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位列五绝之首,到底是浪得虚名,还是技压四绝?

古金武侠


黄老邪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内容!

第三次华山论剑,周伯通能位列“新五绝”之首,肯定不是浪得虚名,但也做不到技压四绝。

襄阳大战后,蒙古大军退去,一行人商量去华山凭吊洪七公,结果在华山之巅见到一批妄人,正在效仿昔年五绝比武论剑,杨过一声长啸,将他们全部惊走。周伯通说起当年五绝华山论剑,当世高手,有哪些人可位列五绝?众人一番讨论后,选出了“新五绝”,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大师、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五人中以老顽童周伯通为首。那么,周伯通身为“新五绝”之首,是浪得虚名,还是技压四绝?

当年为了争夺《九阴真经》,五大高手相约于华山之巅比武论剑,艺高者得经书,全真教掌教真人王重阳武功独冠群雄,技高一筹,力压其余四人夺魁,赢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尊号。当时王重阳的武功要比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段智兴(一灯大师)四人略胜一筹,有着绝对的优势。二十五年后,王重阳已然仙逝,四绝如约来到华山,参与华山论剑,除了黄药师、欧阳锋、一灯大师、洪七公四人外,又有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三人参与,只不过这场论剑太过仓促、混乱,没有决出新五绝。又过了三十五年后,一群人再次来到华山之巅,不过这次没有比武,但是却决出了“新五绝”,黄药师和一灯大师是“老五绝”成员,当时尚在人世,所以理当位列“新五绝”,郭靖继承了恩师洪七公的位置,号“北侠”,杨过继承了义父欧阳锋的位置,号“西狂”,周伯通继承了师兄王重阳的位置,号“中顽童”。

实际上,“新五绝”的武功基本在伯仲之间,差距微乎其微,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奈何不了黄药师,也奈何不了周伯通,而黄药师、周伯通也奈何不了杨过,一灯大师和郭靖与他们三人武功相仿,也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小说中的确说过周伯通武功略胜于黄药师和一灯大师,但是差距不大,达不到压制性的效果,所以真打起来的话,谁都有可能赢。仅以武功而论的话,“新五绝”差距不大,他们中没有人能像王重阳一样,技压其余四人,周伯通自然也不可能技压其余四人,但这不代表周伯通是浪得虚名。

周伯通是全真教弟子,但他不是道士,算是俗家弟子,他是王重阳的结拜兄弟,王重阳创建全真教后,他便称王重阳为师兄,实际上他的武功是王重阳教的。周伯通是个武痴,早期的他武功尚不及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一灯大师等人,甚至相比裘千仞也略有不及。他先后败在了欧阳锋和黄药师的手下,并且被黄药师关在了桃花岛十五年,也正是这十五年,让他武功大进。

在桃花岛的十五年,周伯通武功进展极快,想通了的很多道理,自创了“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左右互搏”两门武功,后来又无意间学会了《九阴真经》,武功直接超越了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一灯大师、裘千仞等人,成为了“天下第一高手”。

第三次华山论剑时,周伯通虽然年老力衰,但是他的境界高、功力深,武功也越来越厉害了,甚至出现了返老还童的迹象。相比黄药师和一灯大师,他的武功略胜一点,相比郭靖和杨过,他境界更高,功力更深,而且他是长辈。此外,他是王重阳的师弟,按理来说也的确该由他来继承五绝之首的位置。

总而言之,周伯通位列“新五绝”之首决非浪得虚名,即便他不能技压其他四人,也是最适合五绝之首位置的人。实际上,让周伯通位列“新五绝”之首,是金庸先生对他的偏爱,他天真烂漫,没有心机,虽然好武,但却没有争名夺利的念头,他心中没有“名”这个概念,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是五绝之一,仅凭只一点,他就高出了别人一筹,理当让他做“新五绝”之首。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绮罗堆里埋神剑,箫鼓声中老客星。坚持原创,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卓尔不群黄老邪


