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編者按:北京建築大學是北京市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是一所具有鮮明建築特色、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北京地區唯一一所建築類高等學校。學校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8年,學校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築學、土木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培育精英良才,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科領域、科研方向,完善了“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全層次專門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5200餘名研究生。學校現有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320餘人,他們始終堅持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潛心教學、匠心育人,成為研究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即日起,學校在校報、校園網、官方新媒體推出“博導風采”專欄,展示學校博士生導師的科研方向、研究特色和育人成果,敬請關注。

  學生創新的引領者——博士生導師張愛林教授

【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張愛林,男,1961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土木工程學科帶頭人,北京學者,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負責人,北京市高層和大跨度預應力鋼結構工程中心主任。師從王光遠院士、趙國藩院士,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在大連理工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美國康乃爾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現代鋼結構體系創新與優化設計。

  教育情懷,創新育才。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土木工程概論》《材料力學》《高層建築結構》《鋼結構》《結構優化設計》《工程結構可靠性》《現代預應力鋼結構》等課程。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指導本科生和研究生60餘人次獲全國鋼結構創新競賽一等獎兩次、全國互聯網+大賽銅獎等。已培養博士、碩士130名,其中兩名博士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名碩士獲得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和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名博士生獲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在現代大跨度預應力鋼結構體系創新方面,建立大跨度預應力鋼結構優化設計理論,解決幾何與性態變量協同優化難題,發明大跨度預應力弦支穹頂、整體張拉索穹頂及裝配式脊杆環撐索穹頂等新體系和新型節點,完成了典型新體系模型試驗,解決了相應重大標誌性工程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突破了國際上無法實現大跨度的核心技術瓶頸,建成世界上首個大跨度(93米)弦支穹頂、國內首個大跨度(72米)索穹頂,以自主創新、剛柔並濟、輕盈優美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及標準規範,引領了我國預應力鋼結構的創新發展。

【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在現代高層鋼結構體系創新方面,建立基於整體穩定約束的空間剛架結構優化設計模型和方法、高層鋼結構動態可靠性評定實用方法、高強螺栓裝配節點鋼結構體系設計方法。從2011年起在國內率先開展工業化裝配式高層鋼結構新體系研究,相繼研發了裝配式斜支撐法蘭連接鋼框架、桁架樑方鋼管柱裝配式鋼框架、帶Z字形懸臂樑裝配式鋼框架、芯筒式全螺栓連接裝配式鋼框架、預應力自恢復功能減震裝配式鋼框架等快速裝配式新體系,突破了傳統的豎向構件焊接連接約束瓶頸,成果成功應用於一批典型示範工程,實現高強螺栓現場快速裝配建造,無汙染、無垃圾,綠色施工,節能環保,推動傳統建築行業向高質量工業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

【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把學術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創新成果已成功應用於我國自行研製的首臺3200米鑽機前開口井架、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比賽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鄂爾多斯伊旗體育中心、全運會盤錦體育中心、成都博物館、首師大附中北京副中心校區教學樓等多項重大重點工程。獲授權發明專利9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論文近百篇。主編我國首部《預應力鋼結構技術規程》、《裝配式斜支撐節點鋼框架結構技術規程》,參編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範》、《鋼結構通用規範》等。1998年、201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和一等獎、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博導風采】土木工程學科:張愛林

  張愛林教授榮獲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推動“北京創造”科技領軍人物、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鋼結構傑出貢獻人物、科技奧運先進個人、奧運工程建設標兵、希臘理論與應用力學學會榮譽會員、俄羅斯聯邦理論與應用力學委員會拉赫馬圖林Rakhmatulin獎章等榮譽。現兼任中國鋼結構協會副會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香港和澳門金屬結構協會顧問、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訓練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作為團長率中國鋼結構協會代表團分別訪問日本和英國鋼結構協會並作學術報告。《科技日報》、《人民日報》、北京電視臺新聞頻道、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DISCOVERY頻道專題報道張愛林教授的自主創新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