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有一段時間,互聯網上火起來了一個詞,叫“北漂”,指的是漂泊在首都北京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事業在北京摸爬滾打,一度成為了勵志的代名詞。事實上,在資源豐富的首都漂泊,自古就存在,宋代就有大量的考生在京城漂泊,可以說是京漂一族。

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考生滯留在京城,沒有收入的他們該怎麼生活,會面臨著像現代人一樣租房難的問題嗎?下面為大家揭曉宋代考生的京城生活。

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眾所周知,宋太祖趙匡胤取天下並非名正言順,是以兵變的方式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的。也正因為如此,宋太祖怕手下驕兵悍將效仿自己黃袍加身,採取了重文輕武的國策,用科舉制度籠絡士大夫階層,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此外,相比較隋唐,宋代對科舉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取消“公薦”,採用糊名制以及謄錄制,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對政治的壟斷,大大增強了考試的公平與公正。

科舉是宋代社會向上流動的主要途徑,文人積極投身於科舉之中,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也大幅度增加。據統計,宋代每年應試的考生多達40萬人,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說也不為過。但是,宋代每年登科的人數不足千人,那些考不上的人該怎麼辦,是打道回府還是繼續復讀?大多數人選擇留在了京師,畢竟只有科舉才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經過科舉考試躋身上流社會的少之又少,大量的歷屆考生以及待考的考生滯留在京城,便形成了龐大的“京漂”群體,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漂在京城,有家不回呢?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三個方面。

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首先是因為宋代的科舉考試製度。古代的科舉考試一般為層層選拔,考過一關才能進入下一關,因此最終的殿試只在京城舉行。殿試的考場只設置在京城地區,那麼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遠方的考生出行自然不方便,路途千里再加上路上的艱辛,到達京城後也累得不輕。此外宋代的殿試四年一次,偏遠地區的考生在路途往返上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加上沿途吃喝住行更是負擔不起,因此大量落榜的考生乾脆居住在京城,為科舉備考。

其次,大量考生漂泊居住在京城,和考試內容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政治的考試內容大多為最新的時事消息,考生如果不熟悉便很難作答。宋代的科舉考試相比隋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詩詞歌賦轉向務實,策論尤為關鍵,況且當時的信息閉塞,獲取信息極為不易,而居住在政治中心京城更容易打聽到前沿的信息。

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這還不夠,宋代的考試內容和政治形勢聯繫的極為緊密。仁宗初期,改變以詩賦取士的舊制,轉向務實的策論,讓考生針對國家形勢發表評論。到了神宗的時候,帝國內部矛盾累積,王安石為了變法招攬人才,科舉的內容轉向經義和時務策。目的是為變法提供借鑑。後來王安石變法失敗,科舉考試的內容也發生改變。後來,隨著朝堂內部政治鬥爭的變化,策論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決定了考生的宦海沉浮。

策論偏向議論時政,向朝廷建言獻策,所以宋代的考生要想科舉考的好,需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是自己的理論功底,儒家經義要記牢,治國大略不可少。另一方面在則要掌握國家形勢以及試題動態,別偏題導致落榜。留居京師成為了獲得考試信息來源的聰明選擇。

最後,“京漂”一族的出現和科舉考試的公平性密切相關。眾所周知,在明朝初年,發生了南北榜的冤案,這可以看作是考生們為考試公平做出的積極鬥爭,其實這樣的情況自科舉制度創立以來便就存在。宋代以前,國家的經濟重心在北方,因此科舉取士偏向北方,宋代之後,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少戰亂文教興盛,科舉登科人數超過北方,明代的南北榜案不過是考試公平與地域性矛盾的一次大爆發。

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北宋時期,科舉考試同樣存在地域性的問題。開封府與國子監約佔全部參加科舉人數的一半左右,其中開封府又是國子監的兩到三倍,錄取比例也相應高於其他路。仁宗嘉祐三年,開封府參加科舉人數278人,錄取44人,錄取比例達到了1:6,而參加科舉人數最多的河北路錄取比例不過1:30,錄取比例最高的利州路只有26個參考名額。