射雕时期的周伯通,师承王重阳,此时武功与东邪相比,还是逊色许多,不然为何困在桃花岛十五年。到了神雕之中,武功仿佛顿悟,三次华山论剑,成为新五绝之首,尤其是东邪和南僧,对于他的修为深感佩服。这不禁让人疑问,周伯通武功到底如何,是众人给足了面子,还是武功技压群雄,这一点存在争议。当初他和杨过在百花谷一战,双方没有性命相搏,属于点到即止。故而武功招式,未曾全部彰显,强弱如何一时间难以分辨。

想要决出高低,周伯通必先击败四绝,方可成为天下第一。首先分析与杨过交手,十六年之后,黯然销魂掌霸道无比,老顽童周伯通的武功,当真深不可测,谁也不敢有懈怠之心,凝神屏气连发数招,仍然难以取胜。毕竟双方实力,的确有目共睹,虽然杨过掌法精湛,然而周伯通的拳法,也绝非等闲,在与杨过和金轮法王交手之时,可以看出周伯通招式纯熟,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招式往往由心而发,或拳或掌,或攻或守,或快或慢,可谓一丝不乱,且恰到好处。他的招式相比杨过,不会有丝毫的逊色,但内力而言,便会棋差一招,起初内力对决,周伯通会感到杨过内劲逼人,出手抵挡或者化解,也能游刃有余。换言之,内力爆发输了一分,可双方内力持久,显然老顽童远远不及。


一灯大师坦言年轻之时的内力,也不及杨过,证明内力和年龄紧密相连,也说明一个问题,高手的一生之中,内力最强则在而立和不惑之年。恰巧杨过的内力源源不绝正值壮年,反观周伯通,早已年老力衰,若二人交手数招,势必会力保不败,定然胜负难分。可是久攻不下,杨过的优势,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周伯通招式与之持平,内力匮乏之后,自然讨不到半点便宜。从原著中分析,二人以内力决出胜负,既然如此,明显杨过内劲更盛,老顽童拼至最后,力竭无可争议。当然杨过取胜,也耗费许多内力,欲用三招五式击败周伯通,也是难于登天,招式上面讨不到便宜,只能以内力周旋,如此一来,待到最后,取胜者非杨过莫属。既然如此,郭靖的武功略胜杨过,周伯通与之交手,自然也未能击败。虽然空明拳和左右互搏,都是周伯通所传,然而郭靖利用九阴真经,将两套绝学合二为一,威力自然非同凡响。

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和左右互搏,本身就是凌厉的招式,进可攻,退可守,令敌人没有可趁之机,这是极其恐怖的。如果周伯通和杨过对决,仅仅是内力差距,那么与郭靖交手,就是全面处于下风,内力略有不及,招式也无法平分秋色。其实对于九阴真经的理解,老顽童不如郭靖,招式之间的配合,倘若没有炉火纯青,出招之时,威力会大打折扣。试想一下,郭靖利用双手互博和降龙十八掌,夹藏天罡北斗阵的招式,这是何等的精妙绝伦,面对金轮法王三人的围攻,郭靖便用此招力战三人。周伯通武功极强,除了五绝之外,都可轻而易举的取胜,只是郭靖的武功修为,已然超越恩师洪七公,就算当年的王重阳在世,恐怕也要甘拜下风。

周伯通位列五绝之首,虽然谈不上浪得虚名,可也是受之有愧。当然以武功修为而论,排在五绝之首,自然无可争议,可是以武功比试高低,周伯通势必不及郭靖与杨过。其境界之深,四绝的确不及,这与老顽童性格密不可分,除了醉心练武之外,心中无任何事能叨扰他。东邪思念亡妻,郭靖牵挂襄阳城,南帝削发为僧,也终究有情,西狂杨过与小龙女隐居古墓,可是自身修为,尚且不如南帝一灯大师,又如何超越周伯通呢?三次华山论剑之时,答案已然揭晓,周伯通位居五绝之首,武功胜过东邪和南帝,只是与此前二人相比,还是略有不及。

