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姑且把杏林街和位于其南偏东的南杏林街的附近区域称为杏林地区。其中杏林街北起中山路南至大西路,再向南为南杏林街,至广昌路止。今天在这两条街两侧均为居民住宅区。有些文艺青年知道,在这里还有杏林7号咖啡书吧和三秋舍创意轻食馆这样的文艺打卡地。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可是,这些与“杏林”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用穿越的视线来看看历史上的这一区域。

我们从1927年的《奉天省城市街全图》上可以发现,杏林街原名为“利升庆”胡同,而南杏林街原名则为“高茶馆胡同”。前者因有利升庆粮店而得名,后者的名字则来自此地原有一个老板姓高的大茶馆。我们发现,这与“杏林”毫无关系。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不过,我们在“利升庆”胡同的北端发现了一处特别的所在,那便是药王庙。

药王庙,位于今药王庙路路北,杏林街东侧,里面供奉药王孙思邈。其原址大概在今杏林街与望云寺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已无存。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封建王朝时期,沈阳没有像样的西医,看中医也要花不少银两,所以对于贫苦的百姓来说,只有依靠神明的指引来消灾祛病,这也算是一种祈福。据记载,药王庙香火一直很旺,每年四月二十八药王诞辰的庙会热闹非凡。届时木雕的药王像会被请出来,仪仗队簇拥,上街游行,并把日常用药、民间验方沿途发给百姓。

而且,居于小西关的药王庙只是盛京药王庙其中之一而已。当年最有名的药王庙是处于大南门外的药王庙。据《奉天通志》记载:“药王庙在德盛关街西,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当时大南门外进香者居多,算命摇卦者更盛。小西关外这个药王庙的医馆药店相对显得更多。

文人骚客们对于药王庙附近的盛景亦诗兴大发,《沈阳百咏》记载:“银红帖子折千张,圣会同来赴药王。百样葫芦依样剪,分明佳节近端阳”。

那么,“杏林”一词与药王庙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药王庙的另一个名字便是“杏林书院”。

事实上,位于西关外的杏林地区,便是因杏林书院而得名形成。当年药王庙附近医馆药店较多,颇有“医馆药店一条街”的气氛。

《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有一位修道的医生名叫董奉,常年为人治病不收钱,“群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对人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装一盆杏子。他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之人。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来纪念他。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所以,中医从业者习惯称自己为“杏林中人”。

正是这个原因,久而久之,沈阳城内人将这个地区称之为“杏林”。

值得一提的是,昔日“高茶馆胡同”的南端尽头便是著名的“惠霖火柴公司”这一点我们在1931年的《辽宁省城市街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便是原本在北市场的“惠霖火柴公司”(详见《穿越盛京秘境》第十二章都邑之桥)后来的迁移地址。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奉天大名鼎鼎的人物——张惠霖。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张惠霖,名志良,字惠霖,别号惠临。1878年5月出生于奉天虎石台乡大古城村。17岁在沈阳县衙任文书,后来在张作霖手下做事。

1917年4月,奉天储蓄总会成立,张惠霖任总会长,同时兼任官银号总稽查。这一时期,由于张惠霖政绩卓著,荣获了北洋政府颁发的三等嘉禾勋章。

在那个时候,瑞典和日本的“洋火”占领了中国火柴市场的大部分。在东北,火柴市场全部被日本垄断。张惠霖感慨于民族经济被摧残的现实,决心走一条实业救国之路。他开始创办企业,首先办的是火柴厂,因为人人都要吃饭——做饭——点炉子,谁也离不开火柴。由于国货成本低,价格廉,人们又爱国,都爱买。所以惠临火柴公司盈利颇丰,迅速扩张,使奉天地区进口火柴由1921年的4万余箱锐减到1925年的不足千箱,终于把日本火柴挤出市场。惠临火柴公司还兼并了日本火柴企业奉天磷寸株式会社。公司扩大后,产品占领了全东北的火柴市场。张惠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抵制日货,振兴民族工业的夙愿。

1925年,有“世界火柴大王”称号的瑞典外资企业瑞中洋行开始准备以倾销的方式占领中国火柴市场。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张惠霖联合奉天及东三省所有火柴厂组成火柴同业联合会,共同与瑞典瑞中洋行斗争。

张惠霖等人的行动得到东北当局的支持,当局没有答应瑞中洋行在奉天建厂的要求,理由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火柴厂生产的火柴完全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并在税收上对中国火柴厂实行优惠,让“惠临火柴”等中国品牌日益发展壮大。

除了惠临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外,张惠霖在1921~1924年间还牵头合资创办了“八王寺汽水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肇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民族工业企业,被誉为“辽宁现代民族工业的奠基人”。1924年后,张惠霖出任奉天总商会会长、东北三省联合会会长、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后任官商合办奉海铁路公司总办、筹济局局长、奉海铁路公司总经理、东北三省盐运使等职务。

“九一八”事变后,张惠霖表现得极有骨气,他不为日本人做事,毅然辞去一切政、商界职务,在大连市郊外黑石礁屯隐居14年。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回到沈阳。1947年1月因病逝世,享年69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公私合营,惠临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赎买后,迁往营口并入“营口火柴厂”。原公司厂址和厂房、办公楼等所有设施划拨给沈阳市胶鞋厂。随着沈阳市胶鞋厂的拆除,此地早已旧貌换新颜了。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这里真的有杏林吗?揭开杏林街与南杏林街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