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黑鹰坠落》里三角洲部队那么弱鸡,他们对得起王牌部队的称号吗?

凡尼老猫


《黑鹰坠落》是取材于1993年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之战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影片基本还原了那场15小时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这次战斗对美国后来参与的战争影响极大,突出了地面战斗是美军的软肋,所以无论是后来的对伊拉克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美军都极力不采用地面作战,即使是派出最精锐的部队也不能稳操胜券。

摩加迪沙之战美军的代号是艾琳行动,和1980年为解救被伊朗革命军扣押的人质而采取的鹰爪行动一样都是惨败收场。这两次行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当地环境研究不充分,例如鹰爪行动中完全没有考虑到当时的直升机无法应对伊朗的沙漠环境;而艾琳行动则低估了军阀对老百姓的动员能力,以至于使美军落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而指挥系统盲目采取赌博式的行动而且胜率还很低;在发生意外状况时没有预案,或者预案不切实际,基本相当于瞎指挥了。

三角洲部队的这两次败仗对美国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鹰爪行动直接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连任失败;艾琳行动的惨剧在美国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致使克林顿总统做出了美军撤出索马里的决定,对外国的干涉也收敛了很多。

虽然三角洲部队有过两次失败的黑历史,不过请大家不要忘了更多的是他们成功的案例:1983年格林纳达的紧急狂暴行动;1989年巴拿马的酸涩初始行动和正当防卫行动;1990年到1991年伊拉克的沙漠之盾和沙漠风暴行动;1993年索马里的重建风暴行动;2001到2002年阿富汗的持久自由军事行动和巨蟒行动;2003到2004年伊拉克的自由伊拉克行动和消除警戒行动。还有许多未公开的行动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可见的资料得出结论,三角洲部队无疑是美军的一把尖刀;任何一支部队不能做到百战百胜,怕就怕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把这把刀磨得更加锋利。


凡尼老猫


三角洲:弱鸡????what????

三角洲:你怕是没听说过咱的威风。

我们看索马里这个摩加迪沙战役,这场战役美军特种部队总共出动160人,里面三角洲的C中队,游骑兵的三营B连,还有海豹参与。就这么一个临时凑出来的突击队,制定任务的时候,三角洲负责进去抓人,游骑兵负责外围警戒。这一仗,美军特种部队,并没有任何弱鸡的体现,反倒是非常顽强。

美军总共就160人,配合14架直升机支援,地面有悍马车队,而你再怎么有武器,你地面就160人,而对面的索马里民兵,是有2000-4000人参与,摩加迪沙多大个地?基本上是,你看见的人,都是向你射击的人。而就是这场战斗,美军深陷重围,战斗结果是,美军阵亡18人、73人受伤、1人被俘,而索马里上面,上千人伤亡,联合国调查的结果是,索马里300-500人死亡,受伤的又有八九百人,伤亡比是1:10左右,死亡比是1:20左右。

我们看啊,这场战斗,失败原因并不在于美军特种部队自己战斗力不行,而是他将自己置于了一个死地,是指挥系统方面的问题,并不是部队素质不够。

美军的打算是,三角洲队员从空中降落,到奥林匹克饭店去抓人,抓了二十多个,然后从地面开悍马把俘虏押走。而这个地方,又是一个当地人都能迷路的地方,四周又全是人。这方面,就是指挥失误、情报失误导致的,最后美军深陷重围,就是这么个原因。而准备方面,美军的直升机被击落,所有直升机都不同程度受伤,却没有支援过来,准备上又不足。

而你这个武器装备方面,美军出动的UH60黑鹰直升机、AH6小鸟直升机,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而这些直升机则又将自己置于一个死地。正常来讲,你UH-60黑鹰直升机,应该是在战斗即将结束,有绝对的空中优势的时候,有攻击直升机打掩护的情况下,才能够出动,在远离对方重兵集团的地方降落。而这是在摩加迪沙,他黑鹰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对方眼皮子底下,低到了抬手就能打的地步,不被击落才怪呢,地下那堆AK47、RPG全能够到他,以前没打下来,是因为打不着,现在你就在眼皮子下面,我还惯着你么?

