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牧部落建立起来的大辽,能够靠盟约与大宋持续一百年和平?

大马哈鱼12


辽国虽然靠着游牧起家,却并非一味依赖游牧为生。

建立辽国的契丹族,早在唐朝时就深受中原影响,开始了逐步汉化的过程。内蒙赤峰曾出土大量辽国文物,充分证明辽国文明度已经相当之高。同崛起于辽国北方的金国相比,辽国同北宋物质文化上接近的多,换个说法就是价值观相似、共同语言较多。



在唐宋过渡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支持,将幽云十六州割了出去,这使宋朝立国后始终处于北部边境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

北宋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隐患,太宗时期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雍熙北伐,结果损兵折将而回,从此就没了收复失地的打算,全面转入战略防御。



萧太后当政时,也搞了一场南进运动,出兵进入宋境大肆掳掠,一直打到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西南),此地离京城汴梁(开封)仅一线之隔,北宋岌岌可危。

为解危局,丞相寇准硬是逼着宋真宗御驾亲征,其实真宗心里也挺害怕,一直在皇宫养尊处优,哪见过这等阵仗啊。不过当他哆哆嗦嗦走上城头时,军心大振山呼万岁,一举击退辽国进攻。



萧太后也急啊,本就是孤军深入,大将萧挞凛又阵亡了,再攻不下容易被宋军抄了后路,还不如捞点便宜早些撤军,于是两边都有谈和之意。

当使者曹利用汇报和谈价码时,真宗正在用膳,便问道:“多少”?曹利用伸出三个指头,真宗虎躯一震,差点没咬了舌头,“什么,三百万?!”曹:“圣上,是三十万”。

宋真宗赵恒长舒一口气:“不多不多,给你记大功”。



就这样,宋辽两国签了盟约,除了辽国那边想涨涨价,偶尔搞些边境冲突勒索一番,两国倒是断断续续保持了上百年和平。

光靠一纸盟约就能换来和平?显然不是,宋朝那边不用说,不想打仗,实际上辽国也一样,萧太后之后的历代辽皇也没什么进取心,放着好日子不过打什么仗呢?

除此之外,两国的实力也是半斤对八两,大家都明白谁也奈何不了谁,打到最后除了劳民伤财也没什么结果,还是算了吧。



然而长期和平安逸让辽宋两国军备废驰,哥俩都处于无底线沉沦的状态。结局都不太好,先后被如狼似虎的金国一举拿下。


史海寻踪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认为宋的实力,当下不如辽国,所以,想出一个设立“封桩库”办法,即每年存一点钱,准备为后世子孙积累资金,要么购买燕云十六州,或者讨伐辽国所需的军饷。

实际上从宋建国开始,辽与宋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像《杨家将》演义抗辽的故事基本上是有历史根据的。

到了宋真宗即位时的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战争升级,辽军发动了二十万大军。入侵大宋,一路冲破宋军的层层抵抗,最后打到了澶州。北宋朝廷上下大为惊恐,最后在宰相寇准的强烈坚持下,要求宋真宗务必御驾亲征。宋真宗没有办法,只得战战兢兢与寇准到了前线。

宋真宗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前线,所以宋军将士们顿时士气大振。而辽军攻打澶州城的过程中,遭到宋军拼死抵抗,威虎军头张瑰眼疾手快,弯弓射箭一箭弄死了辽军统帅萧挞凛。辽军见统帅萧挞凛未战而死,顿时士气低落,溃不成军。辽军见形势不妙便主动提出议和。

本来宋真宗就没有抵抗之心,辽国议和求之不得,立马就答应了。他不顾寇准等人的反对,私自派使臣曹利用前往和谈,告诉曹利,只要能议和,哪怕赔百万白银都是可以的。

寇准不得已,在曹利出发前,告诉曹利,如果赔偿金额超过30万就杀了他。结果经过几次讨价还价,宋辽双方达成协议:

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朝皇帝为兄;宋朝皇帝则尊称辽萧太后为婶,大宋每年交纳给辽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

因议和地点在澶州城下,故称“澶渊之盟”。

虽然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军事有利的条件下订立的屈辱性条约。开启了对外赔款的先例,后来夏也用相同的手段获得赔偿,成了北宋朝财政的重大负担和老百姓的重压。

但是,澶渊之盟结束了宋朝与辽国之间长期的战争,使辽宋边境相对稳定,宋、辽两国也由此保持了上百年难得的和平局面。

而且两朝开通了贸易,大宋朝的生产力及商业水平远远比辽高,所以每年通过贸易从辽赚回的钱也不止止三十万岁币,因此对大宋而言,缔结盟约利大于弊,如果是两边还是打仗,从经济账上算,花的可不止这点钱。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虽然依然小的局部战争,但基本上以和平协商解决,再也没有大的战争。

