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阿里組織部大會每年都有評獎環節,要頒出表揚獎——紅草莓獎,批評獎——爛草莓獎,評獎範圍為全集團的產品項目,依據為當年客戶服務的綜合情況

這“獎”除了和績效考核、升職掛鉤外,有幸獲“獎”的,還要由相應部門總裁當著全集團核心管理團隊500多人的面上臺領取去。這對獲爛草莓獎的部門而言壓力特別大。

所以,這獎雖不對外,但依舊份量十足。自然,獎項背後的神秘判官阿里CCO——首席客戶官團隊,大家都不敢小覷。

外界說CCO、CEO、CMO通常只是指具體某個人,但是在阿里,CCO可不光指目前部門老大吳敏芝,更是一支團隊的稱謂,團隊每一個小二都會說我是CCO,我是CCO團隊。

這種傲嬌資本當然與團隊的地位和作用有關聯。

1999年,阿里巴巴剛成立時,該團隊就有了雛形,十八羅漢中,有三個當時在做客服,戴珊、彭蕾還有韓敏。

後來伴隨阿里成長中,該團隊也一直跟著成長並始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一直是阿里價值觀首條“客戶第一”踐行排頭兵。

2014年客服體系正式成立後,戴珊迴歸幹了3年後,彼時B2B老大、合夥人吳敏芝繼續接任,都是深得馬雲信賴的人物,而集團高管接連親歷部門一線站臺,更是體現了高層對此業務和團隊的重視。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阿里歷史上另一支聞名的團隊叫中供鐵軍,CCO團隊雖無其名聲響亮,但貢獻亦不一般,又因為服務講究體貼細微,為區別於鐵軍剛的一面,所以,內部尊稱該團隊為“阿里柔軍”。

今天你給的一個差評,可能就是未來阿里巴巴某位總裁獲得“爛草莓獎”的頒獎詞。——柔軍份量足見。


01


在阿里發展的關鍵時刻,“中供鐵軍”誕生,通過磕下一個又一個客戶,奠定了阿里巴巴在 B2B市場的地位,也為阿里後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至今仍深深地影響著阿里文化。

相較與鐵軍的響亮名聲,柔軍確實要低調的多,甚少對外發聲。

雖被稱作“柔”,但這個團隊誕生之初,是為了打硬仗。

覆盤阿里的歷史,其第一場硬戰,就是和外來巨頭ebay的競爭。彼時,論實力、論資金、論經驗,剛剛誕生的弱小淘寶,和ebay壓根不處於同一量級。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但淘寶後來卻小鹹魚翻身,幹掉了大白鯊ebay,根本原因就在於更好的服務。

彼時,ebay的營收模式,是收取賣家交易佣金。在交易之前,為了防止買賣雙方直接聯繫、跑單,ebay就設置了玻璃牆,阻隔買賣雙方交流。

而淘寶則反其道為之,不收賣家傭金,鼓勵買賣雙方交流,就靠服務體驗的提升,淘寶實現了對國際巨頭的逆襲。

以“小二”為代表的阿里客服群,在一口一聲的“親”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客戶體驗風格。

淘寶能夠擊退eBay,阿里人“客戶第一”的理念至關重要,維持淘寶網這一理念的重要角色,就是服務小二。

馬雲曾坦言:阿里鐵軍讓他感動,而阿里柔軍讓他感恩。

鐵軍為阿里存活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阿里的發展壯大柔軍則不可缺失。

馬雲喜好太極,阿里的發展也融進了太極的路數——硬朗拳法下,藏著柔軟細膩的內功,剛柔並濟。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所以,初看阿里,看到的多是以鐵軍為首的彪,細究之後,才能悟到像柔軍一樣深藏不露的悍。


02


阿里內部有一句話,CCO是公司最有權利的團隊。現老大吳敏芝剛上任時,馬雲就跟她說過:“會有很多人要來拍你馬屁。”

這樣的權力不止來於組織部評獎時的話語權,延伸開的日常話語權才更有力量。

每個季度,客服團隊會根據消費者意見、評價對前端的產品進行“拉零處理”——直接拉掉,改進後再上架。這是一個日常化的運營管理,一個季度能有2500個需求改進。

在阿里的定位裡,服務小二不是公司裡的兜底部門,而是對接剁手黨和數千萬商戶的業務前哨——客戶的前端反饋和建議,會輸送到後端的業務部門,幫助其提升業務、改進流程等,通過這一鏈路保障著全球最龐大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穩定運營。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所謂的話語權,除了價值觀的支撐,更是商業端客戶自然賦予的。

作為平臺型電商,商品的生產、展示、售賣、物流、售後等多個環節,具體落地者是外部的品牌商、商家、運營商、快遞、安裝售後等,這些環節具有高度不可控性。阿里小二們服務再好,如果這些外部的第三方掉鏈子,客戶體驗也好不了。

因此,阿里必須設計一套完整、流暢、公平的交易股則,並搭建各種工具,輸出技術,賦能商家,共同服務好客戶。

小二可以關閉一家不守規則的店鋪,也能決定讓什麼樣的商家嚐到“甜頭”——這一權限的依託,是淘寶網對平臺進駐商家的評價規則體系,我們每個人購物時的好評、差評、中評,都影響商家從淘寶平臺獲得的獎懲,而獎懲則關係利潤。

