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单反相机是A档还是M档?哪个更方便?

熊猫映画


A档和M档都是相机内置的曝光控制模式。A档(佳能Av/尼康A)即光圈优先曝光,又称光圈先决曝光,光圈由拍摄者自行指定,相机自动匹配快门速度,曝光量由相机测光系统决定,因此属于一种半自动曝光模式;M档即全手动曝光(Manual Exposure),不仅所有曝光参数均由拍摄者自行指定,而且曝光量也由其自行指定:

说到拍摄的便利性,自然是A档更方便,毕竟M档需要手动控制曝光,无论是拍摄效率还是拍摄效果上都对拍摄者要求更高一些:

虽然A档更方便,但不代表A档可以完全替代M档,或者说A档可以适用于任何拍摄场景。具体到实际拍摄中,什么时候使用A档、什么时候使用M档,与拍摄场景、使用者拍摄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与其讨论哪个方便,不如讨论哪个合适更有意义:

一、A档是兼顾便利性和实用性的曝光控制模式,在实际拍摄中应用最广

A档是实际拍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曝光控制模式,既可以通过改变光圈调控画面景深,还可以间接调控快门。A档的优势在于画面曝光量由相机测光系统自行测算,拍摄者可以专注于具体拍摄,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画面发生过曝或欠曝。根据个人拍摄经验,该档位基本可以覆盖80%左右的拍摄场景,常见的适用题材包括:

1、人像

人像是A档应用最多的题材领域,主要是利用A档的景深控制能力,起到分离背景、突出人物主体的作用:

2、风光

风光拍摄画面纵深大,通常需要小光圈来保证足够景深,因此使用A档非常便利:

3、花卉小品

花卉小品类似于人像拍摄,通过增大光圈制造浅景深,可以降低杂乱背景对画面主体的干扰,突出花卉主体,制造画面视觉中心:

通过测光模式和曝光补偿的灵活运用,A档还可以方便地进行静物拍摄、逆光剪影等题材或场景的拍摄,很多摄友将A档称为“挂机档”,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A档的曝光控制,作如下几点提示:

1、在A档设置下,要获得符合拍摄预期的准确曝光,要注意测光模式的选择和测光位置的确定,比如人像多选择中央重点测光(或点测光),风光多选择矩阵测光。在选择点测光时还要注意测光点位置的选择,才能获得符合拍摄预期的作品:

2、在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后,还要注意曝光参数不能过度调节。在正午等环境光线非常强烈的时候,采用大光圈或高ISO可能造成过曝;反之在夜晚或室内等暗光条件下,如果光圈太小或ISO过低,则可能造成画面欠曝。应对方法是及时观察相机肩屏或显示屏上的曝光指示条。如果指示条偏向负值,需要调控曝光参数增加曝光;反之需要调控参数减少曝光:

3、测光模式决定相机的基准曝光量,如果基准曝光量下的画面与目标拍摄效果不符,还可以通过曝光补偿功能进行调节,一般调节范围在±2EV或±3EV。具体调节也需要借助相机肩屏或显示屏上的曝光指示条。如果曝光量吃不准,还可以通过曝光包围的方法,一次性拍摄多张不同曝光量的片子,供拍摄者后期选择:

二、M档适用于特定的拍摄对象和拍摄场景,具有其他档位无法取代的优势

M档的关键在于曝光量可以手动控制,也就是所有的曝光参数均可自行调控。在一些特定的拍摄题材和拍摄场景下,M档具有其他档位无法取代的作用:

1、棚拍

与室外自然光拍摄环境相比,棚拍的特点在于相对复杂的人工光环境。一是光线角度多变(侧光、顶光、侧逆光等),二是多灯组合形成复合光,相机测光系统有可能不能精确地还原环境光线,或者说按照摄影师的意愿来还原光线,这时M档就有用武之地了:

2、舞台

舞台上的光线环境也比较复杂,经常有五彩的镭射光环境,还有大光比环境,这种情况下使用M档也比较容易精确控制曝光:

3、接片

多幅接片也是M档的应用场景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固定曝光量,避免接片的时候出现明显的接驳痕迹,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

再有就是极限暗光等特殊光环境下,M档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一些有胶片时代手工曝光拍摄经验的摄影师,还习惯把M档作为“挂机档”。