然而,大宋北部的军队和辽国南京道上的士兵,因为长期刀qiang入库,马放南山,双方战斗力都急剧下降。到最后,大宋的禁军成了大宋的财政负担,战斗力极其低下。

大辽契丹骑兵也好不到哪去,养尊处优太久,有的甚至战马都跨不上了。长期的和平让这契丹和汉两个民族变得安逸虚弱起来了。所以。最后被女真拣了一个便宜,双双给灭了。

《活在大宋》里面精彩片断,值得一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1051736960609217"} --}

国内ERP专题


宋辽之间能够维持长时间的和平状态,就要讲到宋辽议和,也就是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示意图

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在打了25年之久的战争之后,辽国军队逼近黄河北岸的澶州,宋朝国都开封城已经处于辽国的兵锋之内。

大宋朝廷大为震动,是战是和游移不定。在寇准的极力劝说之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北宋军威大振,逼停了辽国军队前进的步伐。

此时,北宋朝廷以战促和,顺势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退军,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之久的军事对抗,开启了双方长达百余年的和平休战状态。

《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

▲澶渊之盟的签订

签订《澶渊之盟》,北宋其实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让步的。《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前两项内容主要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让步,这两项内容北宋颇为关注。

而后两项内容才是辽国比较关注的。那就是获得大量钱币和布匹等游牧民族极其需要却又无法生产的生活物资。更为重要的是开通贸易市场,可以使辽国不必通过战争手段而合法获得所需物资。

游牧民族缺少什么

▲双边互市

游牧民族虽然在骑兵战斗力上一骑绝尘,但是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抗季节变换和天灾的能力极其底下。

以游猎为生的民族,不从事稳定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的发展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在南人手里不珍贵的丝绸、绢帛、布匹、茶叶、手工艺制品、丰富的粮食储备等等,在辽国那边就极为珍贵。

因为这些东西是他们在对抗生存环境变化时候的最后一道可靠的保障。但是,他们生产不了。

以往中原政权对游牧民族的政策往往都是政治孤立+军事抵御+经济封锁三项政策并行。企图通过北方恶劣的自然条件逐步瓦解游牧民族。

一旦北方有变,生存难以为继的游牧民族只能挥兵南下,到中原去抢物资。如果开通互市,那么游牧民族就能够在对抗季节变换和天灾时,用自己的物资换取缺少的物资。

所以,在中原政权和游牧政权对抗的上千年时间里,双边互市一直都是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

所以,在《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辽之间开通了互市,那么辽国就可以通过物物交换得到自己所需的物资,就不需要再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去抢物资了。


风陵流度


主要是因为岁币,每年北宋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对贫瘠的辽国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加上檀渊之盟过后,辽国耶律洪基继位,丧失了很大一部分进取心,喜爱狩猎,享乐。甚至耶律洪基在位期间辽国朝廷都是随耶律洪基狩猎的脚步在春夏秋冬四捺钵之间流动。

再者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和平,只是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每年都有辽人进宋境劫掠。


前可见古人


盟约只是形式,真正的和平是靠实力和战争争取的,辽宋百年和平澶渊之盟只是一个契机,而双方经过几次大战相互摸清了底细,那就是在当时条件下基本势均力敌,想要吃掉对方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契丹国自耶律阿保机统一草原,效仿中原王朝称帝建国,之后耶律德光即位就一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谁知道后晋石敬瑭突然送来一份厚礼,那就是肯请契丹出兵帮他对付后唐李从珂,事成之后拱手奉上燕云十六州这块大蛋糕,果然耶律德光引兵击退了后唐大军,按照盟约顺利的拿下了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王朝赖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失去了,而契丹也一跃成为横跨草原和内地平原的大帝国,对内统治实行南北两院分别管理游牧部族和长城以内的农耕的汉人,无论疆域还是人口都达到了顶峰,耶律德光也将契丹改国号“大辽”。



宋朝自陈桥兵变赵光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后,东征西讨南下扫荡,迅速的统一了中原以及江南地区,当时的军事实力也是相当强大。大宋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对契丹采取主动攻击,数次大战铩羽而归让他们见识了辽国的实力,对辽国也从攻势变成了战略守势只能被动防御。