而你再看这个美军当时装备的M16A2,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索马里人拿的是啥?AK47,这种土掉渣的武器,二战结束的时候出现的老枪。你M16A2射程远精度高,但是你在这有用么?你总共一百来把枪,而对面呢,索马里人几百把上千把AK47,还有RPG,直接就能给你美军的悍马打成马蜂窝。你武器的优势有啥用?这场战斗呢,美军可以说是,准备不足、仓促上阵、情报失误,这一连串的都不是特种部队打仗的时候应该出现的,结果这些都出现了,他岂有不输之理呢?这是指挥上的失误,而不是部队本身。如果是战斗力不行,三角洲和游骑兵真弱鸡的话,这100来个人早就被这几千个索马里人打成筛子了。其实吧,阵亡18个,已经是美军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败了,尤其死的还都是特种兵。

三角洲、海豹,这都是全球顶级特种兵,全世界特种部队都有自成一套的体系,而他这个体系又是最顶尖的,很多国家的特种部队,在训练、组织、作战、装备选取方面,都是学着他们来的。


军武文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事实上,摩加迪沙之战的美军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都是非常强悍的。

此战美军共有18人战死,而索马里黑人民兵死亡超过1000人,这个比率很惊人,几乎达到1:100。

如果美军是动用了重武器,这种伤亡比也许没什么了不起。

但此战美军没有出动重武器,只有悍马车、黑鹰直升机、MH-6“小鸟”直升机的机枪和榴弹发射器。

最后的救援都是依靠马来西亚的M113装甲运兵车,没有坦克。


实战中,三角洲和游骑兵的作战能力很强,而且心理素质稳定。

大家看《黑鹰坠落》的电影就能看到,黑人民兵是对准美军方向,用AK47乱扫。

而美军士兵包括机枪在内,很少扫射,而是稳定的三连发射击,以保证精度。

实战中,三角洲特种部队士兵右臂中弹,随即可以换成左手继续射击。

至于黑鹰直升机飞行员,也是比较勇敢的。

当时战况绝对不是电影中那样,黑人民兵随便用RPG射了几发,就击击落了2架黑鹰。

黑人民兵对空少说发射了数百发RPG。而黑鹰从战术考虑,必须超低空飞行,等于是在RPG火网中穿梭,随时又被击落的可能。


在具体作战期间,第一坠机点附近的120名美军,抵抗住数千黑人民兵长达7小时的轮番猛攻,一直坚守到援军赶到。

这种战术素养,是让人震惊的。因为美军并没有重武器,只有步兵班的机枪,弹药有限。

相反,黑人民兵不但拥有无坐力炮、车载重机枪甚至还有迫击炮。



至于第二坠机点,因为只有重伤的飞行员Durant一人生还,又距离救援车队很远,实际上已经无法兼顾。

然而这种情况下,2名三角洲的狙击手Shughart和Gordon,仍然自愿去拯救同胞。

他们至少毙伤五六十个民兵之后,被乱枪打死。

在战死前,他们几乎打光了所有的子弹。

最后被打成筛子的Shughart死时,手枪里面就是最后一个弹匣。



就是因为他们打死了这么多人,才被剥光了衣服游街示众。


萨沙


建议题主再去把《黑鹰坠落》这部电影看一遍,或者直接去了解一下美军“哥特蛇行动”中的“摩加迪沙战役”这场战役就是电影《黑鹰坠落》的故事原型。当时正处于索马里内战期间,而这场“摩加迪沙战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目的是为了抓捕叛军的首领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控制内乱形势,避免进一步恶化,而参与这场战役的部队主要是美军第75游骑兵团和三角洲特种部队,除此之外,海豹突击队、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和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队也有参加,也就是说,美国三军的特种作战部队都参与了这次的行动。

▲哥特蛇行动中的特遣队

但是,在战役开始进入到了市中心进行“斩首行动”的特遣队成员主要还是由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组成,人数只有160人,但是这场预计1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任务,最终演变成了对峙和营救行动,因为这160名的特遣队成员,需要面对的是对面2000~4000名,甚至更多的武装分子,虽然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但是起码在人数少已经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了,而且此次计划在一开始就是打算速战速决的,并没有想着和整座小城的人员交战,所以也就没有携带足够的重火力和空中支援力量,不然也不可能来的只有“黑鹰”、“小鸟”这两款直升机了。

还有一点,

索马里的那些军阀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是一直对平民丑化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或者说对于介入索马里内战的所有外部势力,索马里本地的百姓都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再加上在抓捕行动失败后,美军的作战太过于束手束脚,最终导致了这160多名的精锐陷入了与数千名武装分子作战的尴尬境地,还有就是前面提到了缺少足够的空中火力支援,且“黑鹰”直升机又被打下来了2架,使得本就人数不多的特遣队还需要分开建立防线和突击路线,因此,才使得这支精锐的部队在战斗力上大打折扣。

