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30到40岁的留守妇女,平日最担心发生什么?最需要什么?

新大风歌


留守妇女是农村所特有的一类现象,因为当前农村种地收入不高,加上农村其它发展方式存在不足,年轻劳动力外出,由此农村老家由妇女持家。“谁说女子不如男”,农村女人虽然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却也不得不面临一些不想面对之事,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压力。

当前农村留守妇女产生的现象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农村现存的不足。

咱们都知道农村农民是以种地为生的,然而现在农村种地的情况却很不理想,特别是散户种植,得到的补贴也较少。农村男人作为家里的主心骨,需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不得已背井离乡成为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由此农村老家的大事小情都交给了妇女同志们,她们又替代农村男人,成为家里的第二主心骨,承担起打理家庭、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重责。

如果农村发展和城市相对平衡,或农村也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在不需要高工资的前提下农民朋友们也是愿意留在农村工作的。如今农村“返工潮”的出现,就是农民工想要照顾家庭最好的证明。就我看来,农村留守妇女的产生,颇有“我放下手中的剑,就不能保护你;拿起剑,就无法拥抱你”的意味。

说完农村留守妇女现象产生的原因,再来说说留守妇女最害怕什么。


三人成虎,鬼怪在人心面前就是大巫见小巫

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的农村妇女,当前最为担心的当属流言蜚语,特别是那些影响到夫妻之间关系的话语,严重时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在农村,妇女同胞们一个人在家,自然在力气活上会有所欠缺,这时就不得不找其他的男人来帮忙,当别人帮忙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在村子里有些闲言蜚语。

记得前些年我们这边有位留守妇女,因为家里的椪柑成熟后要找人下,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请了一个远亲来帮忙。结果这件事被村里其她妇女看到了,就私底下交流说此人不守妇道,渐渐地此件事在我们村子里传播开来,最后甚至传到了她丈夫耳朵里,两人大吵了一架,后来还是村委会调解。自那以后,这位年轻人也不外出了,只是在乡里做些小工活来养家糊口。

其实在农村不止是留守妇女面对流言蜚语时无从下手,即使是其他村民,生活也会因为别人的非议而受到影响。

丈夫和婆婆的不理解,使得心理上的创伤又复发

在农村妇女本身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的,有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事情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理解,进而受到更大的伤害。这样的不理解在孩子教育上更甚,俗话说“三岁就有一条代沟”,农村婆婆和媳妇在教育孩子上肯定会有着差异,由此二人心中会有些芥蒂。此时丈夫如果处理不当,受伤的最终还是这些留守妇女。

前些年我们这边发生过一位留守妇女喝农药自杀事件,因为孩子排名下降,婆婆就认为是媳妇没有照顾好。两人在家里大吵了一架,当时两人之间的火焰熄灭了下来,但婆婆不罢休,在人前人后都说媳妇的坏话。最终媳妇想不过来,不得已喝了农药,婆婆也还算良心未泯,发现之后立即将媳妇送到了医院。

对于三十到四十岁的农村留守妇女来说,能够得到丈夫和婆婆的理解,比得到什么样的物质财富都强。


农村留守妇女平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来说,平时避免不了和其他人打交道,这个时要注意别和其他的男人私下共处。同时如果家里真的有事需要帮助时,最好找到自己的亲戚,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别人的闲言碎语。此外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农村妇女生活,她们在顶梁柱不在的时候,为这个家可以说是付出了很多。


爱茶者九号


农村30到40岁的留守妇女,平日最担心发生什么?最需要什么?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特别心痛,心痛什么?心痛“留守妇女”这个词,心痛“留守妇女”这类人。

为什么叫“农村留守妇女”,当然是丈夫们出外打工挣钱了。农民依靠几亩承包地,除了能解决温饱,再没余钱做什么事了,靠种庄稼达小康,只能是农民的理想了。但是农民也要生存下去,也要跟上社会的步伐,这无非就是要增加收入,那么农村的青壮劳力只有出门打工挣钱,成为所谓的“农民工”。

丈夫出外挣钱,有的是年头出,年尾回。妻子留在家中,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还有可能要种田地,家禽牲畜等,都落在妻子们的肩上。夫妻间两地分居,还要为家中日常生活锁事劳作,可想而知,留在家中的妻子付出也是相当大的。谁不想夫妻团圆,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作为一名农民,对留在家中的妻子们,是很理解的,社会上还给她们一个名词叫“留守妇女。”真的很心痛她们,难道她们愿意做“留守妇女”吗?