辽国在几次打败大宋后也开始膨胀,觉得自己可以吞并大宋统一天下,于是主动对宋开始了攻击,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大军进攻大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极力相劝下御驾亲征,两国在澶州展开大战,辽军久攻不下,宋军在皇帝御驾亲征的鼓舞下士气高涨,辽军统帅萧跶凛被宋军强弩射死,辽军军心动摇节节败退。当时无论人口还是经济、后勤保障辽国都无法和大宋进行长期抗衡。这时辽国主动前来议和,宋真宗也没有和辽国长期战斗下去的决心,只好顺水推舟同意议和,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辽国通过澶渊之盟获得了每年10万两白银的岁币和绢20万匹,以后每年都有这么多银子娟布,可以说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还不用费一兵一卒朝野上下非常满意。

宋朝通过盟约得到了期待已久的和平,可以安心治国发展经济,宋朝当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每年这点岁币绢布也不在乎,通过和辽国的互市交易说不定挣得更多,也是相当满意。

任何的和平都不是凭空得到的,所以“澶渊之盟”以战争开始以和平结束,对辽宋两国都是一个皆大欢喜,无论大宋还是大辽在当时实力基本旗鼓相当情况下谁也吞并不了对方,大宋开国时军事实力真的不弱。双方与其相互不停的战争不如坐下来和平相处互利互惠,这就是澶渊之盟能够让双方和平百年的真正原因。


飞侠小哥


自古以来一纸盟约肯定维持不了和平的,我觉的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还是北宋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双方其实谁也吃不掉谁。

第二,辽是两套官制度,幽云十六州地区的占领让辽国上层逐步汉化双方文化逐渐融合接近。

第三,每年的岁币和催场贸易解决了辽国国内的物资问题,特别是上层的物资消费品,能用嘴得到的东西何必去抢勒?战争意愿下降


清明上河图中宋朝


范仲淹当时也是支持的


炜哥的天空


960年宋太祖建立北宋,开始与辽国直接对峙,至1125年辽国灭亡,前后长达165年,这期间和平时期长达122年。澶渊之盟后虽然也经历了“关南之争”“河东划界”“幽云之役”等冲突。但总体还是以和平为主。出现这一现象,原因一方面是双方军事实力的消长;另一方面是文化融合。


一、军事方面

首先说下宋朝。宋朝的经济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但毕竟是农业国家,建立在农业基础上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还是难以应对长期的战争考验。同时,重文抑武的国策逐渐处于核心地位,守内虚外的军力布置,更戍制度带来的非战争财政损耗共同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逐渐使宋太宗开始改变外交政策,雍熙北伐的失败使宋太宗对主战派失去了信心,李昉、李至提出的“屈己和戎”“绥之以德”的思想逐渐被太宗接受。导致此后北宋军队对辽基本持保守的战略思想。到真宗时怀柔羁縻之策已经被北宋政府认可。此后北宋外交方面长期采取“修德怀远”(屈己安人)的策略。

辽朝方面。辽朝在宋太宗晚年与西夏联合,形成钳制北宋的局面。宋太宗虽有心议和,奈何辽朝此时感觉自身处于军事强盛期,对议和并不感兴趣,并且主动开展。从咸平二年(999年),辽国多次重启战端,宋真宗既不积极进攻,也不退缩,以被动防御为主。在保州、遂城、冀州、威虏军、河间等地多次交战,辽军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导致辽朝军心不振,逐渐开始考虑与宋朝议和,最终达成澶渊之盟。

军事上的对峙具有不稳定性,比如二战后的冷战,虽然处于停战状态,但各个国家头上都绷着一根弦,感觉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但宋朝的态度以及辽朝在文化、政治上的变革增强了这一稳定性。

在对辽态度方面,澶渊之盟促使宋辽由对立转为兄弟,宋真宗谨守条约内容,还将羁縻之策用于西夏以及南方少数民族。宋神宗时期,神宗还曾说:“对待辽国不能用对待藩国的礼节”。非常注重出使辽国的使节人选,使辽人感情上颇有共鸣。契丹作为马上民族,性格尚武、务实。辽国人认为北宋那些摈弃民族歧视观念,改善宋辽关系的官员如寇准、富弼、郭稹等人是值得尊敬的,因此对盟约也较为重视。

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辽朝的封建化改革以及汉文化的融合。不得不说,朝代时有更迭,皇权不停易主,在东亚地区,真正居于老大地位的,不是某个皇帝,而是流传至今的汉文化!