更為極端的例子發生在仁宗嘉祐七年,參加科舉人數最多的河北路錄取比例只有1:154,而偏遠地區的廣南東路、西路甚至無人被錄取,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封府的錄取比例仍然達到了1:5,並且參加科舉人數還多於其他地區。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宋代科舉考試中京師籍的考生佔據著一定的優勢,產生了“天下州郡舉子,既以本處人多解額少,往往競赴京師,旋求戶貫”的情況。此外,宋代規定倡優、罪犯、丁憂不得參加科舉,而這些人為了能夠取得功名,唯一途徑是偽造身份,而在生源地應考,身份更容易被查證,再加上京師戶籍的種種好處,自然樂意取得京師戶籍。就這樣,大量考生聚集在京城,形成了“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文教典範。

大量科舉考生都需要趕到奔赴首都,這期間所需的交通、食宿、社交費用是一筆極大的開支,給舉子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並且宋代大部分舉人家境貧寒,籌備趕考費用自然是頭等大事,在借貸業不發達的古代,這一大筆錢應該從哪裡來呢?

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家庭的供給自然是士子考試經費的主要來源,古代能夠考上舉人便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大事,更不用說能夠進京趕考了。士人在籌措經費時,十里八鄉甚至當地的士紳都會出錢贊助,科舉入仕不僅僅是鄉里有頭面的一件事,還會為贊助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此外,宋初的公券制度、地方政府舉辦的鹿鳴宴以及舉子間自發成立的互助組織——義約都,都為舉子的赴考旅費籌集提供了幫助。

宋代舉子經濟上的貧困導致其社會關係網較低,而政府和社會層面的資助對貧困舉子的幫助實屬有限,在宋代經濟發展和商業繁榮的氛圍之下,大部分舉子會選擇經商以賺取趕考經費。“吳興士子六人入京師赴省試,共買紗一百匹,一僕負之。”經商不僅成為首要的脫貧方式,甚至成為貧困士人科舉考試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

每逢科舉之年,大規模的考生以及其隨從人員湧入京師,必然給城市帶來大量的臨時性生活消費,使得“鋪席買賣如市”,南宋都城臨安甚至產生了“該試官生活”這一俗語,意為應一時之需。士子們到了京師以後,除了人生地不熟以外,面臨最為重要的事,便就是和當今北漂同樣的住房問題。

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宋代旅店業不可謂不發達,利益驅使很多官員都參與其中,宋初丞相趙普就因為“廣第宅,營邸店,奪民利”受到彈劾。與市場需求相應的,出現一批主要以考生為目標消費群的旅店,如北宋東京城內的狀元樓,服務對象便是進京趕考的士人。貢院附近同樣也是旅館密集的地區,這主要是為了滿足前來趕考的秀才、舉子們的租房的需求,大比之年的房價更是水漲船高,“雖一榻之屋,賃金不下數十楮”。

面對擁擠的住房現狀,在京漂泊的考生們自然會選擇及時租房,經濟狀況好些的,會選擇單獨租賃,差些的便三五成群一起合租。在租房時間上,分為短期租賃以及長期租賃,短期租房集中在二三月份,多是科舉登科或是家境優渥的士人,而長期租房大多一年或者數載。“不幸有故”的“才學之士”,沉淪數十年漂在京師,租房度日的時間更是無限期延長了。

即便是這樣,京城的旅店業也無法承載科舉為京師帶來的巨大的人口壓力,不能滿足所有士人們居住,士子不得不暫時“權借仙林寺、明慶寺、報恩觀、元真觀”,宋代小說中以書生寓居寺院為背景展開的情節也每每可見。

京漂一族:宋代考生為何有家不回,長期“漂”在京師?

陳演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文化繁榮的背後無疑和科舉取士密切相關。宋朝上達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對於科舉的推崇,使得科舉考試成為階層流動的重要途徑,這不僅為士子們營造了良好的向學風氣,還促成了宋代文教的繁榮,同時也是“京漂”一族出現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