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五一假期的旅游业能够恢复吗?

赞美平安


最近看到很多的复工、交通恢复的信息,有的城市已经开始了周边游的线路,但是我们的战役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还没有到真正值得欢呼的时刻,还是要尽量的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这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有好处的。

所以说,即使五一假期旅游业真的能够恢复,我们也要好好的斟酌一下。更何况,现在这种情况下,也并没有颁布什么文件,说旅游业可以恢复正常。

斟酌再斟酌!


大牛和小兔的生活


恢复到之前的程度还是比较困难的。

恰巧今天朋友给我们一家和他们一家订了雁栖湖边上的酒店,居然订上了!还有优惠!回想去年订国庆期间同一酒店,被告知早已客满,铩羽而归。

五一去不去住,是个问题。因为疫情,已经取消了过年期间去新加坡喝马来西亚的计划。渴望出去放放风,带着孩子好好玩玩,但还是要安全第一啊。这两天去奥森的人就很多,周末更是限流,所以还是忍忍吧。


安和权


国内游复苏动力强,预计五一迎旅游高峰!

前两天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启动了“2020疫情后旅游大数据调研项目”,并发布了项目首个合作调研报告《15项发现和待启动的旅行:国人疫情后旅游意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问卷调研收集了来自全国100多个城市的近15000份样本,调研人群中,18岁到45岁居民占比超过85%,其中男性占比64%,女性占比36%。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发现,我国居民上半年以及全年的旅游意愿都比较高,预计从五一假期开始出现旅游高峰。

有近一半(43%)被调查者表示,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控制,会选择在2020年3月至6月旅游。4月份旅游意愿是3月份的2倍,选择5月旅游的居民占比达16%,位居全年各月之首。其次是6、7、8三个月,各有15%的居民选择。国庆假期所在的10月也预计是旅游高峰,有14%的居民。

(见下面分解图)注:携程提供

从疫情后计划出游的主要目的看,休闲、度假以30%的比例排名第一;游览、观光占24%,排名第二;文体、教育、科技交流以9%的占比排名第三。疫情过后,旅游者更倾向于放松休闲以及文化体育活动。家庭、休闲度假是关键词,选择和家人一起出游的居民占比42%,高居第一,适合亲子游或父母老人旅游的产品将更有市场。其次是与好友结伴旅游,占比22%,单位班级社团等集体出游占比20%,此外也有13%的人计划独自旅游或与驴友一起自助游。

从交通方式看,被调查者中选择自驾游的比例最高,达41%。其次是高铁29%,普通客车16%,飞机14%。这意味着疫情后旅游市场预计以自驾游、高铁游占主体。

疫后出游,旅游者青睐哪些主题?调研发现,游山玩水和城市观光是关键词,分别以21%和20%的选择比例排名前二。博物馆以16%排名第三,赏花游(13%)、乐园亲子游(13%)、古镇古村(11%)、主题运动(6%)等也是热门选项。

调研还发现,随着景区陆续开放,居民近期去景区旅游的意愿很高。数据显示,78%的人有意愿近期去景区旅游。携程门票平台的数据也显示,最近几周在线预订门票的人数以100%的速度在增长。

此外报告还指出,疫情过后中国消费者在旅游上依然“舍得花钱”。2020年旅游在家庭消费中依然将占重要地位。60%的被调查者今年家庭旅游消费预计超过1万元,近一半(45%)的被调查者旅游预算在1万到3万元,15%的人计划花费3万元以上。44%的人预计今年旅游花费将占家庭总收入的5%-10%,30%的人预计将把家庭总收入的10%-20%用于旅游。与此同时,疫后旅游购买保险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调查发现,有74%的被调查者在2020年旅游会选择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我想带你去看风景


会逐渐慢慢恢复,五一能恢复几成目前难说。即使疫情结束,但余威犹在,人们还是有些恐慌心理的。但压抑已久又需要走进大自然,所以周边游国内游自然风光是大家的选择。自驾游乡村游会比较火热,新疆等辽阔之地会成为长线选择。


路寻lyh在新疆


按照目前疫情的控制比较良好下,五一的国内中短线游还是比较受热捧,恢复也应该良好,但不至于出现火爆。五一今年有五天假期,想必会出现一小波的前后交错的错峰出行,出游时间基本在3-4天,前后会有相应修整,还如果四月初境外输入性和国内也无新增下,控制的比较得当,还是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家庭会选择出行,个人判断自驾和自由行会比较热门一些。


Derek1984


还是要注意的,毕竟还有潜在患者,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做好一定防护,不去人多的景区景点,错峰出行,不要聚集,正常生活游玩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秦小白驴行记


我个人觉得到那个时候应该能恢复很大部分了,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旅游,大家都想着出去玩一下。




云南文旅


我觉得应该是爆发性恢复,游客们爆发性消费,因为疫情3个月没出门,肯定玩个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