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下双方之间的伤亡比,此次战役包括后面的救援行动,美军一方总共牺牲了19人,受伤73人以及1人被俘虏,而在装备损失方面主要就是被对方击落了2架“黑鹰”直升机,而索马里叛军方面,包括平民在内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受伤人数更是在3000~4000人之间,虽然这种伤亡比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后面的救援行动开始后造成的,但是也已经可以证明由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组成的特遣队战斗力之强悍了,最主要的是此次战役的目的是俘虏叛军首领艾迪德,并没有想着大开杀戒,纯粹就是一场特种作战,而一支擅长特种作战的部队,与几十倍数量的敌人打了一场城市巷战,哪里看出人家弱鸡了?


哨兵ZH


第一,摩加迪沙那次行动中,多只特种部队参与了联合行动,包括第75游骑兵部队、三角洲和第160特种航空团等,甚至还有海豹的DEVGRU,即便是弱鸡,也不是三角洲一家的锅。

第二,你只看到他们被追得到处跑,没看到人家面对的几乎是全民皆兵四处喊打的局面,据信先后有近6000名索马里人参与了围攻行动,在各种不利环境下,本来打算搂一把就跑的突击队最后还撑了十几个小时,你觉得他们很弱鸡?

第三,此战美军伤亡数据比较确定,18人阵亡,70余人受伤,而关于索马里的伤亡数据好像有几个版本,即便拿以较低的统计数据来说,索马里方面阵亡300多,800多负伤,交换比也是很惊人的。虽然有空中支援的原因,但是考虑到美军手里以轻武器为主,地面又没有装甲车辆,你觉得打成这个交换比,他们很弱鸡?

第四,就说三角洲好了,此战先后两架直升机被击落,面对周边黑压压的民兵,三角洲两名狙击手葛登和舒加特明知道下去几乎十死无生,还是志愿下去营救,最后双双战死,你觉得这样的特种部队弱鸡?

最后,这一战应该说参战人员的战斗素质没有什么问题,问题主要出在情报不足、计划失误,对摩加迪沙全民皆“敌”的状况估计不足,否则也不至于这么轻装上阵,最后还不得不求助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维和部队,这锅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三角洲来背。


深蓝防务


你对特种部队的含义一无所知!

特种部队并非蓝博似的一个打十个的超人,而是掌握特殊技能,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除了强健的体魄,更需要较高的智力,执行任务也分常规和非常规之分,除了掌握普通步兵技能外还要掌握化妆、潜伏、侦察、无线电操作、地图作业、车辆特种驾驶、舟船驾驶、突袭、夜战、伏击、爆破、搜集情报、捕俘、战场急救等一堆技能,可能还包括溜门撬锁,翻墙偷窥,偷拍绯闻,打家劫舍,光学习这些技能就要好几年。

他们是军中骄子,不是用来和敌人拼消耗的,而是专职干脏活、累活和见不得光的活。

况且摩加迪沙之战伤亡比是19:2000,美军并未吃亏,只是阵亡士兵尸体被电视传播到世界上,美国丢了面子。

这次挫折反应了美军的弱点。即从来只是在军事上考虑行动方案,根本没有考虑到民心所向,这次行动反映出索马里当地人对于艾迪德武装的态度,美军恰恰是遗漏了这一点,才造成后来尴尬的局面,天时地利人和,最后一点他们到现在都没学会。

另外补充一点,这部影片里面有一位三角洲队员是参加过摩加迪沙行动真实行动的退役三角洲成员,也是本片的军事顾问之一。


JackZ捷


不是吧。 三角洲还是弱鸡?那什么是精锐?美军的失败意思是我们没有零伤亡....《黑影坠落》里面被全城的武装围着打,还能坚持到救援部队大部分人还都能安全撤离,这要是换了其他国家绝对的英雄传说....


