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号里写诗有前途吗?从古到今靠写诗吃饭的诗人有几个?

宋怡婷


在头条号里写诗有没有前途?可以肯定的说,是有前途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这个前途是无标准的,如果硬要拿钱来衡量,恐怕大多数人要失望,从古至今,虽有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但那不是针对诗,是对所有的文化的肯定,诗是文化的表现,但不是文化的全部。

还有如果硬要再拿仕途来衡量,在当今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肯定无论你多么有才华,不可能写一首好诗就能青云直上,仕途的最大因索,应该是品德和能力至上。总而言之写诗肯定有前途,但不会在诗里看得见,会在你的言行举止中,让人感觉的到。


西花苑侍


你说的前途,恐怕也就仅仅指的是“钱途”,那我可以很直捷、很间单、很明白、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没有!在头条里发诗词,一是宣泄情感,二是自我显示,三是自娱自乐,四是自我陶醉,至于以诗卖钱,换钱,可也真不容易!也许你的诗词真有水平,真是经典,但你的水平能否得到平台和大众的认可?在头条上发诗词的人多了去了,你是否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那一个?说到今古,靠写诗词吃饭的人更没有几个,诗,因境而生,触景生情,状物言志,可以说是由感而生的东西,这道理跟母鸡下蛋一样,灵感所至,自然而成。如果因为要吃饭换钱,想破头去写诗凑诗,那是写不出来的,写出来的也是胡诌硬凑,让人读之味同嚼蜡,成不了绝唱名句。愤怒出诗人,悲惨出诗人。诗,往往是同贫穷、饥饿、凄惨、悲哀联系在一起的。今古诗人,贫穷、愁苦、潦倒者众,生前腾达、锦衣玉食者少之又少。结论:继续在头条上发帖子,但别指望它发财!








我说无名


写诗糊口,不靠谱,肯定也没前途。

从古至今,有卖字画为生的。比如郑板桥等齐白石等……没听说,写诗有富甲天下的。

古人写诗,多是感兴之作,唱和之作,落魄的借诗销愁,得意的借诗言欢。所以,诗就是一道具,一宣泄情感的道具而已,根本就是精神生活层面的东西。用今天的话说,叫非物质文化……你看,这又“非”又“文化”的,还不是又不能吃又不能喝?

今天,如果有谁想以诗谋生计,非饿瘪肚子不可。为啥这样说呢?因为文学之树早已凋敝不堪,诗歌之叶早已落光光。想当年,《诗刊》等一批红火无比刊物上,烙下的鼎鼎大名,沙场征战几人回?从历史经验看,诗歌已无市场。余秀华掀起的小涟漪,成不了气候。

汝果要写诗,建议您,先憋着。待功成名就之后,倾泻也好,喷涌也好,再一股脑儿弄出来,一定倍儿爽……自己爽就行了,千万别巴望大家也跟着爽,要不,你就败了。


快乐de田野


过去写诗能挣钱,至少可以额外挣,比如相如的千金一赋。因为过去吟诗作赋是正业,是公务员的敲门砖,连皇帝都在劝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马多如簇,现在倒是书中也有宝马车,那是购车简介,书中也有颜如玉,那不是美图修的就是别人家的,与己无关,历史的车轮向前,很多东西都在传承与发展,唯独把诗歌辗成了诗渣。

话说现在还想写诗,写唐诗宋词你能写过李白苏轼?上穷碧落下黄泉,风花雪月的诗句都写绝了,你想搞点创新可现在的东西不能入诗,比如,回头一看碧山青,身畔火车去如风,让你挑出一个不和谐的词,你一定毫不犹豫的挑火车。

近体诗朦胧派已经不流行了,白话诗也把诗歌糟蹋够了,现在的主流诗歌都是看不懂的,我的学历不高但是我已经学习汉语好几十年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我可以看懂,现在的诗歌居然看不懂,我把后脑勺都摸秃了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一滩貌似深沉艳丽高大上的词藻,神经病似的搭配模式,配上一脸懵逼的读者,好一幅读诗烧脑图。白居易是试图把诗歌写浅,尔曹是想把诗歌写深,试问看不懂的东西能够流行起来吗。你还想靠着一首诗养活一大批解读者吗,红楼梦貌似可以,你这个不行。

所以说结论就是,写诗只能怡情不宜养家,岁月静好来日方长,让我们还是干点正事吧。


南极蘑菇


写作完全是兴趣使然,诗歌更是写作的中的少数另类。写小说每个时代都有市场。而当下这是时代,除了小说,写评论、攻略、散文、软文、鸡汤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市场,但诗歌没有。不得不说诗歌虽然很美,但是也很抽象,受众面小,需要一定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且时代性很强。单独要想靠诗歌红,甚至挣钱吃饭,确实很难。诗歌唯有与歌曲结合,变成歌词,或者与图片、短片等实际场景结合,进一步让浮华抽象的文字落地,可能才会更有市场。



