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怎样理解“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话的?

幸福一家人wjy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原话应该是“创业易,守成难”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唐太宗和房玄龄,魏征的一段对话。

打江山易,需要的环境,条件容易满足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就历朝历代的经验来看,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打江山易,是因为需要满足的条件少,就比如秦末的农民起义,外部环境是秦朝暴政,大兴土木,全国征调了两百万人服劳役。丁男被甲,丁女转输,全国总共就两千万人口,生产几乎就全面瘫痪了,百姓没饭吃,生存成问题能不起来造反吗?

秦始皇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这就能阻止百姓起兵吗?百姓们砍断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一样可以造反,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去思考起义成功后怎么办,只要能推翻暴政的朝廷就可以了,所以古代农民起义早期,很容易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成本是非常低的。

而民间爆发农民起义,也可以看到朝廷本身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或者是秦朝这样的暴政,或是像明朝时期政治腐败,秦朝的主力军队都在边关守着,明朝军队荒于训练,只要起义最初取得成功,起义就容易愈演愈烈,最后推翻腐朽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秦末农民起义

所以打江山易主要是因为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起义中有一个合适的口号也会吸引更多人追随,比如推翻暴政,推翻腐朽政府,驱逐鞑虏,反清复明等等,这些很容易让人引起共鸣,感同身受,进而纷纷响应起义,群体运动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即便本身利益没有被损害也有可能去参与,进而导致一个政权的崩溃。

守江山难,不是单靠一腔热血就能完成

守江山难更好理解,打江山的时候只要考虑怎么击败统治者就行了,但是打下了江山,就得考虑怎么让政权稳定,怎么让统治长久持续下去。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扫荡了其他的军阀,这之后就要开始考虑让国家稳定,统治稳固了,这就需要先稳住自己的位置,功高震主的大臣该清理就得清理了,这还掌握好度,元朝残余势力并没有被彻底清除,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还得保证边疆稳定,国家基本稳定了,就得考虑培养接班人。

朱元璋

经历了战乱,国家百废待兴,还得开科取士,要恢复生产,不然百姓在新王朝无法生存,早晚又有人要起义了。国库没钱了,打仗要钱,建设要钱,又得推行经济政策,推行过程中,还不能让大多数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适当的给予社会福利,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持续不断,没有尽头的过程,遇到贤明的君王还好,如果遇到昏君,暴君国家又悬了,守江山非常考验统治者的综合能力。

再比如清朝,至今都还不停的被黑,按当时的眼光来看,满清是入侵者,所以入关之后,为了让统治长久持续下去,统治者一边镇压叛乱,一边强调安抚汉人,顺治皇帝亲自去祭祀孔子,试图将满清塑造成为大明平定李自成叛乱的形象,表彰为大明殉国的大臣,为崇祯皇帝树碑,加封,称赞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开始尝试使用汉官,而在民生政策,巩固边疆统治上,清朝统治者和其他朝代要操心的问题是一样的。

顺治皇帝

所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是很有道理的,打江山只要环境合适,自身也具备一定的实力,实行过程中运气好一些,要成功并不困难,但是要守江山,这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推行政策就会涉及到军事,经济,外交等众多的领域,而即便一些很小的细节不注意,可能都会引发一场危机,因此,守江山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足够的,更多考验的还是领导者的综合能力。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我感觉正更像是一句劝谏之言。

  • “打江山易?”这句话跟开玩笑似的,没见过哪个开国皇帝是真真的躺来的,不用我多说什么,肯定大多数人更认可“打江山难”,所以这句话是相对而言的,只是强调了“守江山”的难度之大及重要性。

  • 有句话叫“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细细品味与“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有着那么一丝联系。打江山好比兄弟共患难,腥风血雨一同闯过来,终于可以坐江山同富贵了,却各怀鬼胎,尔虞我诈。

1.打江山心齐,守江山心散

打江山也能算是起义阶段,这时候民心所向,大家齐心协力,反正不反抗就是等死,所以目标空前的一致,团结起来就很容易了。而守江山就不同了,大多数人都得看过宫斗戏吧,皇子之间都打的不可开交,更别提让外人跟你们齐心了。

2.打江山专,守江山广

打江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着怎么把本朝灭了,不用顾虑其他(相对而言,主要讲的是目标),守江山就不同了,军事、农业、百姓、文化等等方面,相对于打江山时要考虑的更多更多,而且不仅仅是安于现状就可以,还要发展。

3.打江山毫无顾虑,守江山忧心忡忡

打江山好比一锤子买卖,基本上就是成与死,毫无牵挂,放手一搏往往更为勇猛。而守江山就不一样了,贪图享乐、骄奢淫逸暂且不说,得天天想着有没有人像自己一样去造反,想着有没有人要害自己等等。


  • 我所知的“打江山易,守江山的”的代表可能就是隋朝了,看过隋唐相关影视剧的应该也都深有体会,杨坚得天下真的要比其他开国皇帝容易了一些,没有那么多的腥风血雨,守天下就不用多言了,40来年就玩儿完了。

  • 其实我感觉有点暴发户的感觉似的,可能不太恰当,但是面对奢华的生活,好多人都是搂不住的,反正我要是发财了应该管不住自己。
  • 当今生活、工作也是一样,考大学相对容易,可是大学期间真的学出点什么真挺难;找个老婆还算容易,维持婚姻美满就没大么简单了;生个孩子也还算不困难,把娃抚养成才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啊,在艰苦的环境下能安稳生活,有了钱了却不会过了,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语留人