关于M档的曝光控制,要注意一点:M档下曝光补偿功能无效,曝光量的改变只能通过拍摄者直接调整曝光参数来实现。但M档下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仍然在工作的,所以可以通过曝光指示条为曝光参数的设定提供参考:

篇幅有限,仅供参考。关于摄影的相关问题,朋友们可以关注小k后发送下图各类关键词,获取小k为您整理的独家摄影技巧,祝您摄影愉快🌹: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单反相机用A档还是M档,要看每个人的爱好,单反相机档位很多还有P档S档还有需多其它档位,现在的单反机功能强大,基本囊括了所有场景,至于在拍照时用那个档,谈一点我个人体会。

我刚开始用单反摄影时也是用A档,是影友们介绍的,用了一年多时间,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所以拍出的照片亮度较大不耐看,在掌握了M档技能后,我大多时间就用M档了,但用M档参数调节太费事,后来我听了圈里的一位大师讲,平时拍摄风景风光人像用风景档就行,我按照大师所讲一直使用到今,拍出的相片画质好亮度色彩适中,但凡遇有什么重要赛事有动感的就用运动档,想搞点创作且时间充足就用M档,室内拍摄时由于光线灯光作用逆光拍人像时就用全自动档。

总之,关于单反相机拍摄时用A档还是M档还是其它什么档位,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钟情什么档位用到极致都能拍出好的相片。





岱宗夫1


刚使用单反时使用M档,我记得第一张M档的照片随意拍的,挺好的;当时根本不懂光圈、快门的关系,更不懂ISO;再后来拍出来的片出来光线好的话还是可以的(我说的可以是指曝光),光线差就不行了。随后逛论坛,练习拍……再熟练M档后就光圈优先,我是先ISO,再光圈,再曝光补偿;后来拍人文活动为了抢镜头就直接自动(不闪光)了。


水軍总司令


我以前是拍鸟,拍微距,拍风光,现在是拍纪实,文献,也经常拍会议活动,两个相机都是几十万快门了,几乎都是M档,手动模式,下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光圈优先模式(佳能AV档)需要调整的参数是:感光度,光圈,曝光补偿三个参数,其中曝光补偿最难要根据不同背景选择加减,所以最大的缺点就是,拍摄对象在环境光线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背景不一样,拍摄角度不一样,曝光补偿就不一样,所以拍摄的照片经常出现亮度不一致。还有拍夜景,光绘,车轨就基本没法用AV档了。

手动模式(M档),千万不要以为手动模式就必须用手动对焦,当然绝大部分场景都会用自动对焦。手动模式一样也是调整三个参数:感光度,光圈,快门速度,曝光补偿只能看到参考线不能调整,所以跟光圈优先AV档一样调整三个参数,不过这个模式最适合拍摄环境光线基本不变或者缓慢变化的照片,熟练掌握后可以一直使用手动模式,我自己就是手动拍到底,基本上的场景自己看到就能判断应该用什么参数拍摄。

手动模式的优势很多,比如抓拍飞鸟,从水面起飞再飞到天空,背景不断变化,光圈优先模式根本无法拍摄亮度一致的照片,只能用手动模式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照片亮度一致。全景接片也必须用手动模式保证每张照片亮度的一致,婚礼,会议带背景屏幕的也一定要用手动模式,因为背景屏幕亮度不断变化,如果是光圈优先或者速度优先模式都需要不断调整曝光补偿,而手动模式就跟背景光没有关系。

当然手动模式是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熟悉了三个参数的调整你会觉得这个手动模式一点也不难。还有如果是微单,因为屏幕图像是所见即所得,所以又适合光圈优先模式。

手机打字有点慢,先说这些,附图为自己拍摄的作品请大家多多指教。如果有摄影朋友需要交流可以关注我或者留言给我。











周晓刚摄影


一直以来都坚持用M档,就算我教女儿玩摄影,也要求她用M档,原因无它,A档(光圈优先),存在着很大缺点:

1、在环境光线不足,安全快门速度过低,如果在最大光圈都不能提供一个安全快门速度的,你又没有打开自动ISO的情况下,结果就是拍虚、如果你手动调整ISO,拍摄速度一样跟不上,但你设置为自动ISO就悲剧了,因为相机不能判断你的安全快门速度是多少,结果ISO动不动就设定得很高。