原著中东邪和南帝与周伯通相比,都自知逊色三分,正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也不争名逐利,至于东邪,若老顽童武功泛泛,断然不会使其位列五绝之首。由此可见,周伯通成为五绝之首,一半是武功卓绝,另一半则是心中无名,也就是没有所谓的虚名。至于武功,杨过和郭靖不逊于他,故而以武功而论,难以技压四绝,可是关于修为,其余四绝必定心悦诚服。若是射雕时期,周伯通不及东邪,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到了神雕,他的武功勇猛精进,尤其是修炼九阴真经,东邪和南帝焉能比肩,况且在这个时期,五绝武功大进,招式和内力不断提升,周伯通超越二绝,已经千难万难,似乎不及郭靖和杨过,也在意料之中。


古金武侠


在《神雕侠侣》的篇尾,又来了一次华山论剑,这次周伯通成为中顽童,成为五绝之首。

他是浪得虚名,还是技压四绝,我们就来说一说:


在射雕中,我们已经见识了周伯通的武功了,他的双手互博,让他一跃成为当时武功第一人,在射雕中,当时的几个顶尖高手像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等大家的武功都差不多,老顽童单手武功在他们之下,双手互博就没有人是对手了,即使后来欧阳锋九阴真经内功逆练,神经错乱,武功大涨,但也在老顽童之下。

在《神雕侠侣》中,新的五绝诞生,其实也打破了旧有的武林格局,新的五绝,武功最高的,我认为是西狂杨过,现在我就来说一说:


当时的几大顶尖高手,除了西狂杨过,基本都沿袭了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的武功,没有太多创新。东邪北侠南帝中顽童,他们四人的武功相比,周伯通还是略胜一筹。而杨过,他练就了独孤求败传授的武功,为了等待小龙女,又独自苦练了十年的武功,他的武功早已无人能敌,周伯通也不是他的对手。

所有在神雕中的华山论剑,武功最高的是杨过。

谢谢关注,欢迎讨论!


勇哥茶坊


一,周伯通者,何许人也?关于周伯通的一些简介。

周伯通绰号叫做“老顽童”。是金庸先生射雕三部曲小说当中,所塑造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经典当中,周伯通可以说是和欧阳锋、鸠摩智一起并列为“三大武痴”之一!

在《射雕英雄传》小说的前期,周伯通的武功还未能够位列“(射雕)五绝”的行列;而到了《神雕侠侣》后期,周伯通的武功不仅能够位列(神雕)五绝了,而且还成为了“(神雕)五绝”之首“中顽童”了。

二,笔者个人观点认为,周伯通位列(神雕)五绝之首是实至名归而不是浪得虚名的。然后,笔者个人的分析理由如下:

(1)按《射雕英雄传》原作小说的描述,周伯通在桃花岛上一十五年的时间,期间周伯通学会了九阴真经武功,又自创了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左右互搏术武功。然后,周伯通依靠自创的武功拳法击败了东邪黄药师,光明正大地离开了桃花岛 (周伯通击败黄药师的时候,周伯通还没有使用九阴真经武功哦!)。

(2)周伯通离开桃花岛之后不久,周伯通又奉了黄蓉的号令,在西域地区周伯通同样是依靠自创的武功(左右互搏术),把铁掌水上漂裘千仞追得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在整部《射雕英雄传》小说当中,可以说周伯通是唯一一个能够让裘千仞亡命而逃的人(而此时的周伯通同样没有施展学会的九阴真经武功)!