金鳞化龙2


大家其实都说啦,电影里是游骑兵被困在城市战里无法动弹,三角洲那几个小队则来去自如,最后还弄翻了民兵的无后座力炮阵地。你要区分也容易,第一是三角洲的风镜不一样,第二那时候三角洲拿的是m4.最吊的两位孤身救人挂了的三角洲拿的是m14。游骑兵拿的都是傻大笨粗的m16。


洛奇2004


我是不请自来的,题主部分观点不敢苟同,特种部队也不是神,不是用来与常规部队硬刚的,它是匕首是暗器,悄无声息给敌人致命一击才是他们的使命!我个人认为当时美军面对的只是民兵,毫无正规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武器装备极差,无夜视仪无瞄准镜,而且2000人中大部分是让艾迪德武装忽悠起来不明真相的群众,美军随即陷入了“人民的混战”,前期被打散各自为战,毫无战术战略可言,步兵被武装份子打得抬不起头,直到三角洲特种分队狙击手占领高点阻击武装份子,乱作一团的步兵才逐渐组织有效反击,而此时支援的装甲部队正被其它武装不断袭击扰乱,无法快速抵达黑鹰坠毁交战地点,被包围的美军士兵只能狼狈不堪地边打边撤,最终趁夜色撤退到了第十山地师的装甲救援部队附近,这也是美军伤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回过头大胆设想一下如果美军遭遇到的是车臣战争中的武装份子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车臣武装会在交战地区外派小股武装突袭美军支援部队并设法干扰美军通讯,等美军第十山地师的装甲支援部队到达城区就会遭到“掐头去尾”的打装甲车战术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而黑鹰坠毁的交战焦点地区,美军的三角洲狙击手会被对方狙击手、RPG射手、迫击炮、机枪打成筛子,而地面上的101步兵小队也会被分片包围绞杀,担负快速突击救援的小鸟武装直升机上的三角洲特战分队也会被“围点打援”,受伤的飞行员和特战队员就是诱饵,最终的结果美军参与此次行动的特战分队和步兵恐怕会全军覆没……这毫无疑问就是美军高层指挥上的重大失策!美军从维持联合国人道救援物资发放秩序任务>>抓捕军阀艾迪德的副手>>最终变成了与整个索马里“为敌”的行动,虽然索马里武装死伤惨重,但索马里武装拖着黑鹰飞行员和特战队员尸体游街的视频和死伤“平民”的视频在美国各大媒体频道播出还是给了美军和美国政府一记重拳,导致美国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率达到了新低,更让美军颜面扫地,这是美国政府和美军极不愿发生的事,也是为何被西点军校列为典型失败任务教材的原因,但毫无疑问,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已经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有效的打击了企图靠近黑鹰坠落地区的武装份子直至受伤战死,并没有私自逃跑和失职,亦无愧于美军精英特种部队的称号。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图文无关,侵权删除!)




残月夜酒醉独殇5316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关注原创回答,给你不一样的知识分享体验。电影《黑鹰坠落》里出现的美军部队有:三角洲部队一部、游骑兵部队一个连、160特种作战航空团一部、第十山地师一部,电影中主要体现的是三角洲部队士兵的献身精神和游骑兵部队的顽强精神;在电影中没表现出来或者表现的不明显但是实际参战的美军部队还有:海军海豹第6队、空军特种部队的战斗管制队、空降救援队三支部队。这也是区区200人规模的抓捕行动却需要一位少将来当指挥官的原因(威廉.盖瑞森少将),行动中出动了海、陆、空3大兵种6个不同隶属的部队,没有一个威信颇高的指挥官是罩不住的。下图为正在做战前部署的美军指挥官威廉.盖瑞森少将,它擅长运用特种部队实施特种作战,本次行动在他的策划中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圆满结束。

而最抢眼的莫过于自愿前往坠机地点建立防线的三角洲部队两位狙击手蓝迪和戈登以及负责地面突袭抓捕行动的特种兵队长桑德森,他们的壮举源自于真实事件中的美国陆军三角洲部队二级军士长兰迪.舒哈特、一级军士长加里.戈登、二级军士长保罗·贺威,其中阵亡的两位狙击手士官在战后被追授美国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试问像这种敢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士兵以及他们所属的三角洲部队能用“弱鸡”来形容吗?下图为蓝迪和戈登的原型人物一级军士长加里.戈登(左)和二级军士长兰迪.舒哈特生前照片,三角洲部队的招考条件比海豹突击队高,士兵不论本领有多高,服役年限不得低于8年,即中士以上军衔才有资格报名参加选拔,这也是三角洲部队战斗力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

《黑鹰坠落》中以艾佛斯曼中士为代表游骑兵部队虽然是主角,但是出镜率最高的却是以桑德斯军士长为代表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在开展针对索马里艾迪德军阀核心成员的抓捕行动之前,美军以三角洲特种部队的胡特军士长为卧底在集市搜集情报。影片中的第一幕军事行动就是在获得胡特军士长提供的情报后三角洲特种部队对艾迪德的军火商实施抓捕。下图为正在摩加迪沙市集执行情报搜集任务的三角洲部队成员胡特上士,三角洲部队的作战任务以反恐为主,拥有自己一套独立的情报搜集网络,并不像海豹六队那样完全依赖CIA。