2、使用A档还涉及曝光补偿功能的设置和使用,这个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门槛。

3、习惯使用A档的人,其实是因为相机的光圈、快门和ISO参数不是使用单独的拔轮设置,这就导致设置光圈和快门参数很麻烦(部分相机要按功能键切换),如果是三拔轮设置,使用M档的拍摄速度一点都不慢(当然你要有一点的光圈、快门参数组合基础)

4、A档基本很难进行艺术摄影,弱光、逆光拍摄基本很难实现,更莫谈在现在的数码相机宽容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摄影师为了确保安全快门,无法使用欠曝拍摄再后期拉亮,这种常用摄影方式了。


行摄清远


我最常用的就是A档光圈优先,如果说用单反必须用M档,那我只能呵呵了。下面简单介绍相机P A M S档的用法。

p档,(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拍新闻时同,只关心构图就可以,若用闪光灯用跳闪,不要用直闪。

A档。光圈优先,适合任何场合。

快门优先(佳能叫TV档,尼康叫S档)。适合排运动,体育等

M档 适合影楼、摆拍,、静物、微距等。

数据设置:室外:感光度100、快门1/125、F8或11。室内:在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F3.5、快门1/60。,每个镜头最佳光圈8/11/16。风景用小光圈(11到22之间)但不要用最小光圈,会畸变。

为什么我推荐光圈优先?因为以光圈优先拍摄可让您专注于艺术元素而无需过多担心技术方面。您在光圈优先级中调整的唯一设置是光圈本身。然后相机自动设定ISO和快门速度。您在光圈优先级拍摄的次数越多,您就会越了解光圈对照片的影响。


请叫我老范


A档是半自动模式,M档是全手动模式,字面理解操作起来A档更方便,实际上更方便的确实是A档。

A档用法:

A档为光圈优先半自动模式,只需要设置光圈的大小,系统自动帮你预设好快门和ISO达到一个曝光平衡的状态,如果不满意还可以用曝光补偿进行明暗调节。



A档模式可以满足生活中大多数场景的拍摄,如人像、风光、街拍等;

它只需拔动滚轮一步就行了,简单吧!

M档用法:

M档为全手动模式,光圈、快门、ISO都要自己设置;不过也可以只设置光圈和快门,把ISO设为自动就行了。

用M档其实也不用想的那么复杂,可以这样把它简单化。

首先确定好我今天要拍的东西适合什么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再固定设置一个安全快门或多大的光圈,ISO设为自动,最后是不是也就剩下一个要随时调节的了。

比如我要拍骑自行车人,我觉得快门设置1/1000秒为安全不糊快门,ISO设为自动,那只要调整光圈大小就可以控制整个曝光了。



自动ISO只要光线不是特别暗都不会有噪点的,系统也是在减小噪点情况下自动预设合理的ISO值。

总结:

A档适当生活中大多数题材,操作简单,只要调节光圈大小即可

M档适合拍一些特殊氛围的效果片,如烟花、流光车轨、专业棚拍人像等,专业的人可以玩出很多的花样效果,这个我不专业,了解下就行了

A档和M档哪个更方便对于会找这个问题的人肯定用A档更方便了,先好好理解A档和T档,再去玩M档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志励好摄


A档,光圈优先。

M档,手动模式。

至于用哪一个模式,一是个人习惯,二是看拍摄环境和对象。

光圈优先

光圈优先,就是拍摄者确定一个光圈值,快门速度由相机根据测光给出,是个半自动曝光模式。这种曝光模式主要是针对需要以控制景深的来突出主体的拍摄模式。

比如风光摄影,需要大景深时,A档操作时,拍摄者确定一个适中的小光圈就可以了。

再比如花草、人像摄影,A档操作时,拍摄者确定一个适中的大光圈就可以了。

在A档模式下,如果场景中光线比较均衡,不存在“白多黑少”、逆光、亮(暗)背景时,也就基本不需要曝光补偿这劳什子,但如果有上述情况时,就需要对曝光进行补偿,而这个补偿如何设置、补多少合适,并不是有一定经验就可以了,所以你试来试去,都不一定“补”的合适!

怎么办?全手动模式!