(3)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一方面周伯通钻研武功纯粹只是为了玩乐,周伯通根本就无心争夺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另一方面,周伯通被老情人瑛姑撵走了。周伯通并没有能够参加第二次华山论剑的。因此,第二次华山论剑“武功天下第一”的荣名才落到了疯子欧阳锋的手中的。

三,到了《神雕侠侣》时期,关于周伯通、郭靖和杨过武功方面的一些本人的观点:

(1)郭靖。一方面,郭靖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而另一方面,郭靖正值青壮年的时候,郭靖的九阴真经等项武功正处于巅峰时刻。因此,神雕侠侣时期的郭靖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

(2)周伯通。

周伯通既是郭靖的结义大哥,同时周伯通又传授过左右互搏术和空明拳等武功给郭靖过。而且,周伯通还是唯一一个真正做到返老还童越活越年轻的人。因此,神雕侠侣时期的周伯通应该是民间的众望所归的“武功天下第一”高手。

(3)杨过。至于杨过嘛,杨过能够打败金轮法王,一是意外;二是沾了主角的光而已。杨过距离“武功天下第一”高手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呢!


天香云外飘




第三次华山论剑,五绝重新排名,即为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按第一次华山论剑东、西、南、北、中的分法,中神通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那么后五绝的中顽童周伯通,武功是否就技压四绝?

其实不然。熟读射雕三部曲的读者都知道,郭靖由于在《射雕英雄传》时既学得降龙十八掌,又学得《九阴真经》上下卷、全真教内功和双手互搏,到《神雕侠侣》时,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已达到刚柔并济的境界,这是洪七公无法练就的。所以就武功而论,后五绝中的天下第一应该是郭靖。



当初后五绝的重新排名,是黄蓉出的主意。因为前五绝中欧阳锋、洪七公和王重阳均已去世,杨过是欧阳锋义子,郭靖是洪七公徒弟,周伯通是王重阳师弟,因此他们三个继承前五绝西、北、中的顺序,再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变成西狂、北侠、中顽童。这时考虑的并不是武功的高低。

当然,在原著中郭靖认为自己打不过周伯通,这是郭靖谦虚的说法;况且周伯通一生痴迷于武功,对名利待之如浮云,也确实值得其他四绝的尊重。中顽童,名副其实。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师承王重阳,位列五绝之首,虽然谈不上浪得虚名,可也是受之有愧。当然以武功修为而论,排在五绝之首,自然无可争议,可是以武功比试高低,周伯通势必不及郭靖与杨过。其境界之深,四绝的确不及,这与老顽童性格密不可分,除了醉心练武之外,心中无任何事能叨扰他。东邪思念亡妻,郭靖牵挂襄阳城,南帝削发为僧,也终究有情,西狂杨过与小龙女隐居古墓,可是自身修为,尚且不如南帝一灯大师,又如何超越周伯通呢?三次华山论剑之时,答案已然揭晓,周伯通位居五绝之首,一半是武功卓绝,另一半则是心中无名,也就是没有所谓的虚名。至于武功,杨过和郭靖不逊于他,故而以武功而论,难以技压四绝,可是关于修为,其余四绝必定心悦诚服。


王双理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纯属猜想:

按照书中的逻辑和金庸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他想要表达的寓意实际后五绝是不分高下的。五绝实际就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者相生相克平衡运作才保持江湖武林这个庞大系统正常运行着。如果其中一个过强或过弱都会导致阴阳失衡,从而产生江湖灾难!大家有没有发现实际前五绝在王重阳死后周伯通未封绝之前这段时间是处于失衡状态的,因此江湖多灾!

至于后面为什么周伯通被封为五绝之首,那也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儒道思想根深蒂固,德高为大。周伯通看淡一切,以至无我境界,以不争为大争在思想修为远远高出其他几位,因此推为五绝之首。至于武功后来各位都以高深莫测真正较量的话只会两败俱伤,北丐和西毒同归于尽就是例子!因此我认为周伯通为五绝之首是名至实归!


贺西原


周伯通位列五绝之首,决非浪得虚名,即使不能说技压四绝,但自身武功并没荒废也步步提高加强,他又是前任五绝之首王重阳的师弟,故无论是出于尊重还是他们之间的交情、一身非凡武功、杀敌报国之心,他成为第三次华山五绝之首也实至名归。


小龙女5505


周伯通成为五绝之首,一是因为赤子之心没其他四绝所钦佩,二是因为周伯通是中神通王重阳的师弟,师弟继承了师兄的位置,实力应该算不上五绝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