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舱门”到“家门”的守护 ——海兴驻首都机场防控工作组工作侧记

近日,我们致电海兴驻首都机场工作组组长郭爱杰,他还在紧张地忙碌着。郭爱杰告诉我们,在首都机场的值守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航班调整、时差原因,外事办24小时不间断推送信息,他就得带领工作组人员马上行动,将入境人员身份、健康状况、经停地、目的地等信息仔细分析核查,及时汇报给沧州市防控办驻首都机场工作组及海兴防控办,并协调调度对接工作。来京的这些天,他们晚上基本上没睡过囫囵觉。

从“舱门”到“家门”的守护 ——海兴驻首都机场防控工作组工作侧记

当前,国内疫情进一步稳定向好,境外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防范疫情跨境输入成为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11日,在接到上级关于做好入境人员回沧护送工作的紧急通知后,海兴县立即组织人员成立首都机场防控工作组。由郭爱杰任组长,带领医务人员张长达、消杀人员郭红星、司机王宝珠及一辆救护车,携带足够的防护消杀药品于下午进驻值守首都机场。郭爱杰、张长达负责入境人员信息核实及对接,王宝珠与郭红星负责首都机场值守,应对未推送信息人员入境。郭红星、郭爱杰、张长达三人都是防疫战线的老人,他们历经过非典、甲流、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经验丰富。在驻守北京的这些天,无规律的作息使他们三人一度血压升高,水土不服也使体重超标的王宝珠成功减肥。

从“舱门”到“家门”的守护 ——海兴驻首都机场防控工作组工作侧记

从“舱门”到“家门”的守护 ——海兴驻首都机场防控工作组工作侧记

  入境人员对接工作艰巨,每一个入境人员都隐藏着未知的风险。经过前期信息核实,在人员入境前县防控办派出司机和医务人员提前从海兴赶往北京。入境人员从登机到抵达入境,我县驻首都机场工作组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由于入境人员较多,车辆消毒后,接送司机和医护人员要在航班进港前两个小时去机场占车位等候。入境人员到达后,先做好体温测量,需要核酸检测的,还要到新国展中心进行检测,这样从飞机落地到出关至少要五个小时以上。对接完成后,需要对入境人员做好防护,连夜接回海兴并送到县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很多次回到海兴已经是凌晨时分。由于时间漫长,细心的工作人员为入境人员准备了面包、蛋糕、矿泉水等食物;而他们自己,无论是北京驻守接机人员,还是从海兴出发的司机、医务人员,从准备工作开始到完成任务,期间长达八、九个小时,穿戴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既不能喝水、吃东西,更不能上厕所。日渐温暖的天气,有时使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浸湿,闷热得透不过气来,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有过怨言。

从“舱门”到“家门”的守护 ——海兴驻首都机场防控工作组工作侧记

  经过工作组的积极努力、协同作战,他们圆满地完成每一次工作任务。仅3月12日一天,来沧境外人员11人,海兴就有6人,司机王宝珠、尹明光、王绍帅、胡松岩和医务人员赵俊琪、杨文杰马不停蹄,顺利接回入境来海人员。自3月10日第一位归海人员至今,我县已经陆续接回10名境外人员,由于出色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坚决阻断境外疫情输入,实现从“舱门”到“家门”的安全对接,是海兴驻首都机场值守工作人员的光荣使命。从县内防控到北京值守,他们连续作战,一刻也没有停息,他们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诠释了海兴卫健人舍身忘我、敢打必胜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真诚的祝愿他们健康平安、早日凯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