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走勢大膽推演—全球經濟還沒到底數字貨BI短期內難以一枝獨秀


未來走勢大膽推演—全球經濟還沒到底數字貨BI短期內難以一枝獨秀


經濟危機已經確定無疑地到來了,而且會比2008年的危機還要深刻猛烈。

08年僅僅是金融衍生品斷裂而造成的次貸危機,較少涉及實體。

而現在的危機是由於全球疫情,首先引發了全球斷航,油價猛跌,其次疫情全球爆發後,想要根治,起碼需要半年時間,全球消費滯脹,全球生產停擺,全球供應鏈出現巨大斷層。

想要理解此次經濟危機的深遠,可以這麼理解。就好比是,發生了一次核戰,人們紛紛躲進底下堡壘躲避核輻射,全世界人民集體停工半年。雖然類比誇張,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而且本身,世界經濟已經到了新一輪循環,過去十年的經濟繁榮,讓美股牛市牛了10年,一直就在等某個因素刺破泡沫,沒想到這次來了最猛的一個黑天鵝。

而在數字貨BI世界的人們,也紛紛躁動起來。

有人驚呼,終於到了嬰兒底,大膽抄呀。

有人驚恐,這次很多主流BI可能跌破歷史新低,要是手中沒有現金,工作被裁,生意被關,恐怕生活艱難,那就趕緊拋售自己手中的籌碼吧。

數字貨BI世界究竟會有怎樣的走勢,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

今天V客來大膽推演下接下來的走勢,僅供參考,不構成短期投資意見,但如果是長線持有,您可以認真聽聽。


未來走勢大膽推演—全球經濟還沒到底數字貨BI短期內難以一枝獨秀


1、 全球股市、油價和數字貨BI的底遠未到來

首先抄底?如果你資金雄厚,我不攔著。

如果不是,千萬別打光了子彈,不僅抄在半山腰,可能面臨生活極度困難。

此次疫情影響的深遠性,遠不是幾次熔斷之後,就能觸底反彈的。有人說上週3的道瓊斯的反彈,是觸底的體現。也有人說,中國股市已經到了嬰兒底,這麼扛跌。

我們只想一個道理,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也許價格會偏離價值,但歸屬於價值。

這次疫情,按照《紐約時報》的預計,美國最高峰,可能會一天新增50萬人的感染,就算把傳染率降低一半,最終總計也會有65萬人被感染。

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的領頭羊,美國,還有歐洲,能放開各類工業生產、服務產業嗎?這種情況下,另一個超級巨頭中國,因為對世界的包容,不斷要對抗境外輸入,也很難專心全面復甦經濟。

所以不要被短期反彈所幹擾,底還沒到。經濟慢慢開始復甦的時候,才是到底的時候。

當你認為,相比於歷史新底,已經很接近了,現在抄了也不虧。這個思維也沒錯,但前提是資金雄厚。

而基本事實是,接下來半年時間,全球疫情影響,可能天天都會有黑天鵝事件,任何一個,都足以讓反彈的股市、黃金、油價等投資市場又再次下滑。

如果你資金緊張,就千萬別梭哈,否則自己接下來1年的生活都困難。


未來走勢大膽推演—全球經濟還沒到底數字貨BI短期內難以一枝獨秀


2、 數字貨BI3個月內,很難獨善其身

在數字貨BI連續兩天暴跌20%的日子裡,很多人驚呼,數字貨BI哪有什麼避險資產屬性啊?當上周美股連續熔斷,數字貨BI竟然開始反彈,人們又認為數字貨BI的春天到來了?

甚至有人做了一個很有趣的視頻,在月球上有三個宇航員,分別是美股、原油和黃金,突然衝出一隻新冠的大怪獸,先是吃掉了原油,然後弄死美股,最後腳踏黃金。而數字貨BI躲在一個大石頭後面,保住了小命。

很明顯,這是想體現危牆之下,數字貨BI能夠獨善其身。

而最近的反彈,更讓有些媒體煞有介事地宣佈,數字貨BI可能已經築底成功,準備逆勢飛揚了。

這些文章總結,前段時間的大跌,是來自於投機性資金的逃離,等到這部分資金出場,而數字貨BI有接近歷史新低,自然堅定的信仰者開始入場抄底。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首先,對於很多媒體在前段時間,大肆宣揚減半行情;在去年年初熊市漫漫,不斷髮出主流BI可能已經失去了投資屬性的悲觀論調;在此次反彈,又預判熊市到頭。

業內公開的一個秘密,就是很多作者,都是莊家的喉舌。V客最近也被留言,希望合作發文。我當然是堅決抵制的。作為收割的聯合作惡者,這是傷天害理,自斷陰德的行為。

所以勸各位,各類文章可以看看,具備自己的獨立長遠的思考,才是王道。

BTC要恢復到1萬美金,且不說恢復到2萬美金,短期內可能嗎?

只用看懂一個基本原理,未來3個月,投資比特BI的人,比一個月之前,會增多還是減少?結合經濟大環境,大家對生活充滿著擔憂,對工作就業滿是迷茫,對什麼時候是底也多有不確定,短期內,怎麼會有比一個月前的多?

要知道,很多人當時是被減半行情勾引進來的投機者,壓根不是堅定的區塊鏈技術的信仰者,他們除了被套牢,渴望解套之外,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追加資金,更不會有更多新BI圈參與者到來。

如果你認為可能很難再跌回6000美金以下了,你會幹什麼?沒錯,趕緊抄底。如果你真的這麼想了,誰會開心?

所以,此次反彈,原因是什麼?我想大家已經能猜到。

歡迎您把猜到的結果,寫在評論區。下期,我們繼續推演數字貨BI未來的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