回归问题,留在家中的她们担心什么,需要什么?我提出我的几点分析。

一、丈夫不在家,她们最担心家中老人生病,小病需要人照顾,大病还要住院,搞不好丈夫还要回家,不但挣不上钱,老人看病还要花钱。农村人最担心生病,昂贵的医疗费,即使有医疗保险,还是解决不了大问题。

二、担心孩子教育不好,尤其是男孩子,妈妈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影响,与爸爸总是有区别的。

三、

三四十岁妇女,正处于人生的成熟期,象盛开的花一样。农村总有几个好吃懒做的光棍,二流子,知道人家丈夫不在家,会骚扰她们,纠缠她们,甚至有强迫行为,这也是“留守妇女”们担心的。

四、现在手机很普及了,夫妻两地分居,每天可以靠视频,电话来互道关心,假如丈夫的电话突然联系不上,这是“留守妇女”们很担心的事。

五、担心丈夫在外面说挣不到钱,或做什么小生意,小工程,搞亏了。她们之所以能默默的付出留在家中,还不是想丈夫多挣点钱。

六、担心丈夫们在外面沾花惹草。

七、有少数的留守妇女,难耐寂寞,或经不住其他男人诱惑,发生地下情。她们最担心被丈夫知晓,更担心丈夫突然回家发现。

八、留守妇女们最需要什么?当然是需要丈夫在身边,还能挣到钱,一家人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以上八条,就是本人对此题的解析,个人观点,仅供讨论,此题就此作答,请条友们赐评!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咱们共同探讨农村话题)


净土TC


打工的农民汉子自打背上行囊踏出故乡的那一刻,亲人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从男人外出打工的第一天,女人们便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


若问30岁到40岁的留守妇女最担心平日发生什么?那就是拨打老公手机,发微信联系不到老公人,这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留守女的心就被揪了起来,在老家要多着急有多着急,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各种上火、害怕、担心的情绪让她们坐卧不安。

为什么说最担心联系不上在外打工的男人会让女人们上火着急呢?因为农民工从老家出走时都会承诺老婆:我一定每天给你们娘俩报平安!对,所谓的联系其实就是报平安,在外打工的男人们只要每天跟媳妇打声招呼,媳妇们知道男人平平安安,她们自然会觉得踏实。

智能手机的上市为农民工解决了跟媳妇两地分居想见面的困难,每天夫妻俩视频说句话,是30岁到40岁留守妇女最需要的事情,当男人不在家里,女人们会遇到生活中各种困难,她们需要一个倾诉对象,远方的老公是第一人选,聪明的男人再苦再累都会每天挤出一些时间来陪媳妇,听她们发牢骚,安抚她们不安的情绪。


留守女人们最担心联系不到老公,曾经某村有个外出打工的男人,他每天都会和媳妇还有聪明可爱的儿子视频,睡觉前也会和媳妇说几句夫妻间的贴心话,可后来有一天媳妇发现手机打不通了,怎么联系都没办法联系到老公,媳妇的心里七上八下,那一晚竟然彻夜未眠,第二天老公单位来了电话,告知她老公在井下施工时发生了意外。等媳妇去了老公所在的矿山时,入目的是老公七零八碎勉强拼凑起来的尸体。

所以在外打工的农民们,特别是年轻些的,一定要多和媳妇联系,每天跟她们说过话会排解你们不在身边她们产生的寂寞感,听听她们心里的苦,及时的安慰鼓励她们,男人不在身边,她们是很无助的一个群体,如果自己不疼着媳妇,还有谁来心疼媳妇啊。


悠然见东山


留守妇女是农村中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农村向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夫妻双方分居两地,男人外出挣钱,省吃俭用,寄回家中。女人在家管理田地,照顾老人和小孩,如此才能做到家庭和赚钱两不误。一个人常年担负家庭重任,对留守妇女来说非常不易,有许多的担惊受怕,有许多的内心渴望,下面,咱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留守妇女的艰苦,首先是生活上没有帮手,尤其是农田中的力气活,对于瘦弱的女人,都是很大的考验。留守在家,又易遭闲话,所以,能不找人帮忙就不找人,能自己扛就自己扛。我的表嫂就是留守妇女,田里的重活都是找自家兄弟去干的,但毕竟不是一个村里,有时兄弟照顾不到,受苦只能自己默默咽到肚子里。

