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内蒙古中部的几个草原旅游区-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辉腾锡勒


盘点内蒙古中部的几个草原旅游区-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辉腾锡勒


很早之前,有位哥们儿便向我约稿,希望我写一篇对比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辉腾锡勒三个草原旅游区的文章。因为此三地都属于4A级景区,是内蒙古呼包鄂地区最著名的三个草原旅游目的地,很有比较意义。但我属实不想落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写这种题目就是给自己挖坑,不被骂死才怪;二是这里涉及本人家乡,评论起来难免偏颇。

但这哥们儿死缠烂打,说是一定要听听旅游区的当地人如何评价旅游区。嗯……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随便聊聊吧。不过需要事先声明一下,由于旅游业这潭水很深,本人只是粗略谈些感性认识而已,不代表任何一方势力,且并非旅游业从业者。此外,文中如有不足或者是偏颇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海涵。好了,申明结束。

本文将从区位优势、草原景观、风情文化、运营模式及配套设施分别比较一下。废话少说,马上开始。

一、区位优势


希拉穆仁距呼和浩特85公里,位于其正北方,隶属包头市;格根塔拉距呼和浩特140公里,位于其东北方,隶属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距呼和浩特110公里,位于其东方,也隶属乌兰察布市。从位置上来讲,希拉穆仁离呼和浩特最近,交通最方便,辉腾锡勒次之,格根塔拉最远。

二、草原景观


人们去草原旅游,第一需求肯定是看“草”,但这三地都属于半干旱草原区,草场质量不是太好,很多游客不免会失望。如果您非要坚持去看植被好一点的草原,我这里有两个备选地点:一是锡林郭勒的东乌珠穆沁旗,二是新疆伊犁的那拉提。不过要去这两个地方,不掏个一万八千您是回不来的,自己摸摸荷包掂量吧。

如果单从植被覆盖率来比较的话,辉腾锡勒肯定排第一,其次是希拉穆仁,再次是格根塔拉。但严格意义上讲,辉腾锡勒不算典型草原,草种比较杂,属于高山草甸地区,而且地形起伏太大,没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苍凉广阔感。希拉穆仁倒是有河,也有湖(淖尔),地形也广阔,本来很符合明信片上的草原景象,可惜由于水量逐年减少,那河现在已经窄到一步就可以迈过去的地步了。至于格根塔拉么……咱们还是说下一个话题吧。

三、风情文化


要谈到这三地哪里最有文化,希拉穆仁当之无愧是第一,此地不仅有乾隆皇帝钦赐寺名的普会寺(也是活佛的夏宫,典型的藏传寺庙),还是当年草原丝绸之路上晋商的重要贸易中转站,可惜的是,晋商遗迹基本全毁了。格根塔拉由于距离四子王旗的王府不算太远,也算是和文化沾点边,更重要的是,神州飞船一般在其北边的阿木古郎草原落地,“神州家园”也是其一大卖点。至于辉腾锡勒么,当地本来就属于农耕区,连蒙古族同胞都很少,近几年因为搞旅游业才陆续来了一些,因此在本轮中只能排最后了。

当然,如果你要看当地的旅游手册,每个都是吹的天花乱坠,巴不得有万年的历史传承,甚至三皇五帝都能硬扯上关系,切记,不足为信。

四、运营模式及配套设施


希拉穆仁是呼和浩特周边最早开发的草原旅游区,在当年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用来接待外宾的国营单位——外事接待办,来过一些类似于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的达官贵人。80年代末,草原旅游业开始兴起,天南海北的人纷纷来此,搭起蒙古包做上了生意,由于刚开始缺乏行业规范,乱象丛生,曾经作为负面案例上过两次内蒙古电视台的《今日观察》。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还是以散户经营为主。当然,随着2010年之后外部资本开始涌入,确实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旅游企业,有的还搞起了《漠南传奇》等大型实景演出,但群雄并起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这导致了一个恶果,那就是当地的旅游资源被多方稀释了,游客只能到有限的几个景点游览。如果您在游览时听说隔壁有一个景点挺美,想去。导游会亲切的告诉你:“那是别家的地儿,不在咱的线路规划之内,如果要去啊,再掏钱……”

作为后起之秀,格根塔拉在成立之初就汲取了希拉穆仁的教训,搞起了独家经营,也就是由一个企业管理整个景区。由于是独家买卖,坊间对这家企业有很多流言,但仔细想想,早年间起家的老板哪个不是“黑白通吃”,对不对?作为升斗小民,意会即可。不过,游客倒是能多享受一点规模经济的好处,旅游区内但凡有的东西,游客都可以玩到。前几年,格根塔拉和呼和浩特土左旗广播电台合作,利用“长江迷糊”两位网红主播的流量优势主办了草原帐篷节,据说搞得风生水起,颇让另外两个旅游区眼馋。

辉腾锡勒有点兼二者之长的意思,不但有行业巨头存在,比如新大地公司。也有一些次等规模的旅游企业,甚至还有台资企业在这里搞草原旅游,我曾经就代表公司和那位台商谈过业务,很让我震惊。辉腾锡勒虽然不属于典型草原景观,但人家压根都不在乎。别忘了,辉腾锡勒最早是因为“黄花沟”出名的,还建了赏花索道呐,人家的宣传画册上印的可是大型风力发电机与花海。

所以,等疫情结束,您想好要去哪里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