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歐洲封城最早的國家,為什麼仍然是目前確診、死亡最多的?

陳山石


意大利雖然封城最早,但形同虛設,並沒起到實質作用,市民仍我行我素,人員聚集,不戴口罩,無現疫情的嚴重性,無視死亡必付出慘重代價。


平常人246089341


隨著時間的推移,意大利新冠疫情暴發及肆虐的原因越來越清晰。

先說兩條好消息,一是昨日新增4789例,已從每日五六千的高峰中“掉頭”;二是俄羅斯、古巴等國醫療隊加入救援,同中國醫護專家組一起阻擊疫情。

從意大利疫情數據和特徵看,它是繼東亞新冠疫情首波高峰的第二波巔峰地區、歐洲疫情的策源地,其死亡率紀錄恐怕不會被別國打破,截至昨天是6077/63927=9.5%。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取消意中航班的國家(2月1日),2月24日在倫巴第、威尼託兩大區的十幾個城鎮“封城”也是歐洲最早,何以無效?

意大利各級政府、醫療機構、普通居民“三條線”同時失守,是該國被疫情攻陷的根本原因。

意大利右翼、民粹政黨佔先,傳統政治勢力式微,政治亂象傳遞社會和公共領域

2018年意大利大選後,右翼政黨“北方聯盟”、民粹政黨“五星運動”得票領先於貝魯斯科尼的中右翼力量黨和中左翼的民主黨,孔特出任總理是前三大政黨妥協的產物,總理的政黨基礎薄弱,沒有執政權威,意大利在國際舞臺不被重視,國內政策受“北方”與“五星”的掣肘。

二戰後的意大利政壇一直如此,沒有強力政府,民眾對政治與制度缺乏信任,遵紀守法在意大利是“稀缺”。由此可見,孔特政府“舉槍發令”不晚,民眾基於傳統觀念根本不理睬政府號令,由此耽誤了控制疫情的最初時間段。

孔特政府防控措施問題多多,意大利基本“不設防”

2月3日,孔特在新聞發佈會上說,自1月29日以來,兩名中國遊客一直受到觀察。他補充說,沒有理由感到恐慌,該國已做好應對緊急情況的充分準備。根據地方衛生局的數據,當局將18名中國遊客由公共汽車帶到羅馬醫院,以防萬一。意大利電視臺Canale 5報道說,這兩名感染患者來自該團或已經接觸。

此後的報道顯示,有別於上述傳播渠道的另一條不明線路病毒更猛烈,迄今意大利沒有明確追蹤其軌跡。結果很悲催:沒有確定傳播源,沒有切斷措施,沒有隔離,沒有封閉,各種旅遊觀光和商貿民俗活動依然,中國遊客不再,歐洲遊客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所謂兩大區十幾個小鎮封閉也是“表面文章”,迄今報道中只有一個做到位,它兩千多人中連續二十多天零報告。試想,如果當初各城鎮都嚴格如斯,各項措施不折不扣實施到位,意大利不會輕易淪陷,歐洲各地遊客也不會帶走病毒“禍害”各自國家。

醫療衛生界犯了大忌,給民眾種下新冠肺炎=“大號流感”的印記

應該指出,意大利流行病學界沒有鍾南山。在疫情發生的初期、中期,國家公共衛生部門、各級醫療機構都沒有大聲疾呼,沒有做出及時準確的評估、預案和防範措施,沒有對自身健康負責,以致於出現近三千醫護人員被傳染的惡劣後果。

醫界沒有第一時間“吹哨”,媒體也沒有承擔信息傳播預警的責任,可能只看東亞國家發病的“光景”,全然忘了自家的危險。

意大利人散漫、浪漫與熱情的生活方式害了自己

冬春之交流感頻發,在不少國家地區確實沒有戴口罩、手套等衛生習慣,消毒液也極少使用。其實對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國家而言,他們被疫情攻陷,關鍵一點是人際交往的禮儀:親吻面頰、熱情寒暄、肢體語言等,還有娛樂活動、民俗狂歡、節日遊行等等。

不戴口罩,堅拒宅家,各項活動依然。因為意大利人內心把新冠病毒當成“大號流感”,自認歐洲體質、體制優於東亞,結果害己及人。

以意大利、西班牙為代表的南歐國家居民信奉天主教,以大家庭群居方式生活,這也加大了家庭內傳染的幾率。

疫情高發,原有的醫療資源被沖垮;老齡社會,眾多老年人被新冠帶入墳墓

最初失之於鬆懈大意,疫暴發後流露出慌亂,各級部門行動雜亂無章,國家資源沒有充分動員整合。像意大利軍隊醫療資源,本來可以動員馳援疫區,當下還是按兵不動;它全國整合也不足,既然始發區為北部,中部和南部的醫療資源本可相應予以支援。再有傳染、肺炎和危重的救治防護,意大利醫護的“裝備”太單薄,給病毒可乘之機。

意大利社會老齡化全球排日本之後居第二,70-80歲的老人兼有多種基礎病,在新冠病毒第一波襲擊之下中招。令人唏噓的是醫療資源窘迫下相當多的意大利老人放棄治療,把生的機會留給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