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縹緲谷

時隔一年,我再次來到了魂牽夢縈的縹緲谷。

說是縹緲谷,其實它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因為去年去遊玩時雖然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是谷底卻大霧瀰漫,一片渺茫。來自南盤江的霧氣一路向北,像是要拉起天羅地紗把這世外仙境金屋藏嬌,不給人看。但正因了這欲蓋彌彰,使眼前所見變得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使人恍生誤入仙境縹緲無依之感,故曰縹緲谷。

所謂的縹緲谷,它位於師宗縣龍慶鄉飛來寺後面的阿月阿舍村。沿池布格村後山出發,走過一段陡峭的碎石坡,上到坡頂向左偏移,你就算是進入了這個仙境般的地方。

剛上完陡坡你就能看見零星的白色馬櫻花和粉色馬櫻花,走過一段平坦的小土路,前面豁然開朗起來,眼前一片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草坪在晴朗的天空下,藍的天,白的雲,青青的牧場,讓你誤入呼倫貝爾之感。若是陰天,煙籠淺綠,還是讓人感到如夢似幻。迷霧總能把人帶入仙界,即刻從現實抽離。

在茫茫濃霧中,那棵記憶中一直婷婷玉立於半山腰的迎賓馬櫻花依然婷婷玉立於半山腰,似乎這是一場千年的等待和守候,它知道我們今年一定會來,明年還會再來。

接下來你就正式進入無人售票的仙境。紅色和粉色混搭的馬櫻花這裡一簇,哪裡一叢,讓你目不暇給。但成片的馬櫻花都還在濃霧深處等著我們。

如果說這是一部正在上演的大片,那麼我必須承認導演是一個大師,它沒有直接把最美的風景立刻遞過來,而是在濃霧的掩映中,一點一點優雅地呈現。再往前,這就是這部大片的高潮部分了。一棵長得迂迴曲折的馬櫻花樹傍路而盛放,此時薄霧散去,赤裸裸的馬櫻花雖然顯得有些綠肥紅瘦,少了幾分美感,幾分意趣。但那紅豔豔的色彩,傲嬌嬌的身姿還是讓同伴們流連忘返。

放眼望去,接近谷底的山坡上薄霧依稀,在陡峭的山坡上,一叢叢一簇簇的紅墨相間的馬櫻花,沿著山形列陣以待,像是在以一種靜默的表情向我們眺望,又像是朝著下方靜默打坐。漫山遍野的紅,像是國畫高手用薄紗繪就的妙筆丹青輕飄在霧中,又像是國畫大師的作品不小心浸染了露水,若有若無的紅點綴在黛墨的底色上,似真似幻,若隱若現,讓人再生虛無縹緲之感。

我正沉醉其間,我再次被那些的躲藏在薄霧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花仙子們吸引。我想努力拍下她們曼妙的身姿和靚麗的顏色,為不能親臨其境的朋友們傳遞一份超凡脫俗之美,也讓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她們被人發現。

拍啊拍,我慢慢發現,無論從哪個角度,花仙子們都很美!無論那一朵花,只要你找準角度,他們都有動人心魄的美。就算明天再來,就算明年的今天再來,我相信我都會有新的發現。比如此時此刻,要是我排除一切困難,小心下到谷底,從谷底往上看,往上取景,肯定又是另一種美感。但畢竟時間有限,集體活動,這個願望只有以後再找機會實現了。

人隨景移,景因人動。每往前一步,都有高潮,在高潮迭起中,我們終於走到了大片尾聲,其間的美妙,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感受。

正如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再美的景色,也不能永遠留住徒步人前行的腳步,我們終要踏上歸途。

唯一的不足,感覺一直在追趕,一直在拍照,似乎不曾停下腳步好好只用眼睛和心靈欣賞品味一下美景,似乎不曾把自己融入景中,嘗試做一棵在僻靜的山腰,在霧中靜悄悄怒放的馬纓花。

細思過往,一路走來,我錯過的,何嘗只是這滿山坡的馬櫻花呢?我似乎一直很忙,每天忙著拍照,忙著發朋友圈,忙著追趕,忙著讓自己看上去很熱鬧……可是,我卻沒有靜下來認真讀完那本一直想看的書,沒有靜下來從書中找回自己,更從未欣賞過生活,品味過人生。

或許我需要慢下來,靜靜地,找回自己,活出自己。就像這滿山的馬櫻花,就算我們不來,它們依然盛開!就算我們來了,它們也只是這樣盛開。她們為藍天白雲而開,她們為薄霧輕煙而放,不因遊人光臨而喜,不以無人欣賞而悲。

這個地方,或許就該叫縹緲谷,它不屬於凡塵。據當地人說,陰天有霧那是必然,就算是晴空萬里的天氣,每到下午五六點鐘,總有迷霧沿著山谷由下而上飄來,慢慢籠罩整個山谷,如果遊人不及時離開,就會迷路而被困在山裡,所以,迷霧一來,就必須及時離開。去年我們就親歷過這樣的情形。我也願意相信這樣的傳說。

願縹緲谷那滿山嬌豔豔的馬櫻花,一直有迷霧守護,願它們永遠藏於深山,以自己的顏色,自己的方式,靜靜綻放。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再聚縹緲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