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長小肉疙瘩,當心這3種疾病,切記不能用手去摳挖

很多人發現脖子長一些“小肉疙瘩”,忍不住就會用手去"摳挖",結果破皮、流血、感染、還會留下永久性瘢痕。即使如此,小疙瘩還會勇敢的"發芽",而且越長越多,讓很多人焦慮不已!遇到這種情況,到底該怎麼辦呢?

脖子上長小肉疙瘩,當心這3種疾病,切記不能用手去摳挖


【1】脖子上長小肉疙瘩,要當心這3種疾病

  • 絲狀疣

絲狀疣多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常發生在頸、額和眼瞼部位。抗病力差、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激素的人,容易被感染。

絲狀疣的顏色相比其它疣會深一些,呈現褐色,比較細長,會凸出來,摸起來十分粗糙、堅硬。一旦患病,切忌用手抓過絲狀疣之後再去抓身體其他部位,以免造成其他部位的感染。同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中藥外治法】馬齒莧、枯礬、朴硝,水煎取藥液,趁熱燻洗,每日1~2次,每次20分鐘。燻洗後,用青黛散與六一散混合後,敷在疣體上,保持乾燥清潔。康復後,不留瘢痕。

  • 毛囊炎

如果一個人染上了毛囊炎,也可能會在脖子周圍或頭皮長出小疙瘩。它的發生與個人衛生、體內新陳代謝相關。

患上毛囊炎後,切記不可輕易擠壓、抓撓或挑破這些疙瘩,可能會使炎症向周圍組織擴散,甚至引起敗血症。

【中藥外治法】黃芩、黃連、黃柏、苦參各20克,加水煎煮,用藥液清洗患處,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鐘。

  • 皮膚過敏

皮膚過敏的時候,脖子也可能出現小肉疙瘩,有時還伴有臉部或身上長小紅疹子的情況。

平時應遠離過敏源,如花粉、寵物皮毛、粉塵等場所。同時應及時就醫,以免過敏反應加重。

【中藥外治法】:用淡鹽水清洗患部,待幹後撒適量冰硼散於患部,外用凡士林覆蓋,用紗布包紮好。

脖子上長小肉疙瘩,當心這3種疾病,切記不能用手去摳挖


【2】這2種小肉疙瘩,則無需過於擔心

  • 脂肪粒

肥胖、油性皮膚和化妝品的化學殘留等,都有可能引起脂肪粒。建議平時多注意衛生,調整好生活和飲食習慣,就可以慢慢消下去了。肥胖的人,減肥是第一要務。

  • 皮贅

皮贅醫學上又叫做軟纖維瘤,是一種長得像米粒大小、高於皮膚的肉疙瘩,它通常出現在頸部、腋窩等皮膚褶皺處,且多發生在懷孕女性或較肥胖的中老年群體身上。這種皮贅既不是皮膚癌,也不會發生癌變,所以無需擔憂的。


【3】脖子上長小肉疙瘩,需要注意這4點:

  • 平時有抽菸喝酒的人,無論男女均須戒掉菸酒。
  • 使用護膚品後,應仔細充分清潔,防止化學殘留。
  • 最好不要吃辛辣、氣味濃郁的食物,減少刺激避免病情惡化。
  • 保持生活規律,杜絕熬夜。加強體育鍛煉如甩手功(看我的視頻),提高抗病能力。
脖子上長小肉疙瘩,當心這3種疾病,切記不能用手去摳挖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請關注“針魂姜興鵬”,歡迎私信來問!我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助你持續健康!


轉載請註明出處:註明作者信息、網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