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AI浪潮来袭


后疫情时代,AI浪潮来袭

从2019年12月初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据报道,截止至3月24日9时,全球共有19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37万余例。世界卫生组织于日内瓦当地时间3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将新冠肺炎(COVID-19)列为全球性大流行病。

在全民共同抗疫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打好此次疫情阻击战。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产业,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产业又有哪些机遇与挑战?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李丹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判断和分析。

“黑天鹅”飞起,我们看见了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股票市场成为疫情反映最快的晴雨表,新冠疫情恐慌情绪对欧美金融市场造成冲击,道指创史上最大下跌纪录。连通全球经济的供应链产业同样受到疫情较大的牵动。中国作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疫情直接削弱了中国所承载的全球供应链功能。目前,汽车、机电设备、化工、手机行业均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国家正加速分散供应链,以减轻对中国的依赖。韩国LG Display龟尾屏厂(全球前三OLED手机屏幕厂商)、三星龟尾手机厂(可折叠的Galaxy Z Flip和Galaxy Fold)均已停工,对正常的产业链形成巨大挑战。

在2003年中国非典疫情时,中国经济处于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共振向上的阶段,整体经济趋势性、周期性上行,人口红利释放,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充裕。非典仅延缓了实体经济快速抬升的势头。而在2019年,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中高速增长的结构性调整阶段,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加大,人口红利下降,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从2003年的7.5%升高至12.6%。

后疫情时代,AI浪潮来袭


疫情“黑天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利空线下,利好线上

中国经济受到疫情影响,短期内需求和生产骤降,失业上升、物价上涨。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疫情的爆发对于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影响程度更大。疫情防控要求下,企业复产复工推迟,使得大量中小企业三个月内收入大幅下降,容易导致现金流枯竭。

对于不同的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不同程度的机遇与挑战。疫情对于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由于居民外出消费骤减,部分行业受国家要求暂停营业,旅游、餐饮、线下文娱等线下消费场景,尤其是聚集性消费场景为主的行业遭重创。由于疫情期间,民众多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共同抗击疫情,人们的线下娱乐被按下了暂停键,互联网行业的成熟普及使得线上行业成为了疫情期间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传统超市的线上化和无人化等,为新零售新业态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旅游业营收5139亿元。这次的偶然“黑天鹅”疫情事件,成为线上行业的新机遇。

同时随着现代年轻人“宅文化”的兴起,各式各样的“宅经济”开始涌现,线上消费成为主要消费场景,电商/新零售、连线视频、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生物医药等逆势上扬,迎来一波短期爆发式增长。疫情期间国内全网用户在线时长相比春节前提升了30%,社交、游戏、短视频、长视频、资讯等传媒互联网应用提升显著。2020年春节期间游戏时长相比2019年提升41%、流水规模提升33%,拉动效应显著。对于生鲜电商千亿蓝海,2020春节期间,生鲜电商行业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009万,较2019年春节大增91.46%。

除了疫情期间居民消费娱乐需求之外,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复诊、线上面试、线上招商、线上签约等需求在疫情中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当很多企业不得不停工停产的时候,线上模式的企业则是满负荷运转。教育部发布的“停课不停学”通知,在线教育流量红利不期而至。企业云办公方面,全国至少一半以上的企业都在采用远程办公,企业云服务软件、工具、平台成为了全国企业的刚需,创造了巨大市场。


AI之光,穿越疫情防控火线

对于此次疫情,人工智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中国明确人工智能产业”三步走”战略之后,国家层面进一步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疫情发生之后,2020年2月4日,工信部发出倡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倡议书中提出,尽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补齐疫情管控技术短板,快速推动产业生产与应用服务;优化AI算法和算力,助力病毒基因测序、疫苗/药物研发、蛋白筛选等药物研发攻关。

后疫情时代,AI浪潮来袭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由对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构成的产业,主要包含软硬件产品、服务以及解决方案三大类,是人工智能技术最直接的落地形式。从1956年首次提出之后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其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受到各行业的密切关注。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以提升40%的生产率,对于全球经济增速有近两倍的助推作用。

通过“人工智能+行业”和“行业+人工智能”的方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体劳动者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大幅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和劳动者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特别是对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防性维护,可显著降低企业的资本存量消耗;人工智能可以推动企业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边际成本显著下降,从而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人工智能对部分劳动力替代节省下来的成本,有助于企业将节省下来的投资用于拓展投资组合、开展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活动。