历史上,有太多的史实证明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一、战国末年,秦王嬴政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掉了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国而统一了中国,然而,秦朝在治理国家时,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严刑峻法等等,在民间流行着“苛政猛于虎”、“天下苦秦久矣”等等不满情绪的表达,最终,天下百姓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爆发了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紧接着,刘邦与项羽仅用了三年时间就灭掉了秦朝,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仅仅14年。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陷入了长时间的混战阶段,北周重臣杨坚建立隋朝后仅用了8年时间就统一了中国。然后,隋炀帝犯了秦朝灭亡的老毛病又犯了,仅仅38年后 ,隋朝灭亡,被唐朝取代。

三、著名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其军队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其大顺政权只存在了42天,而李自成本人也只做了一天皇帝就匆匆逃离北京。

四、在古代,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如果不实施仁政,不让百姓休养生息,这个政权注定了不会长久。纵观古代社会政权存在长久的王朝,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做的,比如汉代有著名的“文景之治”、唐代有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等……




德馨先生


为什么说打江山容易而守江山难呢?这首先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因为打江山的创业者具有一种很强危机感,他们在原有基础从不满足,而是在不断挑战自我,所以在东征西讨的军旅生涯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而守江山的守业者为什么更难呢?因为此时此刻,心态与早期已经不同,守江山的人已经失去原来打江山的勇气,只想守住自己手中的一切,惧怕任何变革和改变,所以发展的脚步就会放慢,这样一头雄师迟早就会变做了一头肥猪,从壮志雄心创造历史到贪婪享受抱残守缺,这样最终的结局就是自己把自己送到了屠宰场。


浦又京


很多人在打江山时方能显出英雄本色,但是,当打下江山后,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守得住这份江山。如果说打江山更多的是需要勇猛与运气,守江山就得有大格局,大气度。因为打江山与守江山是人生两种不同的境遇,也可以说是区别人格信仰的大考验,分水岭。所以,有人就不配守江山,对于他们来说,守江山太难了,完全掌控不住,越想守越乱了方寸,古往今来不乏其人其事,叹为观止!所以,不少人仰望苍穹,发自肺腑仰天长啸,“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呀!”


芳心高洁


打江山是为争权夺利,招起贫困受难民众,易齐心协力奋斗甚至拼命易夺取江山。一但有了权,享了福会忘了为人民保权保利,忘了教育后代而变成多为己少为民往往会失去江山。

要保江山为人民利益,以正法严律真对每个人,特别是有权之人必须严以律己。


快乐在于发现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见字如意:打下江山容易,治理江山,守护江山苦难。

简单剖析下:打江山的背景往往农民起义,至于农民爆发起义的原因则是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这时有人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有了后面的打江山的局面。而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何尝不是当朝的统治者的疏远朝政活着暴虐无道呢,这就是说他没能够守好江山。

从佛学角度讲,打江山和守江山是密不可分,无打江山的易,则无守江山的难,无守江山的难,亦无打江山的易,二者互为因果。

从概率学角度讲,打江山大多是一两代人的事,而守江山则是后面历代皇帝的事,故而守江山的难度远大于打江山的难度。也是我们俗称的富不过三代。

从兵家角度讲,打江山的时候,常伴瘟疫、饥荒、旱涝此为天时,朝政腐败,疏于国事此为地利,民不聊生,起义军民心所向此为人和。打江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守江山正好反之,故而打江山易于守江山。

从成功学角度讲,打江山者需要民心所向,必须严于律己,不成功变成仁,所以其能力、心性都得以锤炼。而守江山者,生于富贵,不知居安思危,更要面对权力的诸多诱惑,迷了方向,失了本心,何谈能力?故而打江山易而守江山难。

总之,既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迈,亦有秦传二世,便可亡国的悲哀。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未有暮色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个人理解如下。

打江山并不易,所谓易只是相对守江山难而言。打江山时,天时已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往无前,齐心协力,在成功路上不瞻前顾后,思想高度统一与一致,成功概率相对高。

守江山难,难在:1.以打江山思维去守江山不一定是对的,比如大秦,打江山时用法家思想,守江山再用法家思想则太过暴政。所以守江山人转变思维难上加难。2.守江山非一人千秋万代,需一代一代传承。所以在选择继任者问题就非常难,中国有句古代,富不过三代就充分说明守江山在代代传承上难度非常大。3.守江山时竞争更大,对手无时无刻想取而代之。内部本身更是挑战多多,大多数江山皆是从内部被攻破就是明证。

以上为本人认知,欢迎吐槽分享讨论[玫瑰][玫瑰][祈祷][祈祷]





疯传子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打江山易:可以说是大家志同道合的去做一件事情,大家可以同心协力,大家各司其职的朝着目标去,处于上升期,创造期。这样有共同的目标,反而在一起很容易成功。

二、守江山难:到了守江山这个阶段,说明目前是已经取得了事业的初步成就和成功,但是有一点成绩很多人就急于想要享受,各种利益交织,欲望多,很容易内部就分崩离析。

阶段不同,心态不同,造就这种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局面!


贵可春秋


打不容易,守更难。人的私欲根深蒂固,贪图亨受是每个人的欲望,谁能无私?无权利的欲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