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未成年孩子为什么去外国读书?

中国人民命运共同体


这个就要根据各人家庭情况。可有些人是丢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洋媚外。总以为外国的教育水平比我们中国高多了。其实不一样。我想把孩子送到国外念书的家庭,他们很富有。但在今年战胜疫情.他们富足也好,没有给国家捐款。现在国外爆发了肺炎病毒。又在想方设法的想把小孩子接回来。还是觉得我们祖国安全。这几个月来是全国人民的努力,牺牲了湖北武汉人民的切身利益。才换来的今天的安全。这几个月的滋味恐怕他们不知道吧。





用户人假包换


今天刚刚看到一个消息:15000名平均年龄为14岁的学生因新冠疫情滞留英国。

看到这个数字有点吃惊,这只是英国一个国家,那么其他的国家呢?未成年的孩子在外读书的数字很难估计。

为什么有未成年的孩子去国外读书呢?在我看来,家长送未成年的孩子去外国读书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不同。

我们很家长没有亲历国外的教育,但是从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教育方法的不同,

比如,我前段时间分享的一本书《没有橘子,就来颗柠檬吧》中提到的“蒸汽课”。教师引导孩子从每个人的心底建立自信和勇气,让学生们大声地喊出:“我能够”。这样的教学方式,国内是没有的。

其次,减轻在国内求学的压力。

去国外求学,家长和孩子是选择方。而在国内读书,家长和孩子多是被选择方。

我没有实际的经验,但是以我有限的人生阅历来看,能够接受外国中小学生上学的学校不是私立学校就是贵族学校。

咱们可以假设有入学考试,相信这样的入学考试也一定比国内重点小学的入学考试简单得多。这一点,可以从国外的教育方式看出来。有朋友在国外,他们家的孩子上小学时都只有是半天课,而且不留作业。不过会有一些类似社会实践的课程安排给学生。

然后,让孩子更快接受国际化教育。

国内的教育体系越来越让家长和孩子感觉压力山大,而“高分低能”一说也让更多的人怀疑国内的教育方式。

虽然,国内已经在不让学生“死读书”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考”、“高考”政策还是让很多家长生出无数担忧。

家长认为国际化教育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从这方面来看,家长只是把孩子出国留学的时间提早了几年而已。

最后,是有经济条件支持。

个人认为,这一点必不可少。能够选择去国外上学的孩子家庭,除去移民的不算,一定是需要每年支付相当金额的学费才能够得到上学资格的。

入学费用应该是进入国外学校主学的最重要的“敲门砖”。

其实,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国外求学还是国内读书家长都是费尽心力。每个人选择不同,也没有对错之分。

希望这些滞留国外的学生能够得到妥善安排。


悠然阅读


一些未成年孩子为什么去外国读书?

去国外读书,有如下几个理由。

一、奔着移民去的,比如说未成年人,去英国读书,很多是奔着移民去的。因为英国虽然没有留学移民,但是却有一项政策:在英国长期居住超过10年,可获得英国永久居留权。所以很多中国家长,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就送他们到英国留学读书,等到读完初高中,甚至大学,就自动成为了英国公民,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英国有1.5万的小留学生。

二、让小孩接受更先进的教育,很多中国家长,觉得中国的素质教育不如国外好,好大学也比较难上。所以不如避开中国的高考,从小学、初中就开始送孩子出国念书,这样就更容易就读国外的名牌大学。

现在很多留学机构,就大力推荐孩子更早入读国外的学校,这样成功读名校的几率就更大一些。

再加上,近些年国外的著名学校,扩大在中国的招生,很多国家把中国留学生生意当成香饽饽,比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生在国外的消费远超过国内学生,在美国,联系上一年的消费达到15万到25万元人民币之间。英国一年的消费也达到8万元人民币。

三、通过在国外留学,更容易在国外获得工作,获得更高的报酬和更好的科研环境。这也是一部分留学生留学国外的原因。有些留学生在国内,学习成不佳、也没有什么特长,进不了好学校,不如通过提前留学,走捷径进入世界名校。

你觉得中国一些未成年孩子去国外留学,是什么原因呢?

请在下方留言区评论吧!

更多内幕资讯,亲更关注我的头条号:郭冬林说车!


郭冬林说车


为人民服务


用户7941709892308


去不去,咱管不了也管不着。但要求国家包机接回来,先把钱该谁出的事理顺了才行。国家的钱是全体中国人民辛苦纳税来的,不能只为一小部分人服务。谁掏钱谁包机接人吧。


人性的教化


为了十年以后拿绿卡


1335676


是父母的一厢情愿!下赌注!


ming7076


接受反华教育


用户6273344790161


这就是对自己的教育体系的不成功,不知打脸了谁。


柳叶刀0806


我说他們那是瞎折腾,赚的钱沒法消费,又不甘心在中国消费。只能走这一步烂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