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访梅兰芳之花絮


丰子恺访梅兰芳之花絮

图1:1947年3月1日,丰子恺、梅兰芳、郎静山(左二)、陈惊躜(左一)合影,盛学明摄

抗战胜利后,丰子恺先生从重庆到达上海时,梅兰芳等京剧名角正在在天蟾舞台公演,丰买了三万元一张的戏票,坐在包厢里,观赏着梅兰芳的《龙凤呈祥》(梅演孙夫人),醉得恍如梦中。第二天,丰先生追随梅兰芳剧组去中国大戏院,又连着看了五个晚上的戏,真是如痴如醉,享尽听赏之福。早在四川流亡时期,丰子恺闲暇以听梅兰芳所灌唱片遣闷,听多了,渐渐喜欢上了梅戏,但未到“戏迷”程度,只是喜欢听听而已,家中几个女儿皆是“梅迷”,尤其四女一吟迷得最深。丰子恺此次看了梅兰芳精湛的舞台表演后,为宗教心所驱,有“要看看造物者这个特殊的杰作的本相”之冲动,便托友人郎静山先生介绍,首次登门拜访梅兰芳。至于梅兰芳与丰子恺会面的详情,丰子恺事后有长文记述,笔者不再赘述。我要说的是梅、丰二次会面后拍合影照的那点事,权当花絮分享读者。

丰子恺访梅兰芳之花絮

图2:申報(1947.3.2)自右至左:豐子愷,梅蘭芳,郎靜山(陳驚躦摄)

丰子恺访梅兰芳之花絮

图3:1948年4月,梅兰芳(左二)、丰子恺、丰陈宝、倪秋平(左一,二胡琴师)于思南路梅寓合影,一吟摄

丰子恺访梅兰芳之花絮

图4:1948年4月,梅兰芳、丰子恺、丰一吟于思南路梅寓合影,陈宝摄

丰子恺访梅兰芳之花絮

图5:申報(1948.5.26)左起:梅蘭芳,豐子愷,豐氏之女公子一吟及陳寶

1947年3月1日,经摄影家郎静山介绍,丰子恺赴思南路梅寓首访梅兰芳。而丰、郎两位相识缘于松江女子中学(今松江二中)的教职受聘,早在1929年秋,丰子恺、郎静山同期受聘该校,丰子恺教图画和艺术论两课,郎静山则教摄影课。对此次拜访,郎静山很看重,还特意带上两位摄影记者陈惊躜、盛学明同行(陈、盛二位亦是郎先生的高足)。丰子恺辞别前,梅、丰、郎三位来到院子里,陈、盛为他们拍了好多张合影。次日,《申报》刊登了陈志超为此次丰子恺访梅兰芳作了专题报道,并配发梅、丰、郎三人合影(陈惊躜摄,图2)。而网上盛传的梅、丰、郎、陈四人合影也是其中一张,为盛学明所摄(图1)。有了徒儿的相帮,郎大师这次就不用亲手操机了,笃悠悠与梅、丰合上一影。

1948年清明过后,丰子恺携长女陈宝、幼女一吟由杭抵沪,为的是观赏梅兰芳的《洛神》和《贩马记》。为方便看戏,丰先生特下榻天蟾舞台斜对面的振华旅馆(福州路近广西路口)。去春已访过梅兰芳,丰先生不愿再去打扰梅先生,原想只是看戏不去访他的。但看了一本《洛神》之后,阿宝和一吟渴望瞻仰伶王真面目的愿望更加迫切,喋喋不休缠着老父带她们去见偶像,丰先生终是难拂爱女之心愿的,次日再访梅先生。这次父女仨不告诉外人,也不邀攝影记者同去,由这几天每夜来旅馆与丰先生畅谈的倪秋平琴师传话(倪是梅先生二胡琴师)。这天下午,丰子恺携两女儿走出旅馆,刚要上车,在福州路上巧遇二女婿宋慕法,正在路边叫人擦皮鞋的宋听说岳父要去梅寓,只擦了半只皮鞋他就迫不及待挤进车里同去。这次拜访,因没有摄影师随行,又没带三脚架,故辞别前的合影照只得由陈宝和一吟自己来拍,二姐妹各自为对方拍了多张与梅先生的合影(图3、4为其中的二张)。这两个“梅迷”女孩子,不能同时与伶王合摄一影,过后她们引为憾事。在辞别出门的路上,她们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悔不该”。《申报》编辑获悉后,颇同情两位小戏迷,为弥补她们的“悔不该”,踌躇了好久,并与负责制版的陆先生(丰先生的学生)商量,决定将丰先生寄来的两张照片(图4为其中的一张;图3中陈宝左手是插入口袋的,不是丰先生寄的另一张)拼接成一张“合影”(图5),结果见报的不是原照,而是梅先生与二姐妹同框的“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