手动模式

手动模式时,快门、光圈都由自己决定。所以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全由自己来掌握,有些手忙脚乱。其实也没什么“神秘”之处:比如需要大光圈时,确定一个大光圈后,去调整快门,直到测光指示显示为“0”,这时曝光组合确定。需要调整时,改变一个参数,另一个参数随着跟着调整就行。比如你调大一级光圈,那接着调小一级快门,反之亦然。再就是密切关注测光提示条。

下边说一下全手动时曝光补偿的优势了。先说明下:全手动模式时,曝光补偿是不会启动的,也就是不起作用的,这点要注意!

我以一张月亮照片来解释:在拍月亮时,其实月亮本身跟周边的天空相比,光差是相当大的,再说月亮在画面中占比又小,所以很容易就把月亮拍成一块“大白饼”,也就是曝光过度了。比如你用A档拍摄,就需要通过曝光补偿来减少曝光,至于减多少档?没人能知道,因为月亮在画面中的占比,月亮出来的时间、亮度等这些因素都不确定,你只能一级级去试,有可能你试到最后,都减到-5EV,月亮还是“大白饼”一个!这说明什么?一是曝光补偿还不到位,二是已经浪费你很多时间。有可能还会失去拍摄机会!

如果是全手动模式呢?好了,你先将相机的测光改为点测光,并将测光点对着月亮本身;确定一个光圈(拍月亮不需要很小光圈,不需要多大景深),然后去调整快门速度,直到测光提示数值到0,按快门吧。这时候,月亮不再是“大白饼”,而是有了“环形山”。

这就是用手动的好处,并且没怎么麻烦!

我把刚才拍月亮的话说完:在调整快门速度时,快门如果如果太低,需要提高感光度。而实际情况是,即使感光度100/f5.6,拍月亮的快门速度应该也在1/100~1/250间,提高快门速度一是提醒没有架子的同学,二是特殊情况时,比如拍红月亮时,快门速度就没这么快了,怕你端不住。

用什么曝光模式,就是个习惯,没什么难易,只要你习惯了。何况用全手动是那么的得心应手!


南方之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的单反相机,A档M档我都使用看看你拍摄对象是什么,拍照之前想好用那个模式,

A档就是所谓的光圈优先模式。光圈优先能够自主调整光圈,在这个模式下,相机的测光系统会自动计算出需要的曝光值,然后根据你自己选择的光圈大小决定快门与iso的多少。因为光圈能够控制景深,快门由相机决定数值,所以这个模式用来拍摄静物会比较多一些,而且光圈能够控制景深。

优点:适合拍摄静物,能够控制景深达到强化视觉中心的效果。

缺点:如果你的镜头光圈不够大,在弱光情况下需要手持拍摄,容易出现模糊,

M档就是全手动模式,相机的光圈、快门、iso、色温等等都可以由你自主调整。如果需要背景虚化时需要大光圈,那么你可以对光圈进行设置。在外出拍摄相片能够得到你需要的曝光、景深、色彩等等。是摄影师常说的专业模式。

优点:全部参数都可以自主调整。

缺点:如果在外出现突发事件,需要相机快速拍照时参数调整会浪费时间,这点不如P档与自动挡;当需要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快速移动的物体在光线不一的环境乱窜,无法快速调整曝光,这点不如快门优先,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下面照片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照片如果喜欢敬请关注我谢谢了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飞猪👈即可看到【我在飞猪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商品,赶快来看看吧。】¥pYmj1c2YGCy¥ https://s.dfkhgj.com/E1.UiIPv4











呼伦贝尔谷哥


一直使用M档,可能是源于对机器的操作感的追求!

ISO,快门速度,光圈,虽然在M档下这3个都是变量,但ISO是可以做到相对固定的。

比如,在室外阳光充足的情况下,ISO就可以设置为100~200,然后就固定了,接下来只调快门和光圈即可进行拍摄。

在室内的话也同样如此,先试着把ISO调到一个较高的范围,比如800~1600,如果在最大光圈下,快门还达不到安全值,就继续提高ISO。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安全快门=1/焦距,ISO多高合适需要看相机的高感如何,过高容易产生噪点!

使用M档对我来说,有几个好处:

一是不断调整三个参数,可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更加熟悉自己的相机。

二是拍出来的照片就是比AV,TV档或其他自动挡更有感觉。

当然,M档虽然不是那么难,但也确实不容易操作,尤其是在拍舞台的时候,光源变化巨大,这个时候就很考验你的手速和经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