在平臺規則作用之下,商家必須給予客戶足夠好的購物體驗。除了一口一個“親”之外,免運費、打折扣、夾帶小禮品、快速退換貨,都是一連串優化體驗的方法。

之後的物流體系、支付寶支付系統,都是為了保證網購體驗而衍生的。

客服團隊存在的價值還在於,哪怕機器人再聰明,小二們的工作依然不可替代,他們的人性,經驗、直覺和同理心依然是不可獲取的。

為了讓更多人感知其工作價值,深刻理解“客戶第一”的內涵,吳敏芝推行過“親聽“項目——鼓勵大家走到一線,聆聽客戶聲音、重視客戶體驗,通過‘親聽’讓所有人共同聽見、共同看見,並解決問題。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後來,馬雲、張勇、童文紅、張建鋒等高管為表支持,都親臨一線參與。實現了有決策能力的人都聽見了炮火。

如今,該項目已經成為集團“百年湖畔”培訓(針對P9及以上)的必修課。


03


很多人以為客服是門檻最低的崗位。

但是,阿里CCO體系中,有近3000名員工,一線實際服務客戶的阿里員工只有600多位,剩下2000多名都是技術、產品、運營、數據分析,其中有個團隊成員大多來自麥肯錫、埃森哲等各類諮詢公司。

服務小二的工作不只是接電話回覆問題,還要作為客戶代言人直接參與到業務討論中,對影響到消費體驗的場景可以直接“SAY NO”……

客服團隊要充分發揮好眼睛和耳朵的作用,建設好用戶反饋的神經網絡,把一線看到的、聽到的客戶聲音有效傳遞到前端業務,並協同前端業務共建提升用戶體驗的方案,打通客戶到業務的任督二脈。

所以,客服人員應該不僅能接電話,也能分析、思考,需要作為客戶代言人直接參與到業務討論中,輔助業務決策。無論是研發、生產、包裝還是物流,最終的反饋意見將會在客服這裡沉澱下來。

這樣看來,這個團隊

進能衝鋒陷陣,退能指點江山。

帶來的價值,最後會體現在客戶對產品的好評、更多的復購、以及商家內部供應鏈優化帶來的成本節約,價值是巨大的。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2014年以前,客服團隊一直分散在阿里巴巴各個業務區塊,是給業務部門救火的從屬角色,不管是業務的運營也好,還是服務的方式都是人肉化。

但這時,阿里客服團隊面臨的服務體量,已經不是2003年與eBay競爭時候的體量。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面對的是逾4億的活躍消費者、上千萬的活躍商家、幾千種阿里自有產品和業務,以及每天上千萬筆的交易。

在淘寶和天貓,每天有近5萬次熱線電話求助。而無線端的在線服務量每天都超過100萬次,數字持續快速增長。

但當時的客服系統,從思維到操作,還是主要以人,即“服務小二”為主。當時內部最大的問題,就是投訴量的積壓,一個投訴單,往往要幾天才可以反饋過去。

當時用戶產生問題的時候,申請訂單需要用戶打電話來觸發,再通知客服處理訂單。用戶打電話也需要時間與金錢成本,再加上每天上萬批投訴單導致客服處理速度過慢,勢必影響用戶體驗。

客服是一個企業直接接觸用戶的端口,這種局面,與阿里巴巴一直倡導的“提供最好的網購體驗”明顯不吻合。此時,外部競爭者,早已不止是當年的外來戶eBay,阿里客服再次面臨挑戰。

所以,2014年,阿里巴巴將各業務線的客服工作,整合成整體事業群,即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事業群。對阿里內部而言,這是一個集團客服體系從零開始的過程,阿里柔軍正式成體系


04


作為阿里巴巴第210號員工,在被任命為CCO之前,吳敏芝曾擔任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從“阿里鐵軍”到“阿里柔軍”,對於吳敏芝來說,變的是具體業務,不變的是背後的理念,那就是要堅持“客戶第一”。

阿里客服只是接線員?不!比肩鐵軍的他們如何成為價值觀判官?

谷歌有十大價值觀,第一條就是“以用戶為中心”。

亞馬遜人都努力遵循的第一原則也是 “客戶第一”。

卓越的企業不旦都重視企業文化和價值觀,而且基本上都會把“客戶第一”作為最重要的一條。

德雲社不管名利收穫多豐,郭德綱、于謙始終都會代表德雲社向觀眾致敬,而且言必稱“衣食父母”。他們用最樸素的言語詮釋了“客戶第一”於企業的價值——心懷客戶感恩客戶,才能留住客戶永葆基業

很多公司把“客戶第一”當成口號,把文化和價值觀當成口號。阿里把它落到機制裡面,有很多切實有效的方法。

2001年,“客戶第一”就納入價值觀考核,後續更是演化為各種落地制度延伸到績效考核裡。

當年鐵軍很有名的銷冠賀學友,儘管銷售業績遠超指標,但因為續簽率不高,不得不大冬天履行跟馬雲的賭約——完成不了指標跳西湖。因為,續簽率低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客戶買了產品後,後續服務不到位,這也是不符合“客戶第一”理念。

阿里巴巴的戰略與產品,服務與發展,它的一切核心,都是圍繞著服務升級、產品升級、模式創新,圍繞著人性需求去發展的。只有先理解了人與服務,才能去升級自己的服務與產品。

“客戶第一“,從本質上來說,回答了阿里是誰、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終極問題,也是阿里血液中流淌的基因密碼。

客戶第一,全員“小二”,既是對阿里的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對阿里未來方向的指引。

過去,在電商大擴張時代,它幫助阿里登頂全球最大電商的高位;未來,在新零售時代,”客戶第一”,則是評判新零售是否真正取得成功的關鍵指標。




參考文獻:

1.等馬雲接CALL,《20天內,馬雲和張勇相繼輪崗“做客服”,傳遞了新零售什麼信號?》,財經故事會

2.郭清媛,《巨頭阿里的“軟”和“硬”》,財經天下週刊(id:cjtxzk)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