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關心關愛睏難群眾?廣東這樣辦!

3月2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第46場新聞發佈會,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重點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情況。

疫情期間如何關心關愛睏難群眾?廣東這樣辦!

全面推行救助申請在線辦理

近期,中央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廣東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情況如何?

省民政廳副廳長聶元松表示,疫情防控期間,全省民政系統採取多項舉措,著力解決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切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疫情發生後,省民政廳明確提出確保“各類民政服務機構不發生疫情”“困難群眾不因疫情挨餓受凍”兩條工作底線,對各類民政服務機構和社區困難群眾開展抽查暗訪,督促各項防疫和生活保障措施落地落實。截至目前,全省160多萬特困、低保人員、1800多家民政服務機構無一例確診和疑似病例。

在保障困難群眾生活方面,不僅及時足額髮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費,以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為應對物價上漲壓力,省民政廳還適時啟動了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對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和個人,採取臨時救助、發放基本生活物資等措施及時予以救助。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共發放救助資金20多億元。

此外,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民政部門派出工作組,走訪慰問低保、特困、低收入、邊緣群體等困難群眾40.5萬戶、71.9萬人,向困難群眾派發米麵、棉被、口罩、酒精等用品。

“新冠肺炎對社會救助工作正常運作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既要保障社會救助服務暢通,又要避免救助窗口人群聚集。”聶元松介紹,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廣東省民政廳在全省全面推行救助申請在線辦理,在全國首創跨部門、跨平臺的電子授權模式,讓困難群眾可以“足不出戶”、“零跑動”申請救助。

疫情期間如何關心關愛睏難群眾?廣東這樣辦!

新冠肺炎患者救助不受戶籍地限制

為了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困難群眾的影響,廣東首先提高了救助標準。聶元松介紹,省民政廳2月發佈了今年的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養人員的生活標準,比以往提高了約10%,特困供養人員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的1.6倍發放,也提高了10%。預計下個月開始,全省能按照新的標準來執行。

其次,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收入的核對辦法,把因病因殘等支出較大的群眾納入了救助範圍。同時,對於有勞動能力的,扣除其必要的勞務支出和培訓成本,鼓勵他們通過勞動來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聶元松介紹,合計超過20億元的各類補貼在春節前已經發放到位,保障困難群眾元旦、春節期間的生活;同時還組織了5000多個工作組對困難群眾進行慰問,共發放慰問金超過1億元。此外,充分發揮臨時救助的作用。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對基本生活出現臨時困難的6000餘人次予以臨時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近2000萬元,有效紓解困難群眾燃眉之急。

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助,廣東還採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對已經在保的低保、特困人員,包括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也包括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直接給予救助,不查核其家庭收入;二是先行救助,對正在申請低保、特困、孤兒、事實無人撫養的人,先救助,再補辦相關的手續;三是救助不分戶籍,即不管是否廣東戶籍,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生活困難,由鄉鎮直接給予救助。

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免費核酸檢測

如何保障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及生命安全?聶元松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廣東加強主動救助,加強照料關懷,加強疫情防控,到目前為止,全省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1600人,沒有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

一是主動救助街面生活無著人員。各級救助管理機構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每天不少於兩次派車上街巡查,及時引導、護送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對經再三勸導後仍不願到救助管理機構的,發放生活物資和防護物資,並留下救助熱線。在這期間,街面救助了將近5000人。

二是精心呵護受助人員身體健康。各級救助管理機構為每一個流浪救護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免費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每天不少於兩次測量體溫。一旦發現流浪救助人員中有發熱、咳嗽的,及時送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

三是悉心照料受助人員生活。不僅保證每天有足量的熱飯熱菜和熱水澡供應,還在每個救助管理機構配備社工,為受助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對有少量託管在精神病院的一些對象,定期探望,確保他們的生活得到很好的照料。”聶元松說。

為貧困家庭兒童配送平板電腦約21萬臺

社會高度關注受疫情影響的困境兒童救助問題。聶元松說,3月14日,國務院專門下發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兒童監護缺失的兒童救護保護工作方案》,目前省民政廳、省委宣傳部、省婦聯等單位正在起草相關的方案。疫情發生以來,針對監護缺失的兒童以及其他困境兒童救助關愛,廣東主要在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強排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省民政廳立即全面排查,目前各類困境兒童約29萬人,根據各個小孩不同的情況進行分類救助。

二是在兒童監護方面。在疫情期間,有一部分兒童因為家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父母不能夠完全履行監護責任。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是要求監護人要指定其他的監護人來進行監護,或者是由村居委會來指定人員給予專門的照顧,如果確實找不到監護人的話,就由民政部門來擔任監護人,把這一部分的兒童放到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裡來。據瞭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省有13名兒童屬於這種情況。