疫情期间,医疗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医疗资源明显不足。2018年,全国每千人医师数量为2.59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量2.94人。Al技术赋能医疗健康领域,使得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医疗成本大幅降低,并且可以使人们做到科学有效的日常检测预防,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以医疗机器人为例,在此次疫情期间,服务人力的缺乏以及对无接触安全的迫切需求,服务机器人需求暴增,特别是消毒机器人、送餐机器人。

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实现无人导诊、引领病人及初步诊疗,并可实现医生对病人的远程诊疗,避免医护人员与病患生交叉感染。智能递送机器人可根据医院需求分别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等工作,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消毒机器人也大面积使用。疫情防控机器人,可提供免费人工智能服务,替代社区人力,向居民主动拨打电话,调研近期行踪、摸排人员往来,加强重点人员健康监测和跟踪保障。机器人外呼后,还将依托大数据平台,迅速生成、导出结果报表并反馈提交给服务单位,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疫情阶段,智能的机器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既大幅减少交叉感染概率,又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后疫情时代,AI浪潮来袭

人工智能资源的开放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同样起到关键作用。阿里云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AI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利用AI算法可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百度大脑将向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以及现有最快的RNA结构预测网站,LinearFold算法可将病毒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提速120倍。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医生正在使用依图医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评价系统”进行精准诊断,该系统通过从新冠肺炎患者CT片中提取定量参数,可对肺炎严重程度进行自动量化评估。


后疫情时代,AI未来可期

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AI教育、AI视频、无人驾驶、AI零售等迎来可期的发展机遇。

疫情期间中小学未能正常如期开学,响应教育部号召,不同机构、学校推出各式各样的线上直播、录播课,上亿学生涌向线上。线上的优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突破了数量的限制。线上课程的方式逐渐多样化,有录播课,直播课,图文,音频动画等等,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Al技术赋能教育领域,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升教学与学习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化、可负担化。

同时,人工智能已在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评测的各个环节切入教育领域,相关产品服务包括拍照搜题、分层排课、口语测评、组卷阅卷、作文批改、作业布置等功能,涉及了自适应、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机器学习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

短视频行业用户和平均时长在春节期间激增,快手与央视春晚独家合作独揽639亿次互动,抖音《囧妈》获得6亿播放量。1月27日晚,央视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直播,超9000万网友中争当“云监工”。短视频行业已经不再简单的视频分享,而是真切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在短视频行业的制作、推广、素材搜集等各个环节发挥着作用。“AI+视频”可以独立完成从素材的搜集到视频的初剪、精剪、后期包装、渲染导出和发布,通过AI辅助用户创作视频。AI短视频快速正在快速改变着整个商业生态。

“无接触”新零售:生鲜电商和外卖平台、传统超市的线上化和无人化等,为新零售新业态发展注入了新的商机。京东到家同比去年春节,粮油副食商品增长740%、肉品增长710%、休闲食品增长530%、蔬菜增长440%、水果增长380%。盒马蔬菜的供应量比平时最高峰的单日还增加了50%,一天要卖几十万份蔬菜。火神山医院的疫区无人超市,没有店员、没有收银员,买完东西扫码即走。Al技术赋能零售行业,智能零售以大数据和智能技术驱动市场零售新业态,优化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资源配置。

无人驾驶出租车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在疫情下的交通运输能力,可以在疫情最严重的区域运营,特别是运输病患、医护人员和相关的保障物资。疫情进一步显示了无人驾驶巨大的社会价值,多家科技公司在医院、居民小区开启了无人驾驶车辆物资配送服务,用于清扫、消毒的无人驾驶特种车也驶上街头。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于AI有更充分的认识。疫情期间大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试点在无形中培养着新的用户习惯,人工智能的推广同样能够促进相关产业能够充分发展。

强交互、重安全、偏云化、多融合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四大趋势。未来智能应用注重体验,视觉交互、体感交互、语音交互等人机交互具有很强的未来感,将是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伦理和治理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热点,要求企业安全、可靠、可持续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SaaS等云计算技术结合,为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用户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自动化机器学习和智能应用的发展势头最强劲,多领域融合和场景化落地是未来AI技术攻克点。

后疫情时代,智能教育、智能机器人、AI广告营销等行业的将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环节中,数据、传感器、AI芯片、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人机对话、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客服等环节将有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