30~40岁的年龄,正是孩子懵懂时候,教育学习要牵扯很大的精力。一定别小瞧孩子教育的问题,在农村,有的地方仍然要早起晚归,风雨无阻地接送。回家后,要吃好喝好侍弄,还要检查作业,里面的苦也不亚于田地劳作。

而父母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逢上个有病有灾的,简直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步灵。医院看护必须去,孩子方面也缠着你,老人孩子两头忙,其中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品来的。

体力上的劳累还好说,关键是天各一方,看不见,摸不着,让人心累。男人的工作怎样?累吗?苦吗?会不会乐不思蜀,把钱给了另外女人。看到媒体上介绍搭伙夫妻,这会让多少的留守妇女彻夜难眠。

总之,留守妇女现象属于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怀留守妇女问题,给予她们生活中的关爱。朋友,您说呢?


流水无声


近几年由于农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进城打工改变生活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家中有老人和孩子,所以妇女只能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外,还要将自家的田地种好,成为了留守妇女。农村的留守妇女中,大多都是30岁到40岁的妇女,他们平时最担心什么事情呢?最需要什么呢?

1、家里的农活没人干。虽然现在农作物的价格比较低,但是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就算是粮食价格再低,人们也不忍心将地荒废着不种。马上新一年的春耕即将开始,虽然人们现在常说“女人也能顶起半边天”,但是由于农村的农活很多都是体力活,单靠女人的力气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虽然农村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外出打工,但是让其他男人来帮忙又担心会被别人说闲话,所以留守妇女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干农活。尤其是到了农忙时,自己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但是丈夫在外打拼,所以留守妇女最害怕在农忙时农活没人干。

2、老人和孩子生病。虽然人人都知道“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这句话,但是对于留守在农村的妇女来说,最害怕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生病。一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家里的老人或孩子生病后自己会分身乏术,往往老人或孩子病好了以后,自己却累病了。二是老人或孩子生病后,医疗费用太高,很有可能会使积攒了积蓄全部花完。

3、害怕在外打工的丈夫出问题。男人出门打工是迫于生计,所以三四十岁的男人身体素质比较好,但是由于长年累月在外打工,长期吃不好、睡不好,每天还要干很重的体力活,时间久了以后,就算是身体素质再好的人身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留守在家的妇女既盼望丈夫打电话,又担心丈夫打电话给自己说身体出现问题。

留守在家的三四十岁女人,最需要的便是丈夫不定时的关心。很多农村夫妻在结婚没多久后,为了生活只能分隔两地,长期不见面彼此间会相互思念,所以在外打工的丈夫应多给留在家中的妻子打几个电话,如果有条件的话多回家几次,让留守妇女多拥有一些爱。

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农村30~40的留守妇女,这种年龄阶段可以说是经历比较旺盛的妇女,他们在农村干活也是比较的实在,而且非常的努力心,心态已经稳定下来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留守妇女,她们已经上有老下有小,对家庭可以说是死心塌地的过日子,在平时生活当中不断的为这个家庭而奉献着。


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就是因为现在种地不赚钱,粮食价格低迷,不得不使得一些年轻的农民跑出家门儿去打工赚钱。一般的农村年轻家庭大部分是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里守业,这也是因为男人在外面打工放心一些,而且有力气找工作相对比较好找。

留守妇女在家最担心的是什么事情的发生呢,其实最担心的依旧是自己的男人在外面打工,不要出一些意外的事故。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发生意外事故的非常的多,比如从建筑工地上那些高空作业的人,经常会出现因为操作失误而跌落到地面上,重者出现了死亡的现象,轻者造成了一辈子的残疾。


男人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如果出现这种意外现象,的确是一个家庭的最大的悲哀,特别对于留守妇女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本来是出去赚钱的,后来确实成了一个孤家寡人,或者是又增加了家庭的一份负担,还需要照顾一个因为意外事故造成的瘫痪的人。所以这种现象是农村30~40岁留守女人最担心的事情,这种事情是任何一家都不能能够发生也不能够接受的,但是现实确实每年都有好多家庭必须面对的现实。

