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缥缈谷

时隔一年,我再次来到了魂牵梦萦的缥缈谷。

说是缥缈谷,其实它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因为去年去游玩时虽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是谷底却大雾弥漫,一片渺茫。来自南盘江的雾气一路向北,像是要拉起天罗地纱把这世外仙境金屋藏娇,不给人看。但正因了这欲盖弥彰,使眼前所见变得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使人恍生误入仙境缥缈无依之感,故曰缥缈谷。

所谓的缥缈谷,它位于师宗县龙庆乡飞来寺后面的阿月阿舍村。沿池布格村后山出发,走过一段陡峭的碎石坡,上到坡顶向左偏移,你就算是进入了这个仙境般的地方。

刚上完陡坡你就能看见零星的白色马樱花和粉色马樱花,走过一段平坦的小土路,前面豁然开朗起来,眼前一片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坪在晴朗的天空下,蓝的天,白的云,青青的牧场,让你误入呼伦贝尔之感。若是阴天,烟笼浅绿,还是让人感到如梦似幻。迷雾总能把人带入仙界,即刻从现实抽离。

在茫茫浓雾中,那棵记忆中一直婷婷玉立于半山腰的迎宾马樱花依然婷婷玉立于半山腰,似乎这是一场千年的等待和守候,它知道我们今年一定会来,明年还会再来。

接下来你就正式进入无人售票的仙境。红色和粉色混搭的马樱花这里一簇,哪里一丛,让你目不暇给。但成片的马樱花都还在浓雾深处等着我们。

如果说这是一部正在上演的大片,那么我必须承认导演是一个大师,它没有直接把最美的风景立刻递过来,而是在浓雾的掩映中,一点一点优雅地呈现。再往前,这就是这部大片的高潮部分了。一棵长得迂回曲折的马樱花树傍路而盛放,此时薄雾散去,赤裸裸的马樱花虽然显得有些绿肥红瘦,少了几分美感,几分意趣。但那红艳艳的色彩,傲娇娇的身姿还是让同伴们流连忘返。

放眼望去,接近谷底的山坡上薄雾依稀,在陡峭的山坡上,一丛丛一簇簇的红墨相间的马樱花,沿着山形列阵以待,像是在以一种静默的表情向我们眺望,又像是朝着下方静默打坐。漫山遍野的红,像是国画高手用薄纱绘就的妙笔丹青轻飘在雾中,又像是国画大师的作品不小心浸染了露水,若有若无的红点缀在黛墨的底色上,似真似幻,若隐若现,让人再生虚无缥缈之感。

我正沉醉其间,我再次被那些的躲藏在薄雾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花仙子们吸引。我想努力拍下她们曼妙的身姿和靓丽的颜色,为不能亲临其境的朋友们传递一份超凡脱俗之美,也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她们被人发现。

拍啊拍,我慢慢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花仙子们都很美!无论那一朵花,只要你找准角度,他们都有动人心魄的美。就算明天再来,就算明年的今天再来,我相信我都会有新的发现。比如此时此刻,要是我排除一切困难,小心下到谷底,从谷底往上看,往上取景,肯定又是另一种美感。但毕竟时间有限,集体活动,这个愿望只有以后再找机会实现了。

人随景移,景因人动。每往前一步,都有高潮,在高潮迭起中,我们终于走到了大片尾声,其间的美妙,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感受。

正如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的景色,也不能永远留住徒步人前行的脚步,我们终要踏上归途。

唯一的不足,感觉一直在追赶,一直在拍照,似乎不曾停下脚步好好只用眼睛和心灵欣赏品味一下美景,似乎不曾把自己融入景中,尝试做一棵在僻静的山腰,在雾中静悄悄怒放的马缨花。

细思过往,一路走来,我错过的,何尝只是这满山坡的马樱花呢?我似乎一直很忙,每天忙着拍照,忙着发朋友圈,忙着追赶,忙着让自己看上去很热闹……可是,我却没有静下来认真读完那本一直想看的书,没有静下来从书中找回自己,更从未欣赏过生活,品味过人生。

或许我需要慢下来,静静地,找回自己,活出自己。就像这满山的马樱花,就算我们不来,它们依然盛开!就算我们来了,它们也只是这样盛开。她们为蓝天白云而开,她们为薄雾轻烟而放,不因游人光临而喜,不以无人欣赏而悲。

这个地方,或许就该叫缥缈谷,它不属于凡尘。据当地人说,阴天有雾那是必然,就算是晴空万里的天气,每到下午五六点钟,总有迷雾沿着山谷由下而上飘来,慢慢笼罩整个山谷,如果游人不及时离开,就会迷路而被困在山里,所以,迷雾一来,就必须及时离开。去年我们就亲历过这样的情形。我也愿意相信这样的传说。

愿缥缈谷那满山娇艳艳的马樱花,一直有迷雾守护,愿它们永远藏于深山,以自己的颜色,自己的方式,静静绽放。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再聚缥缈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