梦言寺君


(自嘲)古风

手机尽览好诗篇,我也卖弄鹧鸪天。

略通文墨韵和律,斗胆发表在屏前。

脸皮厚,不失颜。任君点评成笑谈。

自得其乐无所谓,好词娱乐不换钱。

平生身居小山村,默默耕耘不问春。

唯有诗词寄鬓老,夕阳一缕笑风云。



用户CHN8888888江南子


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靠写诗吃饭的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出现很多杰出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李清照,苏东坡,李煌,纳兰容若,曹植,如果他们指望作诗吃饭那么他们的命运就不会如此凄凉,结局就不会那么悲哀,他们用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为人类留下精美的篇章。指作品吃饭的是那些近代写自传的明星,写小说的网络作家,四大名著的作者哪个得到过一分搞费,再如,司马千,司马光,李时珍,他们没有得到一个铜板,照样名垂千古。


重启人生729


诗写得再好,要有前途,必须有“渠道”。诗写得再好,别人一读了之。石沉大海,永不再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隐身了。

头条里真有好诗,但是,你没权无势,这个伯乐社会不认可。想来头条的权限,可能是“成功”和“删除”之限。能有推荐之能吗?


用户8257563979095


上有明月下有句,

齿淌流霞伴花絮。

歌诗只为畅心扉,

我喜情雅憎铜臭。

更得头条暖风吹,

今看含苞明看秀。

醉翁之意何在酒,

写诗咏春最风流。




否极是我


【今日头条类话题】

诗创作的批评家本不好当,至少自己要能写诗也写过诗才好发言。一般的读者或听众,却不必背此包袱,开口就说便是理。这表明读者对头条号诗人的看法。还是应该回到中国诗歌史上来,才能回答“在头条号上写诗作词有无前途?”“历史上以写诗作词为专门职业的有多少人?”这两个一个天上和一个地上的问题。





就说吧,对于诗的评论绝不在于说你的诗好与坏,最大的否定是说你写的根本不是诗。连李白也在《将进酒》中豪饮低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无论放眼望,还是侧耳听,从介绍诗的种类入手,叙说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兴许容易些。这里要说,诗的种类。我理解,大致来看,诗可分为:

一、旧体诗(格律诗)很显然:

1,古体诗词,所谓唐诗宋词元曲,大多还有民风浸透。另有——格律诗词,只是格律诗顶峰凸显近代,且读清诗——文字狱之无以复加,岂能不出严苛之作。

2,古体诗词皆与书画同源。毛泽东的诗词为古体的诗和词——诗人词家,赋诗填词,作曲演唱,盛会无前。毛泽东发电报致丁玲《临江仙》词为红军一绝。





二、新体诗(白话诗、现代诗)其中有:

1,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讽刺诗、爱情诗等。艾青的诗,从《大堰河——我的保姆》到《光的赞歌》,他除了爱情诗以外,他其他的诗,都有上上品。

2,短诗,长诗。鲁藜擅长写质量诗,短诗,最著名的是那首《泥土》。长诗中还有:长篇叙事诗。《唐璜》般的诗体小说,16000行没写完毕,实在罕见。



3,也还有:诗报告、朗诵诗。如张永枚的《西沙之战》一诗,持江青开出的介绍信,乘专机来去,四天即写成——在八个样板戏外,电台播的诗报告。

4,莎士比亚的剧本,本质是诗。所以还有——诗剧叫法。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京味话剧,更偏重于市井呈现。小剧场话剧,则归类先锋,不太讲诗意。

5,胡适写了许多的打油诗,多有幽默以及讽刺意味,白话风趣,神来之笔,属新文化。其原诗为《希望》,后改歌词《兰花草》,至今一再重新编曲翻唱。





6,红军中的快板诗属说唱曲艺类。肖华《长征组歌》就有,如“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句,虽有“战地黄花分外香”之俏,则非同于“西风烈”残阳如血。

7,散文诗、杂文诗。鲁迅杂文要当诗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李又然的散文即诗:“倾听人民的声音就是接受最高命令”。



这里,特别要说,诗的价值,“嘿哟嘿哟派”是人类有史以来先于文字的史诗;网上诗词浅近而落俗也好,蕴含深情与深意也罢,根本在于无可替代的同频共振:

一、诗是文学的王冠。诗之美,是诗的内质的定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的名片。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国际文化名人就有屈原。

二、诗是历史的命脉。诗之广,涵盖社会各阶层,史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伟大的诗是史诗。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三、诗是民间的绝唱。诗之风,来自于老百姓,比雅和颂都普及也高级。造福一方的“仆”和祸国䘧民的“官”,常有民谣褒贬,或留芳千古或遗臭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