对于农村30~40岁的留守妇女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一点其实大家都了解。最需要的就是爱,那种温馨的呵护,让留守妇女放心的爱。尤其在这一个年龄段的留守妇女生理方面更需要呵护的,但是又在家里留宿也无可奈何。这也就使得这个社会现在正在呼吁关于留守妇女和外出打工农民工的生理的方面的需求问题。所以现在建议留守妇女和丈夫一般外出打工赚钱,不要一个留在家里一个外出打工,这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在现实当中又无可奈何。


宗元三农堂


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讲,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面打工。只有一部分老人,孩子和妇女留守在家里,这些人都称为留守人员。对于年轻人来讲,只有那些30岁40岁的年纪,家里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中学的人,一般都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读书。对于农村这些30~40岁的留守妇女,确实在家里也是非常辛苦的,不比老公在外面打工容易。那么她们在家里留守的话,最害怕发生些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第一,最害怕家人发生意外。其实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妇女和丈夫之间都会选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联络,比如说晚上下班以后会进行视频通话。如果哪一天突然在白天在上班时间接到陌生的电话,说丈夫在外面工作受伤或者是出了什么意外,那是她们最害怕的接到的电话。而且她们也不愿意看到在家里的老人孩子突然生病,尤其是大病,丈夫又不在家,自己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处理。所以说这是很多人特别不愿意看到,也特别害怕面对的事情。

第二,特别怕闲汉骚扰。有时候在农村里经常会有一些地痞流氓酒鬼闲汉,她们的村子里面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而对于那些年纪不大的农村留守妇女,往往是他们骚扰的重点。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因为家里男人不在一些村里的流氓无赖专门欺负妇女。所以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一个问题。

第三,害怕丈夫在外出轨。对于很多留守妇女来讲,很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常年和老公两地分居,个人生活无法解决,从而导致一些男人在外面寻花问柳,甚至出轨和别人好了。毕竟相较于农村来讲,外面是一个花花世界,很多人都可能忍受不住诱惑,从而做出不可原谅的事情。

第四,最害怕的是寂寞。人是感情动物,夫妻两个结婚之后,没有能够继续在一起生活,对于两个人来讲都是一个很煎熬的事情,尤其是三四十岁的年纪,正处于生理和情感需求的旺盛期。就像有些人讲的一样,白天好过,夜晚难熬,对于很多农村妇女来讲,漫漫长夜确实是比较煎熬的日子。这也说明很多农村人在外打工和妻子两地分居确实是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大家要对她们保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


三农有理


现在农村好多家庭都是“单亲”模式,这个意思可不是真的单亲,而是说男的在外地打工赚钱,女的在家里伺候老人孩子,如此留在农村的女的就成了留守妇女,孩子们就成了留守儿童。三四十岁的留守妇女,平日里最担心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呢?我觉得无非是三件事,第一是孩子,第二是丈夫,第三是老人。



最担心的是孩子生病。如果说孩子大一些,上学了还能好点,如果说孩子还比较小,他们很容易感冒发烧生病,家里只有母亲和老人在的话,没有男的真的是,生起病来特别操心要命。

我们家原来有个邻居,丈夫是船员,长期漂泊在外,一般三四个月回家一趟,不过回家一次能休息个10天左右,有一次船员丈夫回家,儿子正常放学,全家人好不容易凑到一起,想着去饭店美美的吃一顿,结果儿子放学回家就一直说头疼,又呕又吐,疼的直打滚,幸亏赶上爸爸在家,背着孩子就去了医院,医生说幸亏送医就诊及时,不然孩子的性命都很难保住。所以说留守妇女在家,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生病。



第二就是担心丈夫在外工作太辛苦,或者不安全。在工地上打工不光辛苦,有的时候还很不安全,那些长期在外地很少回家的人们,家里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外边到底过得如何,有没有生病,是不是安全,所以家里人对他们满满的都是牵挂。最担心他们在外边生病了没人照顾,没饭吃就凑合,把身体累垮掉。

第三就是担心家里老人身体不好。老人身体不好要花钱治疗不说,光伺候也是挺累的,要是得了那种半身不遂的病,卧病在床起不来,那更是得累坏个正常人,得天天靠在床边伺候吃喝,还得洗尿布之类的。所以得什么都别得病,生病是留守的家庭主妇们最担心的事了,老的小的要是都病了,真是忙活不过来。



