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疫情可持续1-2年,后疫情时代如何防疫

近期,新冠疫情在多国、多地暴发和扩散,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在受邀举办新冠疫情专题讲座时,谈及疫情控制的问题,张文宏表示,夏天以后病人会减少,但是一直会有散发的零星病人出现,延续到今年冬天。然后到了明年春天,又有可能有一个小高峰,然后慢慢再下来。

张文宏:疫情可持续1-2年,后疫情时代如何防疫

是普通人的持久战,更是医护人员的持久战

疫情为何迟迟控制不住

此次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疾病特点适用于大规模流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潜伏期长、传播渠道广且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为14天,可以通过飞沫、接触、粪-口等途径传播,如果防护措施不及时、不到位,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很容易就能感染。在疫情暴发之初,病例呈现家庭、亲友聚集性暴发就体现了这一点。

2、人员往来密切

经济全球化以及便利的交通,让人员在国家、大洲之间的往来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更为频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疫情全球性的暴发。

张文宏:疫情可持续1-2年,后疫情时代如何防疫

全球化把世界连在一起

以现在来说,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升级和气温升高病毒活性下降等原因,北半球疫情可以慢慢控制,但南半球进入冬季,有利于疫情的暴发。这样来来回回,也存在相互输送病例的可能。

3、防疫措施不及时

在疫情暴发之初即采取防控措施,是代价最小成效最大的。可惜,有很多国家都错失了这次机会。

在这方面,朝鲜是一个很好的正向例子。朝鲜在疫情暴发之初就关闭人员出入境通道,对进出口货物加强检疫,加强国内防疫……这些硬核防疫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朝鲜至今无1例确诊。

后疫情时代如何防疫

我国目前的状态,可以用后疫情时代来形容,国内疫情基本控制,有零星输入病例。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防疫呢?

1、警惕出院病人复阳

严格出院标准,出院后继续隔离追踪,警惕病人复阳或转为慢性带毒。

2、杜绝无症状病人

对新增确诊病例明确确诊前后行程,对密切接触人群、同乘人员进行为期2-4周的隔离观察、病毒检测等,杜绝无症状病人出现在人群中的现象。

张文宏:疫情可持续1-2年,后疫情时代如何防疫

3、降低境外输入风险

境外输入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严格海外入境检疫,对入境人员在体温检测、健康状况了解后等工作后,一律安排隔离14天。

4、及时上报出国行程

尽量缩减不必要的出国行程,出国以前规划好路线,避开疫情高发区,做好防护。回国后及时上报出国行程,服从安排进行隔离。

疫情之下,全球是一盘棋

上一次全球规模的瘟疫暴发是1885—1959年间的第3次鼠疫大流行,这次疫情持续时间长达74年,仅在印度和中国就造成了1200万人死亡。疫情暴发的时间与二战重合,受战乱影响,人员流动大、医疗条件不发达、医疗物资紧缺,满足了疫情大规模、长时间流行的条件。

此次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在2个月内基本控制,但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导致我国仍不断有输入病例出现。由此可见,一国的疫情防控效果取决于全球的疫情防控效果,疫情之下,全球是一盘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