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论语易解」7.11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如能用我,就行道于世;如不用我,就藏道于身。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子路说:“老师如果领兵打仗,又和谁共事呢?”孔子说:“徒手搏虎,徒身过河,死也不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的。临事能小心谨慎,谋划好才行动的人,我才和他同事啊。”

【注释】

(1)《集解》引孔安国曰:“暴虎,徒搏。冯河,徒涉。”

(2) 《杨注》:“‘行’字古人用得很活,行军犹言行师。《易经·谦卦·上六》云:‘利用行师征邑国’,又《复卦·上六》:‘用行师终有大败’,行师似有出兵之意。”“徒手搏虎曰暴虎,徒足涉河曰冯河。‘冯河’两字最初见于《易·泰卦·爻辞》,又见于《诗·小雅·小旻》。‘暴虎’也见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和《小雅·小旻》,可见都是很早就有的俗语。”

(3)《今读》:“问答都很有趣。子路嫉妒孔子盛赞颜回,从而夸耀自己的勇敢,跃然纸上。而孔子又一次挫折他,还是老话:光凭勇敢不行。”


【解读】

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

一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曾赞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5.21),又赞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5.7),均可与此互参。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类似想法的地方还有很多。《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或约等于“用之则行”,初九“潜龙勿用”或约等于“舍之则藏”。但值得注意的是,“藏”又并非道家之隐居,并非不做任何事;此诚如刘逢禄在《论语述何》中所说:“用舍,天也。孔颜之学,用在尧舜、三王之事;舍则传之其人,非有所加损也。”孔子晚年返鲁,删述六经,教化弟子,固为“藏”也,但其意义不知高于出任某一俗职若干倍矣。

二是“暴虎冯河”。这是孔子批评子路有勇无谋的话,已经进入汉语成语之列。有趣的是,“冯河”虽然最早见于《周易》泰卦九二爻辞,但和此章孔子之意颇不同。泰卦原文为:“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王弼注曰:“体健居中而用乎‘泰’,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用心弘大,无所遐弃,故曰‘不遐遗’也。无私无偏,存乎光大,故曰‘朋亡’也。如此乃可以‘得尚于中行’。”(《周易正义》)程子对“冯河”的解释更加明确:“泰宁之世,人情习于久安,安于守常,惰于因循,惮于更变,非有冯河之勇,不能有为于斯时也……自非刚断之君,英烈之辅,不能挺特奋发以革其弊也,故曰‘用冯河’。”(《程氏易传》)《周易》讲“用冯河”,孔子则讲“吾不与”,其意若相反,当因语境不同故也,读者察之。

三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此语紧接上文,也是孔子对子路的告诫。儒家是爱智主义者,强调做事小心谨慎、精心谋划,是孔子的一贯立场,这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中所在多有,如孔子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15.27),曾子讲“为人谋而不忠乎” (1.4),等等。《周易》于此的立场和孔子完全一致,如讼卦《大象》云:“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履卦九四爻辞云“履虎尾,愬愬终吉”,震卦《大象》云“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等等。特别是,《系辞下》云:“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云:“惧以终始,其要无咎。”都是强调任何时候都要谨慎从事,不能盲动,正可与此互参。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特稿」「论语易解」7.11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