汉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促使历史上多次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被汉文化融合,进而促成民族融合。辽朝也是如此,辽圣宗时期辽朝基本完成封建化改革,汉化进程的加深提高了对中原文化的仰慕,对北宋君臣和睦共治的局面甚是向往,汉族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辽也得到提升。


辽圣宗至辽道宗时期,辽文化发展达到鼎盛。学唐比宋、华夷同风成为辽朝的时代风尚。辽推行科举制度以及不断吸收汉文化,使之对北宋文化造诣深厚的文人大夫极为仰慕。并致力于摆脱自己“夷狄”的地位。他们认为自己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自己敬慕北宋的苏轼等精英人士,是统一文化体系的交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此对待宋朝,不再是单纯的敌对与吞并,而是有了学习继承发展汉文化的想法。爱屋及乌,对宋朝那些改善宋辽关系的人、政治作为突出、军事才能显赫的人以及文化造诣深厚的人,辽朝均十分敬慕,如苏轼的诗词在辽享有盛誉。


不过本质上,是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也是对两国平等外交、和睦关系的积极维护。

所以不得不说,文化认同是更深层次的认同,基于文化认同所建立的关系也更具持久性。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辽宋一百多年和平的历史正巧印证了这句话。


兰台读史


游牧部落建立的帝国不像中原王朝,它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所以建立不起来庞大的官僚体系,也就不能很好的管理帝国。那么为什么还要建立帝国呢?因为草原除了肉和奶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必需品,他的来源主要有两个,要么交易,要么抢。要是中原也没有建立统一王朝,交易就是多头对多头,价格相对公平。若是中原建立统一王朝,交易就是多头对寡头,价格就掌握在中原王朝手里,当交易成本过高时,那就不交易了,只剩下抢了。草原人单个部落又不是中原王朝对手,就会联合起来形成部落联盟建立帝国。

宋朝建立之前,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辽国,宋朝建立后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与辽国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最终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双方边界开展互市贸易。可以公平交易没人愿意打仗,由于燕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即使草原遇到大灾,也可由燕云十六州来补贴草原,不至于国家动荡,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中华小故事


这要和当时的双方实力实际不差上下相关。大辽打大宋实际上也占不了多少便宜,莫不如让大宋年年进贡!


又见半瓶醋


大辽是草原上十分具有侵略性的民族,却选择和大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那就要从幽云十六州开始,正是因为大辽占据着这块土地,从而能够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和大宋保持长久的和平,也才会选择和大宋保持和平相处。

宋辽时期的幽云十六州包括了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两省北部区域。乍一看,面积不大,但是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首先,幽云十六州地理位置是处于长城以南,它的北部边界是长城和崇山峻岭,而南部则刚好相反,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所以,常常有人会说大宋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丢了幽云十六州,导致无险可守。因此,这片土地是中原非常重要的北部屏障。

对于大辽而言,幽云十六州十分重要。说这话,并不是因为它是中原的北部屏障,占据了它可以一马平川的南下中原。大辽自打北宋初年以后,就再也没有打过入侵中原的主意。所以,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并不在军事战略上。

幽云十六州之所以能让大辽发生质的改变,是因为它拥有能让大辽进行极其重要的制度创新、改革的能力。简单来说,是体现在制度创新上。

首先,大辽的财政逻辑变了。幽云十六州,这块土地的面积并不大,大概十万平方公里再略多一些。尽管土地面积小,在大辽疆域的版图里也是很小的一块,可是一看人口比例却不得了,人口占据着大辽总人口的六成以上。而这个状况,也确保了大辽稳定的中央财政收入。

此外,大辽还有一笔财政收入必须要算上。是什么呢?就是澶渊之盟,大宋依照盟约每年要向大辽提供岁币。岁币,是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也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所以,再算上这一笔钱,大辽就更是有了稳定的中央财政。

大辽的财政逻辑发生变化,统治逻辑也随即发生改变。大辽最先是一个草原上的国家,国家的人民是草原上的契丹人,最初的国家形式是采取部落联盟。但是,幽云十六州是位于长城以南,人们搞的是农耕,常住人口基本上也都是汉人。

大辽想要同时统治长城南北,就必须同时懂得草原、中原的逻辑,在此之上建立一个草原和中原的二元帝国。

大辽的制度创新,体现在哪儿呢?大辽的帝国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在幽云十六州这块占大辽人口六成以上的土地,南院采用儒家文化那套方式来治理汉人;在大辽原来的草原土地上,北院则用草原文化的方式治理契丹人。

一旦能够建立起这种草原+中原的二元帝国,那么草原的继承逻辑也会随之改变。草原上皇帝的继承顺序会从兄终弟及转为父终子及,那这样草原帝国周期性的继承危机也就迎刃而解,王朝帝国的生命周期就能大大延长。

大辽帝国基业长青的关键原因,就是在于它对幽云十六州农耕地区的掌控、治理。因此,大辽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两百多年的、而且是由草原游牧者建立的大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