第二幕军事行动即为本片核心故事——抓捕艾迪德军阀核心成员,威廉.盖瑞森少将的作战计划仍然以三角洲特种部队为主攻部队,执行具体的抓捕任务,而其他部队的作战任务全部都以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比如160航空团负责机降部队和空中掩护、游骑兵步兵连负责在抓捕场地的四周建立防线、游骑兵汽车机动部队负责地面运输、海豹6队配合抓捕行动等等。下图为行动展开后乘坐直升机机动的美军士兵,乘坐黑鹰直升机的是游骑兵部队,乘坐小鸟直升机的是三角洲特种部队。

成功抓获人犯后三角洲特种部队的胡特军士长又志愿承担运送伤员的悍马车队掩护任务,在车顶机枪手皮特中士阵亡后又主动爬上车顶机枪位用12.7mm重机枪为车队开路。当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坠落以后各部队奉命赶往坠机地点时游骑兵连队在灰色大楼遭遇狙击手袭击,前进路线受阻,还是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桑德森军士长用手雷解决狙击手后才得以继续前进的。下图为机枪手皮特中士阵亡后毫不犹豫接手机枪的胡特军士长。

眼看游骑兵部队不能及时赶往坠机地点,负责在直升机上提供火力支援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狙击小组兰迪和戈登两次向指挥部申请志愿前往坠机地点建立防线保护机组成员,两位军士长在敌方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坚守坠机地点2个小时,然而史蒂夫上尉的游骑兵步兵连队始终无法抵达,在后援断绝和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兰迪和戈登最终战死,唯一生还的驾驶员麦克杜伦被敌方俘获。下图为赶到坠机地点营救生还飞行员的三角洲狙击小组兰迪和戈登。

进入夜晚以后被困的游骑兵一排(代理排长为艾弗斯曼上士)遭到敌方82mm迫击炮和82mm无后座力拍的攻击,此时一排战术在伤亡惨重的同时弹药也即将耗尽,如果再得不到增援,一排将面临被歼。危急关头,依然是从基地返回的三角洲特种部队胡特军士长以及三位战友携带弹药徒步赶来增援,在徒手解决敌方炮兵以后成功与一排汇合,挽救了陷入绝境的游骑兵一排战士。当武装直升机赶来增援时又是胡特军士长组织火力掩护代理排长艾弗斯曼将红外激光信标扔到敌人阵地上,武装直升机才得以辨别敌我实施对地火力支援。下图为徒手解决敌方炮兵的胡特军士长,如果胡特未能及时赶到,艾弗斯曼的一排将会在炮击中全部丧生。

行动结束后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步兵连队一同撤离到安全的巴基斯坦维和部队营区,在游骑兵步兵连队开始休整时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桑德森军士长和胡特军士长在补充弹药以后继续投入到战区去解救那些被困的游骑兵散兵。整个行动中美军以19人阵亡的代价成功捕获武装分子的核心领导集团成员,并在战斗中一共击毙1000余武装分子,其中大部分是武装直升机和三角洲特种部队消灭的。

比如行动中开第一枪的胡特军士长,他个人从行动开始到撤离再到重返战区一共打死20余名武装分子,而志愿前往坠机地点的狙击小组兰迪和戈登则在坚守的2个小时内射杀40多人,兵力只有游骑兵十分之一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击毙人数占击毙总人数的30%,仅次于武装直升机以及黑鹰直升机的临空扫射,而阵亡人数只有1人(即卡车上被RPG炸成两节的那位)。最重要的是行动中所有的人犯都是三角洲特种部队抓获的,可以说没有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参战就没有美军的胜利。战斗力如此爆表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却在题主眼中属于“弱鸡”表现,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还有比这支世界上最厉害的特种部队更厉害的人,那恐怕只有我国抗战神剧中诸如子弹永远打不完并且百发百中的燕双鹰和“八百里开外”就能将鬼子一枪爆头的机枪手了。下图为叙利亚网友偷拍的美军三角洲部队特种兵,在叙利亚战争中三角洲部队曾以40人的劣势兵力对决俄军300名由退役特种兵组成的雇佣兵,以少胜多历来都是这支王牌部队的传统。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叙利亚遭遇美军三角洲部队的军队不是俄军雇佣兵,而是我军,那么这场仗又会打成什么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