那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

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 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花开花落皆天籁,只有心灵真正宁静,放弃对世俗生活的执着和迷恋,才能体味到。深夜,细微的桂花花瓣从枝头 飘落,这夜的岑寂静谧,恰与诗人心境契合。

空旷宁静之中,明月乍出,惊动了山鸟,愈发烘托出夜的空寂。明月千古复万古,山鸟时鸣春涧中,亘古与时下浑 然一体,高妙的衔接组合,令人深深地感觉到见心、见性, 吾梵一如。诗人将如此玄冥的禅意化入诗作,不露半点痕 迹,怎不让人击节赞叹。

再如,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同是行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驾车 驰骋,走到无路可走了,便恸哭而返,因为他想到的是人世艰难。

而在陆游笔下,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路到尽头,峰回路转,别开生面,在看似无路的地方 展现出一片新的天地,给人信心,给人希望。

王维观之,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沿 着山溪迤然而行,不知不觉走到流水的尽头,似无路可走, 却也不以为意。并非未经沧桑,也非无惧困顿,而是索性坐 下来,看着曼妙的云朵在天空悠悠升起,随缘自适,随遇 而安。

元代佚名《南溪诗话后集》评论此诗说:“造境之妙, 至与造化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蝉蜕尘埃之 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王维之诗,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杜甫称其“最 传秀句寰区满”;殷璠赞其:

“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 本文选自:《修得浮世欢喜心:22位旷世才子的人生往事》

《芳华》《金陵十三钗》《梅兰芳》作者严歌苓赞其文字“淡极始知花更艳”。被誉为中国版川端康成、当代人的《浮生六记》。陶渊明、李白、王维、苏东坡…讲述22位旷世才子的一生。在众生皆苦的浮世,修得一颗欢喜心。

「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赠书」王维:左手入仕,右手逃禅

M A T E R I A L B E N E F I T S

赠书福利

今天,小美给大家争取到了福利!

现在,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想法,

小美会挑选最高赞的2条评论,

送出《修得浮世欢喜心:22位旷世才子的人生往事》图书一本哦!

(截止日期2020年3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