三是在醫療救助方面。積極會同衛健委和相關醫院,與他們建立了綠色轉診的通道,為機構裡面的孤兒、散居的孤兒以及事實無人撫養的兒童等就醫提供方便。

四是教育救助。省教育廳對建檔立卡的2277個村所有貧困家庭兒童配送了平板電腦,總共送了9400多臺平板電腦,同時要求各級政府為貧困家庭、不能夠上課的家庭總共配了21萬臺左右的平板電腦,確保困難家庭的小孩能夠“停課不停學”。同時,省政府協調三大運營商,給每一個孩子送了30G的流量,解決上網課的流量問題。對於一些地方網絡覆蓋不全、容易發生卡頓的問題,教育部門還開通了電視教育。

此外,民政部門還督導全省1607個鄉鎮的兒童督導員,還有25000多個村裡面的兒童主任,動員一萬多名社會工作者、四萬名社會志願者來群策群力,共同為困境兒童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同時,還開通了“護童之聲”熱線,啟用了民政的12349、共青團的12355、婦聯的12338等熱線,24小時值班,隨時接聽兒童的求助電話。

安排救助資金逾116億元

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蘇鳳玲介紹,截至3月22日,全省各級財政安排落實疫情防控資金已達125.68億元,為醫療救治、物資保障及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持。省財政廳按照“補貼標準有提高、資金安排有保障、預算下達有效率”的原則,通過“三個確保”來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首先,確保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今年我省各級財政預算安排困難群眾救助資金就達到116.23億元,主要是用於保障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和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等。上述民政部門提到的一些困難群體的臨時救助,通過這個救助資金也予以保障。比如,今年城鎮和農村低保對象的最低生活保障補差水平分別從去年的每人每月554元、251元提高到今年的609元、276元,增長10%。今年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的標準也有所提高,其中集中供養的水平從去年的每人每月1685元提高到今年的1820元,分散供養的水平從去年的每人每月1025元提高到今年的1110元,增長8%。

第二,確保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水平有提升。今年廣東各級財政預算安排了殘疾人的這兩項補貼的補助資金共37.66億元,其中省財政已提前下達17.01億,比去年增加1.82億,增長12%。今年殘疾人的這兩項補貼最低發放標準提升的幅度是: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是從去年的每人每月165元提高到今年的175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最低標準是從去年的220元提高到今年的235元,增幅是6%。

第三,確保特困人員、城鄉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醫療救助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其中特困人員享受基本醫療全免費。在醫療救助方面,全省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的城鄉醫療救助資金達到41.14億,其中省財政已提前下達30.82億,比2019年增加了2.95億,增長10%。

疫情期間如何關心關愛睏難群眾?廣東這樣辦!

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16億元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吳道聞介紹,為減輕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生活造成的影響,省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提高補貼標準。

“這個機制就是,以地市為單位,當CPI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5%,或當地CPI中的食品價格單月同比漲幅達到6%,便會啟動聯動機制,為困難群眾發放臨時價格補貼。”吳道聞說,各地級以上市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啟動條件,但不能提高啟動條件。

納入聯動機制保障的困難群眾範圍主要是包括享受國家定期撫卹補助的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等。上述價格臨時補貼是在向困難群眾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險金等基礎上,針對物價上漲,每月額外發放的一項臨時補貼。一旦物價回落,價格平穩後就停止發放。“也就是說這是對現有的或原來的社會救助和保障的一種補充。”

據統計,全省為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今年共計2.16億元,169.09萬困難群眾受益。其中也有一些地方在發放每月的價格臨時補貼外,還增加發放了一次性的價格臨時補貼,這一部分合計發放了8607.22萬元。

從2019年至今,全省21個地級市都相繼啟動了聯動機制,累計為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0億元,發放涉及到1843.8萬人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造成的影響。

疫情期間如何關心關愛睏難群眾?廣東這樣辦!

仍有736名隊員堅守湖北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通報了廣東支援湖北醫療隊返粵情況:23日下午,廣東省援湖北第14個醫療隊來自佛山市醫療衛生系統23家單位的322名隊員完成支援任務返粵。此前已有1426名醫療隊員返粵,包括廣東省支援湖北移動P3實驗室和國家(廣東)緊急醫學救援隊,在武漢各方艙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宜昌市疾控中心、武漢漢口醫院工作的醫療隊員和心理醫生團隊,以及對口支援荊州的醫療隊員。根據安排,返粵的醫療隊員集中安排休整。

周紫霄表示,目前仍有736名醫療隊員堅守湖北,其中在荊州有12名隊員。“這些隊員當中,有些是再次請戰,繼續與湖北醫護人員一道奮戰在醫療救治和防控一線,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貢獻力量。”她說。

疫情期間如何關心關愛睏難群眾?廣東這樣辦!

廣交會確定不如期舉辦

廣交會是中國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的美譽。發佈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表示,考慮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特別是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接下來,廣東會綜合評估疫情形勢,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疫情期間如何關心關愛睏難群眾?廣東這樣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