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最適合遭遇時進行防守的陣法——圓陣!

小說:最適合遭遇時進行防守的陣法——圓陣!

建安十四年,正月初八,江陵城北。

南郡轄下總領十七縣,其中郡治位於南部地區的江陵城。樂進和徐晃所部援軍想要支援江陵城,一共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條是水路,從襄陽城附近的漢水乘船南下,到達江夏郡竟陵縣的時候再折道往西數十里即可到達。

不過現如今荊州水師勢弱,文聘雖然佔有江夏郡北部大部分地區,實際上還是受到江東水軍的壓制,很難主動出擊,自然也沒辦法保證竟陵縣附近的水道安全。

第二條路是從襄陽城走陸路直接南下江陵城,這一路上路過宜城縣,編縣還有當陽縣等地。

走陸路雖然時間稍長一些,不過勝在安全穩定。而且滿寵所部大軍就駐紮在當陽縣,從陸路南下的話,還能從半路上匯合滿寵所部大軍。為了穩妥起見,樂進和徐晃仔細商議一番之後,還是決定從陸路南下支援江陵城。

按照樂進和徐晃的打算,原本是要聯合滿寵手下三千大軍一同前去狙擊關羽所部的敵軍。

可惜兩人率軍到達當陽縣之後才發現,前幾日有人趁著城內防備鬆懈的機會,居然想要衝擊縣衙謀反,雖然滿寵很快將這些叛軍鎮壓下去了,不過一時半刻明顯是沒法給樂進他們進行援手了。

作為曹營宿將之一,滿寵很清楚劉備的勢力範圍在南陽郡新野縣附近,而當陽縣縣也不是襄陽城這種荊州重地,所以城中這些早飯的亂賊也肯定不是劉表手下的死忠份子。

如此一來就很明顯了,這些亂賊明顯是關羽派出來的斥候混入城中想要攪亂城池。只是滿寵不清楚關羽到底派了多少斥候混入城中,所以一時半刻也不敢大意,只能把自己手中三千大軍全部留在城中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樂進和徐晃兩人辭別滿寵之後繼續率軍南下,終於在正月初八早上跟關羽所部的五千大軍碰面了。

對於關羽來說,想要阻擋來自襄樊方面的援軍南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樂進和徐晃南下的必經之路上佔據一座城池,然後據城固守。

可惜江陵城北編縣等地距離襄陽太近,關羽也不敢輕易前去。原本是準備謀取當陽縣作為自己的固守之處,而派進城中的斥候同樣被滿寵給清理的差不多了。

如此一來,關羽只能是領著自己手下五千大軍在曠野之上準備進行攔截。

早在關羽率軍渡江北上之初,諸葛亮就曾經特別交代過他,這次出兵只是協助周瑜攻取江陵城而已。只要能夠拖住襄樊方面的援軍即可,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千萬不要拼死大戰。

諸葛亮不是擔心關羽的安全問題,只是劉備如今手中可用之兵實在太少。這五千大軍也是好不容易才攢出來的,要是關羽將他們全部折損在南郡,對於劉備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損失。

可惜諸葛亮的打算雖好,周瑜也不是瞎子。所以在關羽從江夏郡渡江北上之後,周瑜命人將一封親筆信送到他的手中。

周瑜在信中直言不諱,如果關羽能夠擋住襄樊方面的援軍,荊南四郡自然任由劉備攻取。若是關羽想要出工不出力的話,靠近江東方面的桂陽郡,劉備就不用再想了。

關羽雖然看完信之後大怒不已,不過他也很清楚周瑜的威脅確實很有力。以劉備現如今在江南的兵力而言,就算是想要掃平荊南四郡都有些勉強,如果江東兵馬再從中作梗的話,確實是無法拿下桂陽郡了。

為了劉備的大業考慮,關羽是不得不打這場硬仗。

早在樂進和徐晃所部大軍距離自己還有三五十里的時候,關羽派出去的斥候就已經發現他們了。

關羽很清楚自己手下五千大軍兵力薄弱,如果全力對戰的話很難是敵軍的對手。所以在魏軍到來之前,關羽就吩咐自己手下大軍擺成圓陣進行防禦。

此時關羽陣中,原本用來運送輜重的車輛被擺在最外圍,在輜重車輛之後,則是一個個神情凝重的長弓手。而為了防止敵軍想要突破前線守衛,關羽在輜重車輛後方又調撥了許多長矛手協助防禦。

圓陣乃是典型的防禦陣型,尤其是眼下雙方大軍都在曠野之上根本無險可守,所以關羽也只能將輜重車輛擺在前方用來阻擋敵軍騎兵隊的衝擊。

魏軍陣前,樂進和徐晃在距離關羽所部大軍還有二里路的時候緩緩停了下來。

關羽手下斥候老早就發現了魏軍的蹤跡,樂進和徐晃也是早就發現了關羽的行蹤。

為了讓手下軍士能夠保證體力,防止關羽以逸待勞,兩人催動大軍慢慢行進,就算是此時已經趕到戰場了,也沒有立即發起進攻,而是先讓手下大軍原地休息一番。

樂進和徐晃各自帶著幾名親衛策馬向前,看到關羽所部已經擺開陣型,樂進冷笑道:“關羽手中不過五千大軍而已,就算是擺成烏龜陣又能如何?他真以為就憑著自己手下這五千雜牌軍就能擋住我們不成?”

因為圓陣主打防禦,而且大軍聚集在一起之後很像一個龜殼讓敵軍難以下手,所以圓陣又有個不好聽的名字叫做烏龜陣。

而關羽這次渡江北上,他手下五千大軍其實都是原本屬於劉琦麾下的江夏軍。在黃祖時期,江夏大軍力拼江東毫不示弱,雖然黃祖這人有些囂張跋扈,不過帶兵還是很有一套的。

可惜黃祖死了之後,劉琦統領江夏這一段時間以來,江夏軍的戰鬥力明顯是大不如前,這也是樂進瞧不起關羽手中這五千大軍的原因。

徐晃沉聲道:“文謙不可大意,關羽手中這五千大軍北上之前,肯定已經被劉備給好好訓練一番了。倒是你我手下的軍士,大多都是都是南陽郡和南郡本地士卒,戰鬥力同樣不高。”

樂進和徐晃所部一萬大軍,只有兩千騎兵是魏軍精銳,剩下的八千大軍,其實都是跟著劉琮一起投降的。而劉表手下水軍戰鬥力確實不弱,但是說到步卒的戰鬥力,徐晃心中卻是絲毫不敢自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