她们不需要老公在外赚多少钱,也不需要买什么礼物来犒劳自己,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老人孩子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这就是最大的心愿。


一品小十六


30~40岁的农村留守妇女,之所以留守农村主要原因是照顾年迈的老人以及年幼的孩子,有时还要兼顾发展种植业或者养殖业,可谓是身担重任。然而,平日里最让她们担心的却不是老人的抱怨,孩子的苦闹,庄稼长势差,肉猪长不肥,而是外出务工的丈夫。



30~40岁农村留守妇女最担心外出务工的丈夫

30~40岁农村留守妇女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可以种植粮食或者经济作物,或者养猪、鸡、鸭等家畜,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然而,整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却不是种养所得,而是丈夫的外出务工收入。如果丈夫失业了,没有了经济收入,意味着整个家庭的生活就变得困难起来。所以,留守妇女平日里最担心的是丈夫以及丈夫的务工情况。

所以,外出务工的丈夫应该经常与农村留守的妇女联系,相互了解近况,告诉她们自己身体健康,工作稳定,让他们放心,好好照顾老人、孩子和自己。以前电话费贵,不舍得打,现如今网络发达,可以进行视频聊天,付出的经济成本很低,完全可以实现经常性沟通。

30~40岁农村留守妇女最担心的是丈夫,而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30~40岁农村留守妇女最需要还是外出务工的丈夫

在农村留守的妇女并不容易,它们每天都有很多的苦恼,经常遇到一些烦心事儿。比如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孩子上学成绩不好,下地干活顶着烈日令人疲惫,等等。这些全部压在一个女人的肩膀上,岂有不累。在她们最累的时候,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最想要的是丈夫能够在身边,分担掉这些压力。

所以,作为丈夫在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应该主动承担起家务劳动,喂鸡、猪、鸭,下地犁田播种,洗菜煮饭,等等。以此来弥补对留守农村妻子的亏欠,以此慰藉她们疲惫的心灵。



综合以上分析,30~40岁的农村留守妇女平日里最担心的是丈夫,希望他在外面好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支撑起整个家庭。然而,在她们的内心最需要的也是丈夫,希望丈夫能够在身边,呵护自己。这岂不是矛盾了?对,很多事情本来就是矛盾的,从这矛盾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农村留守妇女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有点意思的事儿


留守妇女这个名词,可能流传已久,追溯到清朝的时候,就有徽商晋商,这些大商人不能说一个女人也没有,但可能很少是女人,基本都是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而且那个时候男人都是三妻四妾。有钱的男人,家里留守等待的女人就更多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留守妇女这个名词。

最近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只靠种地收入微薄,所以很多的男人们出去到别的地方打工,只有女人留在家里种地,因此就诞生了“留守妇女”这个名词。30~40岁的留守妇女,平时最担心发生什么事情?我觉得农村女人都比较能吃苦耐劳,干活出力无所谓,最担心的应该就是老人或者孩子生病,自己一个人照顾不过来。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当年她老公在外面当兵,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带着两三岁孩子。那时候她经常跟我说,再也不找当兵的男人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实在是太难了。她说有一天晚上正好是半夜时分,孩子突然发烧,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她,只有自己抱着孩子往医院走。那时候的条件不像现在这样,家家都有汽车,那时候出租车都很少,何况是半夜,根本搭不着车。就只能一个人抱着孩子往医院步行走,半夜路上根本没有行人,自己一个女人走夜路特别害怕。但是没有办法,只能一个人抱着孩子走了四五里路。






到了医院以后,孩子需要输液,给两三岁的孩子输液,一个人根本招架不住。医生给孩子输液的时候,孩子的身体使劲扭动,手到处乱抓,一动就会鼓起一个大包,医生就要重新扎针。连续几次扎针都没有成功,医生问她你们家就你一个人吗?为什么不让家人来帮帮你?她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孩子哭,她也跟着掉眼泪。我想这样的事情,可能很多的留守妇女都经历过。


除了担心孩子生病,可能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自己男人在外面花心。男人挣不到钱老婆会着急上火,男人挣了钱老婆还是会发慌,因为有钱的男人就增加了变坏的几率,更何况现在这自由随性的时代,给有钱的男人提供了有利的理由和各种便利条件。留守妇女在家里辛辛苦苦的干活操持家务,盼着男人在外面能够赚到钱,可男人一旦赚了钱,那钱却未必是属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