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不婚的简·奥斯丁为何给了夏洛蒂·卢卡斯一段经济型婚姻?

电影《成为简·奥斯丁》讲述的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的故事。讲述了20岁的奥斯汀遇到爱尔兰律师汤姆·勒弗罗伊,两人相识相知相爱,却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故事的最后,简·奥斯丁终身未婚,用笔带给这个世界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大龄不婚的简·奥斯丁为何给了夏洛蒂·卢卡斯一段经济型婚姻?

透过简·奥斯丁的笔,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门当户对,在于精神的势均力敌。独立和自信,才是一个女人最极致的魅力。

而这种女性极致的魅力,个人认为在《傲慢与偏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将《傲慢与偏见》列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国外文学名著之一。

《傲慢与偏见》讲述了班纳特一家五个女儿的故事,其中重点描述了女主角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的姐姐简,妹妹莉迪亚,和朋友夏洛特·卢卡斯,这四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的爱情婚姻故事。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偏见撞上了达西先生的傲慢,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两人解开误会有了个幸福美满的结局。

最近同时重温了电影《成为简·奥斯丁》和《傲慢与偏见》,将两部电影做了个对比,让我重新开始思考简·奥斯丁的内心世界。

大龄不婚的简·奥斯丁为何给了夏洛蒂·卢卡斯一段经济型婚姻?

《傲慢与偏见》故事发生的时候,夏洛蒂27岁,微薄的嫁妆,普通的家庭,普通的长相,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家里的负担,嫁给了木讷无趣趋炎附势的柯林斯。

而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中,简·奥斯丁同样也有一个追求者,瓦斯莱先生。

柯林斯和瓦斯莱性格相差不大,身后都有个强大的贵妇人的支持。

是否,简·奥斯丁在给夏洛蒂·卢卡斯安排这段婚姻的时候,也是在用夏洛蒂的结局来向世人展现自己如果跟瓦斯莱先生在一起,就是这样一段无趣的婚姻呢?

《傲慢与偏见》中,夏洛蒂嫁给了柯林斯,可是我们却可以看到,夏洛蒂只是找了个长期饭票。

大龄不婚的简·奥斯丁为何给了夏洛蒂·卢卡斯一段经济型婚姻?

她享受一个人在专属工作室独处的时光,却不耐烦跟自己的丈夫多说几句话。

她说能够打理自己的家是件高兴的事情,但是这份高兴只是她自己的,却不是和丈夫一起的。

如果简·奥斯丁最终嫁给了瓦斯莱先生,恐怕也会和夏洛蒂一样,除了打理家务,那就是在专属工作室中享受自己的一方天地。

简·奥斯丁之所以给了夏洛蒂一段看似性价比很高的经济型婚姻,却也向众人展现了这段婚姻存续的基础和现状,表达出自己不愿意向夏洛蒂这般生活的心情。

不被祝福的婚姻,注定是悲剧!

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中,简·奥斯丁和爱尔兰律师汤姆相恋,却因为家庭等各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大龄不婚的简·奥斯丁为何给了夏洛蒂·卢卡斯一段经济型婚姻?

甚至他们还相约私奔,不过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简·奥斯丁能够想象得到他们两个私奔之后会发生的所有事情。

比如汤姆的名声坏了,就无法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奥斯丁家族的名声也坏了,让家族蒙羞。

甚至,她可能也设想过,当琴棋书画诗酒花,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两人终日为了柴米油盐费尽心思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此时此刻纯真的爱情!

而《傲慢与偏见》中,莉迪亚和威科汉姆私奔后,回来结婚,看似是个最好的结局,可是其中也包含了深意。

威科汉姆是个赌徒,没有稳定收入,就连威科汉姆还债结婚的钱,都是达西支付的。

那么问题来了,莉迪亚和威科汉姆以后要怎么生活呢?靠着达西和彬格莱这两个有钱有势的姐夫吗?寄人篱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加上莉迪亚和威科汉姆的性格使然,可想而知结果不会太好。

当然,爱尔兰律师汤姆虽然不是赌徒,品行也比威科汉姆好很多。

但是一旦简·奥斯丁和汤姆私奔成功,他们这段不被祝福的婚姻,不仅会让他们失去所有亲人,还会让他们两个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简也无法继续用她的故事去挣钱。

简·奥斯丁用莉迪亚和威科汉姆私奔的时间给班纳特一家造成的影响来进一步表达自己不后悔没有和汤姆私奔,她最终理智地回了家,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却挽回了家族的脸面。

毕竟,在当时的英国,一个家族的脸面,绝对比家族里某个人的爱情更加重要。

真正的爱情和婚姻,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们经历了因为达西的傲慢,导致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他们两个是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接触误会,进一步认识对方,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才相爱,最终结合在一起的。

加拿大心理咨询师克里斯多夫在《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一书中曾写道: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床上,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很显然,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感情,正是简·奥斯丁和汤姆这段感情的真实写照。

只不过简·奥斯丁笔下的达西是个富有的单身汉,而汤姆则是个贫穷的律师。

简·奥斯丁在借着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故事,表达出自己曾经和汤姆这一段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并且在自己的笔下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结局。

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中,简和姐姐凯西终身未嫁,但是电影中有一个场面,凯西问简小说的情节,简说开头很糟糕,但是结局一定是大团圆的美好的结局。

大龄不婚的简·奥斯丁为何给了夏洛蒂·卢卡斯一段经济型婚姻?

正如简在《傲慢与偏见》开头描述的那样,富有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同样的,一个单身的姑娘,总是憧憬着美好的爱情。

简·奥斯丁的爱情观点,在《傲慢与偏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婚姻真谛。

01 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很多人鄙视门当户对,认为是封建,是应该抛弃的糟粕。

但是在简·奥斯丁笔下,所谓的门当户对,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

简·奥斯丁和汤姆,伊丽莎白和达西,都是在精神上势均力敌的,所以他们相爱了,尽管结局有所不同。

02 感情上要学会断舍离

简·奥斯丁和汤姆相爱,但是由于家庭原因不被祝福。想要私奔但同时也清楚地知道私奔的后果他们无法承担,于是,两人只能放弃这段爱情。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

快刀斩乱麻,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电影《成为简奥斯丁》的结局,奥斯丁一生未婚,汤姆娶了有钱的太太,成为了爱尔兰的大法官,给自己的长女取名为简,以此铭记他们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有些爱情,看似你失去了,但实际上永远存在你的心中。

03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

铿锵犀利的桃花姐李爱玲在《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一书中曾写到:我们总期待拿过来人的经验指导自己的人生,总希望用名言警句启蒙自己的智慧,总是太渴望借用外力,太容易依赖外援。唯独缺少自我察觉,自我使用的能力。

简·奥斯丁的母亲为什么费尽心思不允许她和汤姆在一起,正是因为母亲的亲生经历告诉她,爱情不能当饭吃,金钱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大龄不婚的简·奥斯丁为何给了夏洛蒂·卢卡斯一段经济型婚姻?

但是简·奥斯丁用自己的才华打开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道路。

毕竟,当时的英国,如果一个姑娘不嫁人又没有钱,那么有才学的姑娘会去当家庭教师,没有才华的姑娘就只能去当厨娘或者佣人。

而简·奥斯丁,用自己的双手,拿起自己的笔,书写了自己的故事,流芳千古,活出了自己的一番精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